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节能(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节能(中英文)
建筑节能(中英文)

邹庆堂

月刊

2096-9422

bee@vip.126.com

024-23853673

110006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建筑节能(中英文)/Journ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CSTPCD
查看更多>> 《建筑节能》(月刊)是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管主办,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中国建筑协会建筑材料分会协办的国家级专业技术期刊, 于2007年1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颁发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7年8月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年4月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2012年12月被英国《科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8年1月起参加“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21-1540/TU,国际标准出版物号 ISSN1673-7237。 《建筑节能》以刊登建筑节能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读者主要是面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技术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主管及技术人员,建筑节能产品生产技术人员,建筑节能行业管理人员,相关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和专业院校师生等。 主要专栏: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与企业、节能改造与技术、标准规范与检测、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政策与法规、高层论坛、行业资讯、国际文摘等。 《建筑节能》期刊是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唯一经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期刊,期刊稳定的专业读者群和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为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新浪博客: 新浪微博: 百度百科: 投稿邮箱:bee@vip.126.com 办公邮箱:cce-ed@163.com 联系电话:024-23853673,62123873(兼传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岛市某健身房内冬季热环境及舒适性研究

    王英黎王海英徐曼殊石崇根...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身房内运动人群的代谢量变化范围大,且运动的主观目的 与体力劳动等有所不同.对青岛市某健身房内健身人员的热舒适情况以问卷形式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服装热阻\运动种类\心率\热感觉等.通过分析可知,相同条件下随着代谢量的增加,热感觉\热舒适性有明显差异;并且代谢量越高,运动人员感到越舒适,越满意当前热环境.造成差异的原因有以下两点:健身房内运动人群的代谢量不同;运动人群的主观感受不同.在健身房内从事运动的人员,以锻炼为目的 具有更好的主观能动性,更能接受较冷的热环境.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员的热感觉投票与PMV预测存在"剪刀差"关系,并以此建立了修正预测模型.可用于冬季健身场所人员热感觉的预测.

    热感觉健身房代谢量热舒适热环境

    室内热环境对室内人员工作效率影响研究

    郁文红董娜娜江超文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办公建筑室内人员工作效率与人体热感觉指标PMV的关系,采用了试验测试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季节偏好纳入工作效率的研究范围内,并对试验数据结果进行了二次回归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被试者在供暖季和过渡季的热舒适偏好存在一定差异,即在供暖季偏好微暖的室内热环境,在过渡季偏好微凉的室内热环境.分析可为室内热舒适研究和空调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室内热环境工作效率PMV热舒适

    基于数字孪生的绿色建筑运营成本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王艺蕾陈烨王文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推行绿色建筑,但是目前绿色建筑运营成本高昂,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运营成本控制,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和绿色目标的实现.为了解决绿色建筑运营成本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制造业领域的数字孪生技术为基础,分析了绿色建筑运营成本管理对运维系统的特性需求和理论基础,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绿色建筑运营成本管理系统,并对该系统体系的各结构层进行细化设计.此外,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系统框架的可行性,利用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技术,基于Bentley Systems软件开发了一套系统原型,并阐述了该原型的功能应用和未来的改进方向.研究表明,提出的系统框架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和流程优化来提升绿色建筑运营成本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开发的系统原型通过标准化的数据管理和互操作性建立了安全共享数据连接的数字孪生生态系统,为智慧建筑运营管理提供了一种数字化解决方案.

    绿色建筑运营成本数字孪生运维管理系统

    蒸压加气混凝土毛细吸水试验中尺寸效应的影响研究

    李艳娟孙立新杨静芬张孟林...
    71-7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吸水系数是建筑热湿耦合传递过程计算的基础物性参数,目前最常用的是采用部分浸入法的毛细吸水试验获得材料的吸水系数.试样与水接触底面积\试样高度\密封材料\环境温湿度等都是毛细吸水试验控制的重要因素,而其中试样与水接触底面积和试样高度对于试验的效率和可操作性影响较大,因此以典型的自保温墙体材料蒸压加气混凝土为例,测试不同尺寸材料的吸水系数,研究了试样与水接触底面积\试样高度等尺寸效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尺寸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明显,可以忽略.

