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节能(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节能(中英文)
建筑节能(中英文)

邹庆堂

月刊

2096-9422

bee@vip.126.com

024-23853673

110006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建筑节能(中英文)/Journ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CSTPCD
查看更多>> 《建筑节能》(月刊)是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主管主办,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中国建筑协会建筑材料分会协办的国家级专业技术期刊, 于2007年1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颁发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7年8月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年4月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2012年12月被英国《科学文摘》(网络版)收录,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8年1月起参加“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21-1540/TU,国际标准出版物号 ISSN1673-7237。 《建筑节能》以刊登建筑节能技术、工艺、设计、设备、材料为主要内容,读者主要是面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技术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主管及技术人员,建筑节能产品生产技术人员,建筑节能行业管理人员,相关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和专业院校师生等。 主要专栏: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与企业、节能改造与技术、标准规范与检测、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政策与法规、高层论坛、行业资讯、国际文摘等。 《建筑节能》期刊是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唯一经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建筑节能专业技术期刊,期刊稳定的专业读者群和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为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科研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新浪博客: 新浪微博: 百度百科: 投稿邮箱:bee@vip.126.com 办公邮箱:cce-ed@163.com 联系电话:024-23853673,62123873(兼传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挂壁式无风感空调的房间温度分布和吹风感指数实验研究

    周壮李健锋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房间空调器作为重要的室内空气调节设备,不仅要保证快速制冷和制热的需求,还要满足热舒适性指标,如温度均匀度、垂直空气温差和吹风感指数等.针对一款安装于卧室的带无风感功能的常规冷暖型壁挂式空调,测试了其在高温工况制冷和低温工况制热运行时室内空间对应的温降和温升情况,得到了室内空间的温度分布,并对比了相同制热条件下导风条摆风和不摆风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完成了制冷无风感模式下室内温降试验和吹风感指数与平均风速试验,研究了空调在无风感模式下的室内热舒适性情况.结果表明,制冷时沿高度方向无明显温度分层.制热模式开启上下摆风,可有效改善房间温度分层.制冷无风感模式在保证降温效果的同时可降低吹风感.

    空调热舒适性无风感温度场吹风感指数

    R134a-DMF吸收式制冷系统流程仿真分析

    魏浩展李慧王万钰
    64-6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spen Plus软件,选取PENG-ROB物性方法,假设条件,根据系统工艺流程,搭建了某一工况下R134a-DMF吸收式制冷系统仿真系统.在其余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溶液换热器冷端温差变化、不同发生温度下,冷凝温度的变化、R134a质量比变化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得出结论:随着溶液换热器冷端温差增加,蒸发器负荷保持不变,发生器负荷会逐渐减小,系统COP会逐渐增加;冷凝温度不变,随着发生温度升高,发生器负荷与蒸发器负荷会逐渐增大,系统COP会逐渐减小;发生温度不变,随着冷凝温度升高,发生器负荷保持不变,蒸发器负荷会逐渐减小,系统COP会逐渐减小;随着R134a质量比增加,为保证在吸收器中R134a完全溶于DMF,吸收温度会逐渐降低,进而发生器负荷与蒸发器负荷会逐渐增加,系统COP会逐渐增加.为R134a-DMF吸收式制冷系统实际工程提供指导.

    R134a-DMF吸收式制冷工艺流程COP仿真

    医疗建筑生活热水供给系统节能管控路径及措施研究

    潘善伟俞肖铭董涛方军...
    69-7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医疗建筑生活热水需求点位和使用量不断增加,现有的热水供给系统管控模式较为粗放或针对性不强,无法有效应对功能布局和服务日益多元化的医疗建筑运行状态,在热水使用终端和传输环节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现象.基于医疗建筑终端热水需求的个性化特点和使用规律,从减少热水的非必要供给时间、热水循环量及热水温度等角度,剖析热水需求与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借助自动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和因地制宜的改造措施,实现热水供给系统分区、分时、分流量、分温度精准管控.通过挖掘医疗建筑热水系统的节能潜力,进而有效地提升医疗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

    医疗建筑生活热水差别化需求精准化管控节能降耗

    基于地源热泵的多种辅助热源方案比较分析

    许抗吾魏俊辉孙林娜鲍超...
    73-7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全年累计取热量大于排热量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通常需要与辅助热源耦合,保证土壤的冷热平衡.以北京市某地源热泵项目为例,结合该项目实际情况,提出燃气锅炉、电锅炉蓄热、空气源热泵蓄热3 种辅助热源方案,并制定相应的运行策略.结果表明,燃气锅炉辅助热源方案能耗适中,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可行性最佳;由于现阶段电价政策下高峰电与低谷电价格差减小,蓄热方案降低运行费用的优势不复存在,整体经济性较差.根据峰谷电价分析,低谷电价对蓄能系统的可行性影响较大.当低谷电价降低至 0.2 元/kW·h,空气源热泵蓄热方案的运行费用相比燃气锅炉方案降低 16.6%,从系统长期运行角度来看经济性尚可.

