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节能(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节能(中英文)
建筑节能(中英文)

邹庆堂

月刊

2096-9422

bee@vip.126.com

024-23853673

110006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建筑节能(中英文)/Journ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CSTPCD
查看更多>> 《建筑节能》(月刊)是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管主办,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中国建筑协会建筑材料分会协办的国家级专业技术期刊, 于2007年1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颁发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7年8月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年4月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2012年12月被英国《科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8年1月起参加“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21-1540/TU,国际标准出版物号 ISSN1673-7237。 《建筑节能》以刊登建筑节能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读者主要是面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技术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主管及技术人员,建筑节能产品生产技术人员,建筑节能行业管理人员,相关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和专业院校师生等。 主要专栏: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与企业、节能改造与技术、标准规范与检测、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政策与法规、高层论坛、行业资讯、国际文摘等。 《建筑节能》期刊是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唯一经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期刊,期刊稳定的专业读者群和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为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新浪博客: 新浪微博: 百度百科: 投稿邮箱:bee@vip.126.com 办公邮箱:cce-ed@163.com 联系电话:024-23853673,62123873(兼传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住宅适宜技术体系研究与实践——以长沙住区为例

    邹琼王雅平吴邦本张嘉龙...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战略导向,各地区的绿色建筑数量大幅增加,而针对地区性绿色住宅适宜技术体系研究较少,为使得绿色住宅技术选用能更清晰、合理、高效,选取了长沙地区的绿色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对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住宅数量、星级进行统计;结合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49个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住宅项目进行技术梳理,归纳出适宜长沙地区的绿色住宅技术体系,包括被动式技术与主动式技术分类;并根据技术投入的资金量的程度将技术分类为零增量成本技术、低增量成本技术和高增量成本技术.结合某个三星住宅项目对选用的绿色技术做出详细说明.所得结论拟为湖南省各地州市及地区性的绿色住宅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绿色住宅被动式技术增量成本低增量成本技术

    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节能设计与经济性研究

    周雯陈宏王文超
    7-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能耗模拟方法研究了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的节能设计及经济性.以武汉市为例,借助能耗模拟软件DeST-h分析了被动房标准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的实用性,提出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围护结构指标体系和比较具有经济性的设计方案.研究表明:空调间歇运行模式下,不采用外遮阳时,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的外墙传热系数宜取0.2~0.4 W/(m2·K),外窗传热系数不宜超过2.3 W/(m2·K),综合遮阳系数不宜超过0.4;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时相应外窗传热系数还可适当提高.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相对于湖北低能耗住宅的增量成本并不高,合理地设计可将增量成本控制在30~50元/m2之间.

    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经济性分析

    一种相变材料驱动的动态建筑表皮应用研究

    朱仁杰刘向峰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传统的不可变建筑表皮相比,动态建筑表皮是一类具有主动响应能力的低能耗建筑表皮系统,在应对全年多变的气候环境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节能优势.通过计算机能耗模拟及热箱对比实验,对一种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驱动的新型动态建筑表皮原型的节能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证明了该PCM驱动的动态建筑表皮用于以防热为主、防寒为辅的夏热冬冷气候区,可明显降低建筑夏季制冷能耗,相对于普通平板玻璃窗节能优势明显.目前建筑中应用该PCM驱动的动态建筑表皮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其初始投资和资金回收期主要取决于膜材料成本,选择价格合适的膜材料才可保证其应用的经济合理性.

    相变材料夏热冬冷气候区动态建筑表皮低能耗建筑保温隔热气候响应

    平面布局对建筑群体风环境的影响模拟研究

    李静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一些住宅建筑群在布局规划对室外风环境考虑欠缺,导致建筑群的风环境状况不理想,以致影响建筑室内通风.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建筑节能,也影响了居住建筑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对并列式、错列式、斜列式和周边式四种布局下建筑群的风环境进行了模拟,探讨了人行高度(1.5 m)处流场25个代表性测点的风速、建筑群周边150 m×200 m区域的平均速度、最大速度等在不同参数情况下的数值,得出各布局的建筑群流场风环境规律.从获得良好风环境的角度,为建筑群的布局规划提出建议.