    蒸压加气混凝土吸水系数尺寸效应

    建筑玻璃贴膜节能性能研究

    谢建华宋文荣龚延风段凯...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建筑贴膜进行隔热率\节能率研究,现场采用两间面积及窗户面积相同\朝向相同的房间,采用安装冷热量仪实时监测及自动采集方式,辅以光照及温度现场检测.得出窗户在夏季和冬季贴膜后,对室内室温的影响\对室内光照度影响,以及对空调运行参数及耗能量的影响;测试开空调后的温升及温降情况,并观测冷热量仪的实际耗能量读数,得出贴膜后的节能率.通过实验得出隔热膜对应节能参数,对实施建筑隔热膜节能改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隔热膜节能效率隔热膜节能率贴膜节能率建筑贴膜隔热膜

    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型材的尺寸变化率试验研究

    胡薇月
    82-8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西北地区季节交替\昼夜温差较大的实际情况,对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型材可视面的尺寸变化率进行温度交变试验,分别在-25℃\50℃\100℃三个温度下进行1 h温度交变试验,对产品的尺寸变化率进行实时测量和室温冷却后测量,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 表明:型材在进行100℃\1 h高温处理后内应力几乎释放完毕,后续试验尺寸变化率较小;型材在-25℃ 下热胀冷缩现象明显,尺寸变化率较大;型材在50℃条件下状态稳定,尺寸无变化.经过分析说明:温度交变试验后,型材因残余变形导致的尺寸变化率均符合标准规定,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型材尺寸变化率温度交变试验热胀冷缩

    气候变化下蓄热层构筑墙体保温改造热性能研究

    邓蕾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建筑墙体保温技术承载力较差,易出现墙体保温失效情况.为有效提高气候变化下的蓄热层构筑墙体保温性能,提出基于水平低周反复荷载测试的气候变化下蓄热层构筑墙体保温改造热性能分析模型.构建气候变化下蓄热层构筑墙体保温承载力学模型,建立影响墙体失效破坏模式的蓄热层构筑墙体保温参数融合分析模型.以此为基础采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测试方法,分析蓄热层构筑墙体保温演化曲线,在强度等级下分析水平往复荷载,运用低周往复荷载试验方法实现蓄热层构筑墙体保温改造热性能量化分析.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根据改造前后钢板和混凝土两组试件的保温性能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可知,利用所提方法改造后,保温性能大约提高了50%,验证了提出方法在蓄热层构筑墙体保温改造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气候变化蓄热层构筑墙体保温改造热性能

    以理想单元探讨绿道对街区微气候的改善作用

    邓志钱晁军申倩刘延召...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化进程的当下,城市的快速扩张带来了人居环境的急剧恶化,如城市热岛\空气污染等.与此同时,各地兴起了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人们对于城市微气候的关注与研究也逐日递增.在山西晋中起步区低碳城市控规研究的背景下,采用计算机定量模拟方法,以街区微气候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参照街区(大街区)与含绿道的街区进行模拟实验,对两种街区内路面\建筑间和绿化公园的风热环境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绿道对街区微气候的影响.研究发现,就风环境而言绿道有利于维持街区风速的稳定;对于热环境,绿道有一定降温效果.从山西晋中的气候背景出发,在冬季,绿道对街区而言有很好的挡风效果,对于降低建筑间和绿化公园的风速的贡献尤其突出,分别降低21%和7%.在夏季,绿道也有较好的降温遮荫效果.因此,就山西晋中而言,绿道对街区微气候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微气候街区形态绿道

    BlM与绿建设计的结合应用解析——以甘肃会宁河畔小学"趣学智能舱"工程为例

    卢琬玫叶青马辰赵强...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建筑设计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的分析与决策,提高绿建分析模拟的可靠度和准确度将有助于提高绿色建筑设计的品质.将BIM各阶段模型与绿建模拟分析结合可以为绿建设计提供更可靠的模拟分析结果,从而提高设计的准确性.以会宁河畔小学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实践为例,通过归纳BIM模型与模拟软件数据互导时的条件与要求,构建BIM技术与绿建模拟\分析\设计相融合的可操作模式,以期对BIM与绿色建筑设计的结合应用方式研究有所裨益.

    BIM绿建设计结合

    公共建筑机电系统能效评价及分级方法研究

    狄彦强廉雪丽张志杰李颜颐...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公共建筑机电系统的能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系统的层面建立了机电系统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新建公共建筑机电系统能效的预评价,指导建筑机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对既有公共建筑机电系统能效进行分级评价,可以准确定位高能耗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节能改造.应用该方法对四川省某科技办公楼改造前\后的机电系统进行能效分级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有针对性的改造后,办公楼机电系统能效提升了两个等级.

    机电系统公共建筑能效评价指标分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