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节能(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节能(中英文)
建筑节能(中英文)

邹庆堂

月刊

2096-9422

bee@vip.126.com

024-23853673

110006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建筑节能(中英文)/Journ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CSTPCD
查看更多>> 《建筑节能》(月刊)是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管主办,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中国建筑协会建筑材料分会协办的国家级专业技术期刊, 于2007年1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颁发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7年8月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年4月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2012年12月被英国《科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8年1月起参加“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21-1540/TU,国际标准出版物号 ISSN1673-7237。 《建筑节能》以刊登建筑节能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读者主要是面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技术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主管及技术人员,建筑节能产品生产技术人员,建筑节能行业管理人员,相关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和专业院校师生等。 主要专栏: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与企业、节能改造与技术、标准规范与检测、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政策与法规、高层论坛、行业资讯、国际文摘等。 《建筑节能》期刊是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唯一经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期刊,期刊稳定的专业读者群和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为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新浪博客: 新浪微博: 百度百科: 投稿邮箱:bee@vip.126.com 办公邮箱:cce-ed@163.com 联系电话:024-23853673,62123873(兼传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小学校园建筑的室内自然通风模拟与优化策略研究——以广东地区为例

    李璐陈昌勇
    1-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教学楼室内空间入手,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对室内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为营造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寻找理论依据.以CFD技术为基础,采用斯维尔vent软件模拟的方法,分别针对窗洞尺寸、窗户的开启方式及进出风口高度差3个不同因素,采用单一变量的方法进行试验模拟,得出相关结论:当建筑窗户进风口宽度占其所在墙体宽度的2/3,进风口面积占其所在房间地面面积的1/15~1/10范围内时,室内自然通风效果较好;使用平开窗和推拉窗的建筑室内通风效果不如使用悬窗和立旋窗的建筑通风效果明显;进、出风口的高度差在1~0.6 m范围内,室内自然通风效果较好.

    教学楼室内空间模拟自然通风量化分析

    景迈山地区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

    周钰李显秋熊凯侯志凌...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气候适应性为衡量使用主体对地方气候的应答情况.针对景迈山地区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在梳理出当地传统民居的适应策略的基础上,根据Climate Consultant软件分析出景迈山地区被动式策略最佳组合方式,增加具有推广性的气候适应性措施,借助Phoenics软件对传统民居与改进后民居予以风场、温度场模拟,验证其可适应景迈山夏热冬暖的气候环境.通过新策略的实施可有效促进该地区民居的绿色再生,实现对该地区民居气候适应性特征的完善.

    景迈山地区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Phoenics模拟

    既有居住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化改造实践研究

    康熙赵士永白佳慧郝雨杭...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既有建筑存在着结构部件与设备老化、能耗高、室内声、光、热环境差等问题,因此既有建筑项目的绿色化改造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化改造既能满足既有建筑的可持续使用,又能顺应国内政策要求.笔者以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2#和3#住宅楼绿色化改造项目为例,对既有居住建筑的绿色性能进行诊断,根据诊断结果,提出了以进行被动式超低能耗节能改造为重点,以实现绿色建筑改造为目标的总体改造方案,为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化改造提供了方向和参考.

    既有居住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化改造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示范云松金域华府项目高性能外窗应用技术浅析

    潘玉勤原瑞增孙旭灿杜永恒...
    24-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门窗是整个建筑围护结构保温的薄弱部分,通过门窗损失的热量占到整个建筑物热量损失的50%,因此在超低能耗建筑中,门窗是关键.超低能耗高性能外窗是在满足基本质量功能的前提下,着重解决好外窗的保温性能和密封性能.高性能外窗的保温性能涉及门窗的设计、无热桥安装技术,密封性能涉及外窗的设计、高气密性安装技术.云松金域华府项目是中原地区建成的首座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对其高性能外窗系统设计、安装应用的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并通过现场检测对工程应用节能效果进行后评估,该项目节能效果和示范意义显著,可推广、可借鉴.

    超低能耗高性能外窗无热桥设计

    建筑性能导向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周浩邓庆坦陈平滕绍鹏...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政策与市场效益的驱动,绿色建筑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如今,风、光、声、热环境及舒适性等建筑性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阐述设计工具与建筑性能模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将二者整合的3种模式并总结整合模式的关键问题.重点讨论了将参数化设计工具与建筑性能模拟工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出建筑性能导向的参数化设计流程,通过对相关应用成果的解读来论证其高效性与准确性,以期为我国建筑性能导向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参数化设计建筑性能性能模拟设计优化节能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零能耗建筑研究

    薛一冰孙雅鑫
    33-3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业能耗占据了世界资源和能耗的很大一部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建筑物的建造、使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学者对降低建筑能耗的关注逐渐增强,零能耗建筑应运而生.将现有文献对零能耗建筑定义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发现大多数国家现有对零能耗建筑的定义及指标体系并未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考虑.但是已有文献指出零能耗建筑应该充分考虑除了使用能耗之外的建筑内含能耗和成本,即全生命周期零能耗建筑(LC-ZEB).然后,对不同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分类,提出了目前对零能耗建筑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估存在的问题.最后,将基于全生命周期对建筑设计进行多目标优化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介绍.

    零能耗建筑全生命周期全生命周期评估多目标优化

    中国传统民居生态技术经验应用研究

    纪伟东袁振皓乔亚萍葛葳...
    38-4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更迭,我国传统民居的形式、空间、规模及所运用的材料、构造和技术手段等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多功能的生活需求和更高生活舒适度的向往,但其累积的适应当地地域气候、地理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技术经验对于当代的绿色建筑设计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以我国的民用建筑热工分区为划分依据,探索各个区域内传统民居的共性特点,及各个区域内典型的生态技术经验,阐述其中所蕴含的生态原理,提倡将其应用到当代绿色建筑设计中来.

    传统民居热工分区生态技术经验绿色建筑传承发展

    某校区供热系统改造及分时分区运行优化

    姚震周美玲林日亿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校区供热系统用房需求变化、水力失调、能耗较高情况进行了改造及优化.用某热电联供集中供热中心取代供不应求的低效率区域锅炉房,根据建筑物采暖需求等因素重新规划供热区域并改造换热站;建立供热调控中心,同步监测各个换热站,并配备气候补偿器,集中实现优化运行、分区调控,达到换热站按需供热的目的;在建筑物的热力入口装备供热调节控制系统,利用分时分区控制器的动态调节对公共建筑物实行分时供热操作.改造完成后,供热采暖能耗降低了43.81%,显著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热源分区调控分时分区控制器分时供热

    基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山地乡村民居改造研究——以冀南地区为例

    任彬彬安晓莹冯策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地乡村自然、文化资源丰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再次掀起乡村旅游热,为山地乡村发展带来机遇.为了促进山地乡村绿色健康发展,现以冀南地区山地乡村为出发点,将邯郸武安市山地乡村民居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分析现状问题,以健康居住、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依据绿色建筑技术,从庭院环境、建筑围护、室内环境等方面入手,为冀南及其相似地区山地乡村民居建筑的绿色节能改造提出策略.

    绿色建筑技术山地乡村民居节能改造

    冀西山区传统村落石窑洞民居节能改造初探——以石家庄市井陉县水窑洼村为例

    赵小刚闫晓颖吴楠刘雨青...
    53-5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水窑洼村的石窑洞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绘、问卷和建筑性能分析等方法,学习前人建造智慧的同时,整理发现石窑洞民居普遍存在的通风、采光、潮湿等问题,综合考虑当地石窑洞建造特点、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村民意愿以及改造成本等因素,提出节能改造策略,为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窑洞水窑洼节能改造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