首页期刊导航|建筑节能(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节能(中英文)
建筑节能(中英文)

邹庆堂

月刊

2096-9422

bee@vip.126.com

024-23853673

110006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建筑节能(中英文)/Journ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CSTPCD
查看更多>> 《建筑节能》(月刊)是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管主办,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中国建筑协会建筑材料分会协办的国家级专业技术期刊, 于2007年1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颁发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7年8月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年4月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2012年12月被英国《科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8年1月起参加“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21-1540/TU,国际标准出版物号 ISSN1673-7237。 《建筑节能》以刊登建筑节能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读者主要是面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技术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主管及技术人员,建筑节能产品生产技术人员,建筑节能行业管理人员,相关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和专业院校师生等。 主要专栏: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与企业、节能改造与技术、标准规范与检测、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政策与法规、高层论坛、行业资讯、国际文摘等。 《建筑节能》期刊是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唯一经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期刊,期刊稳定的专业读者群和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为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新浪博客: 新浪微博: 百度百科: 投稿邮箱:bee@vip.126.com 办公邮箱:cce-ed@163.com 联系电话:024-23853673,62123873(兼传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集中式空调系统提前关机调度技术的节能分析

    乔富荣闫军威胡小芳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集中式空调系统提前关机调度技术存在节能效果不明确和外界气象参数或冷冻水剩余冷量变化时关机时间设定不准确的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和已有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冷负荷预测和冷冻水温升过程热传导模型的节能分析方法,以东莞某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空调系统冷负荷预测模型和冷冻水温升过程的热传导模型,对提前关机调度技术进行了节能分析,优化了关机时间,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提前关机调度技术,根据季节及冷冻水温度确定关机时间,制冷季和过渡季空调系统日能耗与常规运行相比可分别降低90~140 kW·h、80~140 kW·h;该节能分析方法能有效得出提前关机调度技术的节能效果并优化关机时间.

    集中式空调系统提前关机调度技术冷负荷预测热传导模型节能关机时间

    空调用共晶盐蓄冷材料的增稠特性实验研究

    谢奕史波冯叶
    9-1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蓄冷空调能够在用电低谷期将能量储存起来,并在用电高峰期释能,是解决夏季电力供应不足和失衡问题的有效手段.蓄冷空调使用的材料主要为冰或共晶盐,共晶盐材料与冰相比具有更高的相变温度,这使空调系统在储能时具有更高的制冷效率,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共晶盐材料在反复使用时会出现相分离现象,使其潜热储存能力下降,虽然研究发现采用增稠剂可以缓解共晶盐材料的相分离现象,但是对于不同增稠剂使用效果并没有系统的研究.所以,研究并筛选出效果最佳的增稠剂是提升共晶盐材料稳定性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共晶盐蓄冷空调的工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共晶盐蓄冷空调对相变材料稳定性的需求,以十水硫酸钠(Na2SO4·10H2O)水合盐体系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四种增稠剂组成四组样品进行200次冻-熔循环,探索不同增稠剂对体系热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步冷曲线法分析各样品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采用拍照法观察各样品循环后相分离的情况,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比各样品在循环过程中潜热的变化,并通过各增稠剂的本身特性与增稠机理等方面分析了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根据比较结果挑选出最适合该体系的增稠剂.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聚丙烯酰胺(PAM)的体系经过循环后产生严重的相分离,同时失去了储能能力,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聚丙烯酸钠(PAAM)和聚阴离子纤维素(PAC)的体系相分离程度依次减轻,潜热值在循环后分别下降24.2%、21.3%和13.1%,可见相分离程度与循环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关联,且PAC作为增稠剂使体系具有最佳的稳定性.此外,通过改变PAC的质量分数并进行潜热值测量以探索最合适的添加量.实验结果显示:体系潜热值随着PAC含量的降低而增加,含量过低会使相分离现象重新出现,添加1.5%的PAC能使体系在不产生相分离的情况下具有最大的潜热值138.3 J/g.制备出一种适合蓄冷空调的共晶盐材料体系,即以Na2 SO4·10H2 O为基质,添加16%NH4 Cl+3%硼砂+1.5%PAC+0.5%去离子水,该体系的相变温度为10.3℃,潜热值为142.7 J/g.

