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法国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法国研究
法国研究

罗国祥

季刊

1002-0888

wyxysfs@whu.edu.cn;fgyjbjb@yahoo.com.cn

027-87682945

430072

湖北省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法国研究编辑部

法国研究/Journal Etudes FrancaisesCHSSCD
查看更多>>《法国研究》是中国惟一专门研究法国问题的学术期刊,依托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邀请文理学科权威学者担任评审专家,研究范围涵盖文学、语言、翻译、教学、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哲学、魁北克、非洲、欧盟等各方面,同时也接受发表最新法语出版物的节选译作。本刊为季刊,每个季度月末出版,创刊于1983年,主管单位为教育部,由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法国问题研究中心出版,刊号为ISSN1002-0888/CN42-1087/D。《法国研究》热忱欢迎国内外非法语专业和法语专业学者和青年研究生踊跃投稿(原则上不接受中国作者的法语稿件).投稿邮箱:fgyjbjb@yahoo.com.cn 对非法语专业人士投稿不要求法语摘要.《法国研究》为自办发行,每期100页。每册10元,全年征订费60元(含邮费)。如订购,请汇款至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法国研究》编辑部收,并注明征订年份或月份,邮编为430072,联系电话为027-68753339。全年任何时候均欢迎您的汇款征订,如需要,可提供发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刑事诉讼的"法兰西例外"及其局限

    施鹏鹏韩冠宇
    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刑事诉讼领域,"法兰西例外"曾引领现代刑事诉讼改革的潮流,预审制与陪审制是其最具标识性的两项制度.预审制是职权主义的代名词,在法国本土产生,并在欧陆乃至全世界产生广泛的影响.但预审制存在诸多缺陷,大多数职权主义国家均对其进行了大幅改革甚至予以废除,法国则是秉承传统进行改良.陪审制则是大革命后法国向英国学习的产物,并最终成为"法兰西例外"的一部分.英式的陪审制在欧陆诸国亦受到许多诟病,但法国亦沿袭传统对其进行了部分改良.所谓的"法兰西例外"具有相对性,仅在比较法中可以凸显.任何"例外"或"特色"均是固有传统与外来继受混杂演进的结果,并最终形成各国独有的知识体系,其正当性源自为社会所接受,而非例外本身.

    刑事诉讼法兰西例外预审制陪审制自主知识体系

    不确定性挑战与欧洲战略自主实践的类型化研究

    秦立志谭皓宇
    1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国战略竞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化与泛安全化趋势的显现,欧洲战略自主的实践行动呈现出更多不确定性特征.本文通过对冷战期间和冷战后欧洲自主性追求的历史线索加以时空维度的过程追踪,引入战略惯性的变量视角,提出适用于解释欧洲长时段自主性追求的演化逻辑.美欧同盟、国际社会的承认和一系列国际危机构成了系统惯性的影响,作为自变量塑造了欧洲对外战略行动自主性和外部承认自主性.欧洲内部各国国家自主性的惯性作为中介变量,会影响欧洲推进战略自主的资源汲取与战略动员能力和内部共识程度.欧洲战略自主实践的类型化是因变量,具体包括战略依附、自主意识觉醒、自主实践落地和自主实践深化与困境这四个递进的阶段.但战略自主实践可能产生非线性的退化机制,并非线性地呈现从经济、文化到安全领域的一体化进程.与之对应的案例是"二战"后欧洲战略自主实践的四个历史阶段:分别以冷战结束、2003 年《欧洲安全战略》出台和 2016 年《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全球战略》出台为不同历史时段的转折点.通过对欧洲战略自主时空演进的逻辑叙事,可以解释欧洲战略自主困局的形成机制,并对欧洲地缘政治变局与相关国家的战略自主偏好提供政策参考.

    欧洲一体化战略自主欧盟美欧关系新古典现实主义

    从保卫《教务专约》到反对《教务专约》——1814年至1870年法国世俗化思想的转变

    董涵宇
    4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国世俗化在西方各国中实现得最为彻底,这与法国独特的世俗化进程密切相关.在革命时期尝试了几种不成功的政教体制后,拿破仑《教务专约》的签订确立了政府占优的体制,被视作法国世俗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步骤.在 1848 年前,由于反动的政治氛围,法国世俗化思想表现为保卫《教务专约》.在拿破仑三世时期,由于天主教会支持专制政权,并且牵制了第二帝国的意大利政策,《教务专约》体制的弊端被暴露出来,法国的世俗化思想因而转向反对《教务专约》,强烈否认天主教在世俗国家公共政治中的地位,主张实行彻底的政教分离.1870年后,在温和共和派与激进共和派的先后推动下,法国以政教分离的方式确立了自身的世俗性.法国世俗化进程的特点在于以彻底的体制否定取代了妥协的体制,这是法国独特的世俗性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

    世俗化《教务专约》政教分离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前期维达尔·德·拉布拉什对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论述

    庄馥菁
    6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达尔·德·拉布拉什是 19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初法国的地理学家,他在普法战争结束后,围绕阿尔萨斯-洛林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述.维达尔通过阐述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所属区域在自然环境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性以及历史上该地区与法国的联系,论证其归属于法国的合理性.与此同时,他论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阿尔萨斯地区和洛林地区对共和理念的认同,并将法德两国治理边境的情形进行对比,分析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恢复世界地位与影响力的可能性,从而证明法国实行共和政体的合理性.维达尔还阐述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所属区域的独特性,并强调该区域和国内其他区域之间的密切联系,表达对法国发展成为一个由多元区域有机结合而成的共同体的希冀.

    维达尔·德·拉布拉什阿尔萨斯洛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闺房中的哲学:萨德侯爵与大革命

    熊俊诚
    7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萨德是18世纪自由放荡者的代表,他的放荡文学虽然充满了色情和暴力,但却意在展现社会的道德风俗.作为经历了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思想家,萨德对其所处的时代有着敏锐的触感,而他的政治思想则是理解其放荡作品中极重要的因素.1795 年出版的《闺房哲学》可以说集中体现了萨德对大革命的复杂态度:在这出政治戏剧中,他批判了当时的宗教观念和道德风俗,旨在揭露并直面这些幻象所掩盖的种种罪行,并提出一种基于无神论和自然主义的共和观念.挣脱束缚、效法自然、自由运动,这既是萨德对古往今来各种性别的自由放荡者的教诲,也是他所认为的理想政治的原则.

    萨德侯爵《闺房哲学》自然共和大革命

    复返的陌异之"像":论阿尔托的复像与德勒兹的拟像

    喻琰
    9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中,安托南·阿尔托提出"重影/复像"的概念定义其残酷戏剧的本质,从对图像起源和演变的历史进行追溯,分析出复像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具备异质的生命能量的影子,是不可见者的具身化.德勒兹早期对于"拟像"概念的论述中同样对柏拉图以来的再现传统进行批判,在尼采式的永恒回归中强调基于差异而颠覆性地生成的生命图像,在哲学层面上理论化了阿尔托复像概念的内涵.二人从他异的图像观念出发,倡导一种非再现的、能够激发真实生命力的复像戏剧、未来戏剧.

    复像拟像影子永恒回归残酷戏剧

    中国欧洲学会法国研究分会2023年年会暨"中法关系60周年与法国研究的新视野"研讨会综述

    高筱妍周晨怡钟雅贤
    108-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