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合材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合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益小苏

双月刊

1000-3851

010-82316907(7099)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复合材料学报/Journal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复合材料学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180页/期)。本刊主要刊载我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刊载范围:纤维或颗粒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包括:结构、功能、生物医用、电子、建筑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设计等,以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先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是美国工程索引《Ei》的核心检索收录刊,同时也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苏联《文摘杂志》、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ppl.Mech.Rev.》、剑桥科学文摘(工程类)《CSA2》、国际航宇文摘《IAA》、美国金属文摘《Metal Abstracts》等国际检索系统用刊。在中文数据库中,复合材料学报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收录期刊,并入选为500种“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期刊。经过复合材料领域专家、作者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报的出版时滞不断缩短(从投稿到刊出在12个月内),影响因子逐年提高,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新统计(2005年),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度影响因子为0.81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液下超双疏性Cu2O薄膜的制备及其油水乳液选择性分离性能

    展玉珍刘长松付永强栗心明...
    527-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液下超双疏材料选择性分离油水乳液,本文从尺寸筛分、润湿性两方面入手制备Cu2O膜以解决油水乳液难分离现象.采用恒电位电化学沉积法在不锈钢网(SSM)表面沉积氧化亚铜(Cu2O)结构薄膜(Cu2O@SSM),该膜无需低表面能物质修饰,即可具有液下超双疏特性和良好的乳液选择性分离性能.根据"尺寸筛分"效应,通过在不同目数原始不锈钢网上镀Cu2O,探究不同孔径尺寸的Cu2O@SSM膜对乳液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出可实现油水乳液分离的膜孔径尺寸.采用SEM、EDS、XRD、接触角测量仪对其表面微观形貌、成分和润湿性能进行表征,红外光谱含油量分析仪和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测定分离前后乳液的油浓度和水浓度.结果表明:Cu2O@SSM膜在空气中油、水接触角均为0°,呈现超亲状态,水下油接触角(UWOCA)和油下水接触角(UOWCA)均超过150°,呈现液下超双疏状态,且该自适应润湿性Cu2O@SSM膜用水或油预润湿即可实现油水乳液的选择性分离,即使对含表面活性剂乳液的分离效率仍在96%以上.因此,本文所制备的液下超双疏Cu2O@SSM膜,对油包水乳液和水包油乳液均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分离性能,为乳液选择性分离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油水乳液分离选择性分离液下超双疏尺寸筛分自适应润湿性Cu2O@SSM膜

    Eu3+/Tb3+掺杂YAG-ZrO2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光谱响应

    孙卫民张振鹏寇生中何玲...
    537-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材料的失效通常来自于外加载荷的周期循环过程中应力的积累与释放,因此,应力应变监测在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寿命评估和失效预警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复合材料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很难直观地表征,利用稀土的荧光性能对应力-应变进行检测是一种可行的检测方法,其优点是稀土离子的荧光谱线丰富大多尖锐并且容易观测,而且大多对应力敏感性高.选取Eu3+和Tb3+作为发光中心,通过静电纺丝掺杂到YAG-ZrO2复合纤维中,以下简称(YAG:Eu3+-ZrO2)cf和(YAG:Tb3+-ZrO2)cf.通过热压烧结将(YAG:Eu3+/Tb3+-ZrO2)cf和2024铝粉复合,得到(YAG:Eu3+/Tb3+-ZrO2)cf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利用动态拉伸荧光传感对(YAG:Eu3+/Tb3+-ZrO2)cf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动态拉伸下的发光特性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发射光谱重心波长随应力的变化研究内应力的发光传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拉应力的增加,Eu3+的5D0→7F1跃迁表现出有规律的红移,Tb3+的5D4→7F5跃迁表现出有规律的蓝移,并且Eu3+表现出更高的传感精度.本文为基于Eu3+和Tb3+应力传感器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铝基复合材料稀土离子应力发光应力-应变光谱响应

    硬磁软连续体的磁畴可重编程与优化设计

    赵勇李木军
    548-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硬磁软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磁驱动复合材料,其中硬磁软连续体具有响应快、变形大、生物安全性好的特点,在生物医疗、仿生、软体触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现有的硬磁软连续体通过脉冲磁场磁化,磁畴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复杂的变形需求,此外如何解决硬磁软连续体在复杂变形下的磁畴优化设计问题也是当前的重要挑战.针对该问题,本文开发了基于二氧化铬的硬磁软连续体,通过激光直写实现了复杂磁畴模式的可重构编程.而后针对不同变形需求的磁畴分段设计问题,对尺寸大小、磁粉含量和磁畴方向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针对多种变形需求进行磁畴的优化设计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同时进行功能化展示.

    硬磁软材料二氧化铬磁畴的优化设计有限元仿真磁畴重编程

    复合材料固化残余应变应变片原位检测方法

    孟波孙小巍刘凯刘振东...
    560-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材料固化残余应变是导致复合材料固化变形的主要原因,残余应变也会导致复合材料产生裂纹、分层等缺陷,影响复合材料构件装配与构件性能,因此,复合材料固化残余应变原位检测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一种复合材料固化残余应变应变片原位检测方法,根据复合材料凝胶点将复合材料固化分橡胶态和玻璃态两个阶段,针对这两个阶段分段式处理应变片原位检测复合材料固化残余应变数据,对应变片原位检测数据分别采取去除应变片热膨胀和不去除热膨胀的处理方法.基于分段式处理方法,测试了碳纤维热固性复合材料真空袋固化成型0°和90°方向上的应变变化,并与光纤光栅(FBG)原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复合材料固化残余应变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应变片原位检测数据分段式处理结果与FBG结果基本吻合,可以有效分析复合材料固化过程残余应变的演化规律.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固化残余应变原位检测应变片光纤光栅

    基于代理模型的大尺寸复合材料结构静强度可靠性及灵敏度分析

    张佳锦王栋
    570-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代理模型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目前已有多种代理模型和多种失效概率计算方法,参数灵敏度分析也存在多种灵敏度指标,为探讨大尺寸复合材料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并研究不同代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对民机复合材料结构静强度预测结果的差异性,以某型飞机碳纤维复合材料升降舵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单层板力学性能、厚度、密度和不同部位铺层角度等17种输入变量的不确定性,利用Matlab和Optistruct仿真软件,构建Kriging、PC-Kriging和支持向量回归机(SVR)3种代理模型,结合蒙特卡洛法(MCS)和Subset两种方法求解结构失效概率,根据代理模型验证误差选取最准确的代理模型计算Morris基本效应筛选指标和Sobol指标,从而获得关键设计参数排序,为民机复合材料结构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

    复合材料结构代理模型Kriging模型可靠性分析灵敏度分析

    《复合材料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