    节能自然通风数值模拟风环境平面布局

    严寒地区居住小区室外风环境研究

    徐结晶张永益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研严寒地区大庆市的居住小区,归纳总结出4种基本建筑布局类型,并运用ENVI-met软件进行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对比4种基本类型的风速及风速变化比率.可得出如下结论:类型A的风速变化比率较小,风环境相对较好,人体感觉较舒适;类型B的风环境比较复杂,建筑间产生了大范围的风影区;类型C和类型D风速变化比率的分布情况与类型A相似.4种基本类型最大风速变化比率经常出现在建筑的拐角处,导致了周边范围内人体舒适度下降.

    严寒地区居住小区风环境风速风速变化比率ENVI-met

    基于BIM-LCA的建筑方案设计优选方法

    章驰李希胜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生命周期评价(LCA-Life Cycle Assessment)是ISO14000环境管理评价标准的重要方法,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成为产品生产设计的指导原则.建筑业作为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产生的环境负荷不容忽视,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基于环境影响的方案优选,是十分有必要的.现将LCA分析方法与Revit-Tally相结合,研究了基于BIM模型的数据采集和环境指标模拟计算,并利用所建立的建筑方案优选模型进行建筑方案的评价比选,研究成果可为建筑方案优选提供借鉴.

    BIMLCA建筑方案优选

    建筑设计视角下呼和浩特高校餐厅热环境实测分析

    高崇森贾晓浒许国强周家绪...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餐饮活动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一环,餐厅的室内热环境不仅决定了该餐厅是否被认可,也决定了就餐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否得到保障.以呼和浩特市三座高校餐厅为研究对象,对其过渡季热环境进行了实测分析,针对入口空间、临近外围护结构空间、就餐空间朝向、餐厨关系等影响餐厅热环境的建筑设计因素,对比分析得出较优设计选择.立足于建筑设计视角,通过对已建成高校餐厅的实测分析,得出其中更为符合热环境需求的设计方式,对如何通过优化相关建筑设计因素营造出"舒适、健康、高效的高校餐厅热环境"有着理论指导意义.

    高校餐厅建筑热环境建筑设计因素

    基于数值模拟的绿色粮仓储存的节能研究

    俞晓静王远成戚禹康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衡量绿色储粮是否安全可靠的两个重要依据是温度和水分,储粮一般采取机械通风的手段将仓内温度及水分降至安全值.为了实现绿色储粮的目标,对粮仓采用竖向送风的机械通风方式.使用数值模拟软件代替常规的实验测试方法,结合工程热力学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对绿色储粮仓进行物理模型建立及后处理,可以从热量与水分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来分析储粮情况,并根据通风能耗这一参数判别是否满足绿色储粮的指标.结果表明:粮仓内采用竖向通风技术时,通风能耗为路径较长的横向通风能耗的1/4,并且当通风时间增加,粮堆的水分及温度值基本保持不变时,停止送风同样可以降低能耗,实现绿色储粮;将干燥的冷空气通入到粮仓中,仓内同时发生冷却和干燥两个过程,并且降温过程超前于降水过程;通过计算结露温度,确定进风空气相对湿度的设置合理,在达到干燥效果的同时不会发生结露现象.

    绿色储粮数值模拟节能研究冷却干燥通风

    基于深入挖掘制冷站监控数据的节能分析及思考

    何子睿刘烨辛本波唐千喻...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挖掘制冷站监控数据,对于发现冷站实际运行存在的细节问题、全面分析数据背后潜在的节能潜力、指导帮助提炼冷站节能方案有重要的作用.以某商业建筑冷站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为例,通过该冷站近几年较为完善的监控数据,可以对这些平时不太受关注的一些所谓"低级、简单、理所应当"的细节点进行剖析,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在此基础上,根据冷站的实际需求,对同类建筑制冷站数据监控的原则和要求进行了总结,以指导冷站在运行过程中节能工作的开展.

    冷站监控数据节能

    夏热冬冷地区复合式地源热泵设计与运行策略研究

    於继康温勇萍于国清
    60-6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空气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夏热冬冷地区空气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运行策略B1(地源热泵优先运行-地埋管水温切换)和运行策略B2(空气源热泵优先运行-室外气温切换)下的运行情况.对某6层办公楼进行空调系统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地埋管换热和能耗计算的耦合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①空气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两种运行策略下能耗相差1.0%,较空气源热泵单独运行能耗下降了27.9%;②两种策略排热不平衡率分别为51.7%和7.3%,地埋管全年出口平均水温在策略B1下较B2高3.08℃,10年内地埋管进出水平均温度分别增加了4.70℃和1.09℃;③夏季空气源热泵优先运行-室外干球温度控制为最优控制策略.

    复合式地源热泵运行策略能耗分析地埋管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