    地源热泵辅助热源复合能源系统经济性分析

    关中地区乡村自保温建筑能耗及空间再设计研究

    刘凌贾荫梧霍小平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陕西关中典型乡村建筑的实地调研资料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乡村自保温建筑能耗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组合分析,通过极差分析确定了影响乡村自保温建筑能耗因素的主次关系及最优方案.结合多元因素组合最优方案,以典型乡村居民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对乡村自保温建筑进行了空间再设计,并对典型自保温建筑的节能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因素组合时影响乡村自保温建筑能耗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屋顶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建筑朝向>挑檐长度>窗墙比.由此可知,在进行乡村自保温建筑节能设计时,应重点加强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运用DesignBuilder软件分别对基准建筑模型和典型自保温建筑模型进行能耗模拟,通过计算可知,相较于基准建筑典型自保温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的节能响应为63.3%.

    乡村自保温建筑多因素组合建筑能耗空间再设计节能响应

    本刊多位编委入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86页

    住宅房间参数对室内结露的影响机理研究

    邬尚霖莫畏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春季2 月-4 月频繁出现"回南天"返潮天气,室内墙体、家具出现结露现象,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回南天"形成的关键诱因是高湿低温气象环境.现有的防结露研究多集中于暖通设备、材料构造等方面,立足于建筑设计层面开展的空间参数与结露之间的机理性研究极为匮乏.以广东地区典型居住建筑为例,分解住宅房间的尺度、窗面积、朝向、高度等参数,设计单因子变量模拟和耦合要素综合环境模拟的实验方案,利用OpenStudio软件进行室内环境模拟,分析住宅房间参数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规律及成因,以期为后续策略性研究奠定基础,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提出防结露的改善策略.

    "回南天"高湿低温结露房间参数建筑设计

    基于二次平均法的湘潭市机关办公建筑能耗定额研究

    罗伟李小华曾智覃向阳...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领域日益显著的高能耗与碳排放问题,使得能耗定额标准的制定尤为重要.能耗定额的制定能够评价建筑实际运行的能耗水平,并筛选出高能耗建筑施行节能的相关措施.而建筑的分类以及能耗定额指标的选取则影响着能耗定额评价的公平合理性,基于湘潭市308 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的实际运行能耗统计数据,经过数据的有效性与稳定性分析,将办公建筑按用能人数流动性划分为A、B两类,分别采用单位面积能耗指标与人均能耗指标评价其能耗水平.根据样本数据分布特征,采用二次平均值法编制能耗定额,并与地方标准进行对比,验证了该分类方法和二次高位平均值作为能耗定额值的合理性.

    办公建筑箱线图二次平均值建筑节能人员流动性

    针对重建轻管问题的智能楼宇1+N2监控运维解决方案

    牟桂贤张皖李宏波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楼宇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双碳"政策的提出,建筑绿色、节能、智能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当前的智能楼宇建设成本高、客户不愿投资、建成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重建轻管问题普遍存在,导致使用方望而却步或逐渐弃用.因此,提出一种针对重建轻管问题的智能楼宇1 +N2 监控运维解决方案,基于一套基础平台,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程阶段提供不同实现方案,对建筑全周期输出提出针对性方案,从而实现解决方案、工程软件开发、工程调试、工程升级等工作周期缩短.通过该方案开发的工程定制监控运维软件包含多种运维功能,实现对园区的高效、节能管理,针对性解决重建轻管问题.

    重建轻管节能运维1+N2

    自下而上的城市建筑群能耗模型研究综述

    雷武强张永益李静薇胡佳和...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建筑群能耗模型是分析城市区域建筑能耗水平的重要工具,为城市区域的节能策略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城市建筑群能耗模型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因为自下而上模型能够更清楚地表示出个体建筑与整体区域之间的关系,更适用于城市层面,所以重点回顾了自下而上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针对统计、物理、混合等3 种主要的自下而上模型,分别从研究方法、模拟工具、数据获取、优缺点等方面展开评述,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综述认为,未来物理模型依旧会是自下而上模型研究的主导,而混合模型的研究、公开可用的数据库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会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研究的发展.

    城市建筑群能耗模型自下而上模拟工具数据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