    蓄冷空调十水硫酸钠增稠剂稳定性

    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区岩土体热承载能力评价

    王洋
    14-1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量化岩土体热承载限度问题,针对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提出一套换热区热承载能力综合评估方法,并将之应用到上海某地下埋管换热试验场,建立地下岩土体与地埋管耦合传热数值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校验,基于模拟计算得到5年末场地岩土体允许热承载能力冬、夏季分别为5.06 kW、7.80 kW,相应的延米换热功率分别为42.19 W、64.97 W,评价方法对浅层地热能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地埋管换热器换热区换热试验热承载能力数值模拟

    地能采集井设计工作的数值模拟分析

    肖天辉苏柳文王辰刘海明...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河北承德地区一所医院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为例,描述了该系统建筑信息和环境参数.为验证空调井换热的可持续性,利用Modflow软件建立单井循环换热的地能采集系统,进行地下水流场及温度场的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不同条件下水流场及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找出实际工作中出现"冒水"及"热贯通"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提出了合理建议,为地能采集井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单井循环数值模拟温度场热贯通

    山西:发展超低能耗建筑,能源大省在行动

    侯恩哲
    23页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暖通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吴少光廖晓华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会展建筑的特点,研究了分布式冷站、蓄能技术、大温差供冷技术在本项目的应用,并借助CFD软件对高大展厅分层空调系统气流组织形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通过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节能效果进行验证.

    关分布式冷站蓄能技术大温差供冷技术计算流体动力学能耗模拟

    基于建筑调适工作对空调系统设计的反思

    刘广东张野唐千喻李婷...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空调系统调适工作中对运行参数检测及深入分析,发现一些常见工程做法和常用节能技术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或造成投资浪费,或造成节能技术不节能,或增加系统运行能耗,各问题成因值得关注.通过几个案例分析说明了广泛使用的排风热回收技术效率普遍偏低的重要原因,以及不少工程在并联冷机、锅炉、板换等支路安装平衡阀,而实测数据和理论分析均表明这些位置没有必要设平衡阀等问题.希望通过对工程案例的分析过程说明基于空调调适工作对设计反思的工作思路,即通过对运行效果检测,充分发现问题,并以进一步测试、辅助计算来分析问题,形成对设计及其他环节的反思,提出改进做法.同时,对相关案例的反思还表明,一些不难做到的细节如果被忽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且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这说明了基于运行效果不断反思设计、总结经验的必要性.

    调适性能诊断空调系统设计运行参数检测反思改进

    屋顶绿化对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的模拟研究

    任婧闫春辉赵莹莹刘吉营...
    33-3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模拟方法对绿化屋顶的能耗性能进行模拟,选取济南、上海、广州作为3个气候区代表城市,采用EnergyPlus对绿化屋顶和裸屋顶进行模拟对比.模拟屋顶绿化情况下不同叶面积指数、植物高度、土层厚度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得到在不同气候区下,不同参数的变化对能耗的影响不尽相同.并得到绿化屋面的最优参数配置:土壤厚度z=0.2 m,植被高度H=0.1 m,LAI=5,济南、上海、广州全年能耗最大节能率分别为5%、6.6%、9.3%.研究并得出建筑层数及面积与绿化屋顶能源性能的关系,发现其他条件一定,层数越高,绿化屋顶对降低能耗作用越小;建筑面积越大,绿化屋顶降低能耗性能越显著.

    绿化屋顶热工性能能耗模拟最优参数

    阜新地区居住建筑墙体保温节能材料的应用研究

    巩玉发郑文瑶
    39-4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了4种具有代表性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对阜新市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外墙进行节能保温设计,采用传热系数实验的方法分析这四种外墙外保温系统在节能居住建筑中的应用.结果表明,4种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传热系数都能满足阜新市居住建筑75%节能标准,但在具体的应用上略有不同.该项研究结果对同类型严寒区域具有指导意义.

    保温材料外墙外保温传热系数实验

    湖北省公共建筑外墙自保温系统热工性能及适用性研究

    黄倞
    44-4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照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 743—2016《高性能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理论分析采用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外墙墙体及各热桥节点传热系数,采用简化公示计算不同外墙热桥面积比情况下,各形式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外墙加权平均传热系数理论值区间;选取84栋湖北省大型新建公共建筑,模拟分析得到建筑窗墙面积比与建筑外墙热桥面积比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结合外墙加权平均传热系数计算结果,总结得到"250 mmB05墙体,热桥保温采用50 mmB04保温板"的外墙自保温方案适用于湖北省内建筑窗墙面积比小于0.6的公共建筑.

    外墙自保温高性能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温板窗墙面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