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合材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合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益小苏

双月刊

1000-3851

010-82316907(7099)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复合材料学报/Journal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复合材料学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180页/期)。本刊主要刊载我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刊载范围:纤维或颗粒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包括:结构、功能、生物医用、电子、建筑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设计等,以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先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是美国工程索引《Ei》的核心检索收录刊,同时也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苏联《文摘杂志》、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ppl.Mech.Rev.》、剑桥科学文摘(工程类)《CSA2》、国际航宇文摘《IAA》、美国金属文摘《Metal Abstracts》等国际检索系统用刊。在中文数据库中,复合材料学报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收录期刊,并入选为500种“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期刊。经过复合材料领域专家、作者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报的出版时滞不断缩短(从投稿到刊出在12个月内),影响因子逐年提高,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新统计(2005年),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度影响因子为0.81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碳源包覆高电压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林晓燕孔志浩刘海志李艳...
    4610-4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由于其高电压、无钴和高能量密度优势而受到关注,但高电压下易受电解液腐蚀,循环稳定性差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本文采用低温自蔓延法制备出高电压LiNi0.5Mn1.5O4材料,再使用不同糖类作为碳源进行包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400℃/Air条件下,以壳聚糖为碳源制备的LiNi0.5Mn1.5O4复合材料性能明显改善,在148 mA·h/g下循环40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有113.3 mA·h/g,容量保持率为91.07%.这主要归功于材料表面裂解的碳层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缓解了电解液的侵蚀,降低了电极反应极化,提高了锂离子扩散速率.本文利用廉价的糖类作为碳源,合成工艺简单,为镍锰酸锂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镍锰酸锂碳包覆壳聚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超浸润性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TiO2包覆织物的制备及其水净化性能

    陈迪黄杉杨园园张玉红...
    4620-4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向浸润性材料因其对油和水具有明显相反吸收特性成为油水分离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与亲水纳米TiO2混合并作用于织物上,经过水解、交联制备了APTES-TiO2包覆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织物(APTES-TiO2@fabric).采用接触角测量仪、FTIR、XPS、FESEM、XRD和EDS对改性织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PTES-TiO2成功包覆于织物表面,该织物在空气中具有0°的水接触角及在水中对所选用的油具有大于152°的油接触角.在油水分离测试中,对几种轻油的分离效率均在99%以上,且经过5次分离循环和酸碱盐溶液浸泡后依旧具有较好的分离效率.另外,织物还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在12 h的紫外照射下,能降解水中和吸附于自身的亚甲基蓝,达到净化水和自清洁的效果.结果表明,APTES-TiO2@fabric有良好的油水分离和光催化性能,对实际应用中水净化有借鉴意义.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油水分离光催化耐腐蚀二氧化钛

    用于可充电水性锌离子电池的Ti3C2@ε-MnO2电极

    黄兰香罗旭峰
    4631-4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充电水性锌-氧化锰(Zn-MnOx)电池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易于安装等特点,成为太阳能及风能储能装置的最佳选择.由于MnOx导电性欠佳,导致电池循环性能较差,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采用导电性优异、具有丰富化学终端(Tx,如=O、−F、−OH)的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Ti3C2Tx材料作为MnOx颗粒的良好载体.基于化学终端的电负性,Mn2+能够与其产生强静电吸引,从而嵌入Ti3C2Tx MXene材料层间并吸附在其表面,使生成的Mn3O4颗粒牢牢地锚定在Ti3C2Tx MXene上,形成了Ti3C2@Mn3O4复合材料.当作为水性锌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时,Ti3C2@Mn3O4在第1次充电过程中,完全转化为Ti3C2@ε-MnO2.由于Ti3C2Tx MXene材料优异的导电性及层状结构,使Ti3C2@ε-MnO2电极展现出了优异的动力学和电化学性能,在0.2 C(1 C=308 mA·h·g−1)倍率下放电时,比容量高达440 mA·h·g−1,能量密度为607 W·h·kg−1,在1 C倍率下循环150次后,容量从270 mA·h·g−1增长至480 mA·h·g−1.优异的电池性能,简单的材料制备方法再加上低成本、高安全性及易于组装的特性,使可充电水性Zn-MnOx电池在大规模储能装置上的应用成为可能.

    可充电水性锌离子电池Mn3O4Ti3C2TxMXeneTi3C2@ε-MnO2电极可充电电池

    双缺陷调控的Z型BiVO4?x/g-C3N4?x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全解水

    杨玉蓉王佳慧马远驰邱敏...
    4642-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高效的全解水光催化体系,采用固相烧结法和水热法制备了双缺陷调控的Z型BiVO4−x/g-C3N4−x异质结,对异质结的微观结构和光电特性进行了表征,测试了BiVO4−x/g-C3N4−x异质结的光催化全解水制氢、氧的性能.结果表明:丰富的氧空位和氮空位的引入、紧密连接的复合结构界面及直接Z型异质结的构筑,提高了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加快了光生电荷的分离和传输,从而导致材料具有高效的光催化活性.双缺陷调控的Z型BiVO4−x/g-C3N4−x异质结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可见光照射下,不添加任何吸收剂析氢速率可达654µmol/(h·g),是g-C3N4−x前驱体的6.5倍,析氧速率可达302µmol/(h·g),经过20 h的长时间可见光照射,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没有下降.

    双缺陷BiVO4g-C3N4Z型异质结光催化全解水

    Fe3O4/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胶原海绵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郭晨晨张云龙王瑜丁翠翠...
    4652-4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发展一种原料丰富、绿色环保、易于在复杂环境中操控使用、循环使用性好的多功能油水分离用海绵材料,采用浸渍法对胶原海绵进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复合改性,制备了超疏水胶原基复合海绵(Fe3O4/PDMS-COL),表征了改性后化学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了油水分离性能.通过接触角测量可知:当胶原(COL)浓度为10 mg/mL、PDMS浓度为15vol%时,复合海绵的水接触角为150.3°.FTIR、XPS、XRD及TG测试结果表明Fe3O4/PDMS与胶原海绵成功发生复合,FE-SEM观察结果表明Fe3O4纳米粒子的加入可有效构造表面粗糙结构.海绵可吸附多种不同类型的油相如苯、正己烷、乙酸乙酯、真空泵油、花生油等,其中对乙酸乙酯的吸附量达47 g/g,且对不同油相的分离效率在99%以上.以苯为吸附物,连续循环使用20次后,海绵的接触角与磁性均未发生明显下降.海绵还可有效分离水包油乳液.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实施多种场景下的油水分离实验,Fe3O4/PDMS-COL表现出良好的磁操控性.此外,海绵还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利用近红外光热响应性,Fe3O4/PDMS-COL还具备了吸附分离复杂环境中固体状油脂/水体系的潜力.

    胶原海绵水污染物聚二甲基硅氧烷磁场效应-控制光热转换

    活化剂对大豆壳制备的多孔碳材料储锂性能的影响

    李鑫王秋芬田会芳缪娟...
    4664-4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因来源广泛、性价比高,被广泛应用在锂离子电池中,而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活化剂对材料储锂性能影响较大.因此,以大豆壳为碳源,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多孔碳材料,通过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考察活化剂对多孔碳材料储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当电流密度为185 mA·g−1,电压范围为0~3.0 V时,经CaCl2活化的多孔碳材料(DK-CaCl2)的首次放充电比容量为639.0/269.5 mA·h·g−1,而KOH活化的多孔碳(DK-KOH)的首次放充电比容量为986.7/307.5 mA·h·g−1;(2)大豆壳:KOH的质量比分别为1:2、1:4和1:8时,得到的多孔碳的首次放充电比容量为544.9/136.8、986.7/307.5和375.1/93.4 mA·h·g−1,2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8.8、318.9和94.7 mA·h·g−1.这说明不同活化剂及不同活化比例制备的多孔碳材料储锂性能不同,这是由于材料的比表面积不同,导致了电化学性能的不同.

    活化剂锂离子电池生物质多孔碳氯化钙氢氧化钾

    氨基硫脲/季铵木质素对铂的吸附

    张恒张保平肖煜坤王尹...
    4674-4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因具有经济高效和无污染等特点,在有价金属提取和有毒金属离子去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氨基硫脲/季铵木质素吸附铂,通过FTIR分析揭示了吸附过程的机制,考察了盐酸浓度、Pt(IV)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木质素中含有大量的酚羟基、胺基和季铵官能团,PtCl62−被氨基硫脲/季铵木质素中的酚羟基还原成PtCl42−后与胺基发生配合反应和氯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在盐酸浓度为0.5 mol·L−1、Pt(IV)初始浓度为1170 mg·L−1和吸附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1 g·L−1氨基硫脲/季铵木质素对Pt(IV)的饱和吸附容量为267.80 mg·g−1,7 g·L−1时的最大吸附率为88.50%.吸附过程遵循Freundlich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非均质的化学吸附.

    氨基硫脲季铵木质素吸附机制吸附行为

    超声沉淀法制备Ti3C2/BiOI复合材料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陈丹丹李燕王爱国詹璇...
    4685-4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BiOI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采用氟化氢铵蚀刻碳钛化铝得到氧封端的Ti3C2,以五水合硝酸铋为铋源,碘化钾为碘源,利用超声沉淀法合成Ti3C2/BiOI复合材料.通过XRD、SEM、UV-vis、FTIR、EIS、I-t、PL等手段对材料的组成、形貌、结构、光吸收、电化学阻抗、瞬态光电流响应、光谱响应等方面进行表征和测试.以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模拟可见光照射下研究Ti3C2/BiOI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iOI成功负载到Ti3C2上,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Ti3C2/BiOI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其中Ti3C2质量分数为6wt%的Ti3C2/BiOI复合粉的光催化效率最高,在光照0.5 h后降解率达到91.6%,较纯BiOI提高4.5倍.氧封端的Ti3C2作为助催化剂及时转移光生电子,在电荷耗尽层保持了电荷分离,极大提高了光催化性能.

    超声沉淀法Ti3C2BiOI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

    各向异性导电PP-MWCNTs/HDPE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

    石素宇赵康张笑源罗飞...
    4694-4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向异性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ACPCs)因其独特的各向异性导电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原料,通过三层吹膜技术制备中间层导电、内外两层绝缘的三层复合膜,再利用热压成型技术制备具有交替微层结构的各向异性导电PP-MWCNTs/HDPE复合材料.综合利用DSC、偏光显微镜(POM)、SEM、TEM、拉伸性能及导电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P绝缘层和MWCNTs/HDPE导电层交替排列,没有分层、熔并等结构缺陷,界面结合良好;PP-MWCNTs/HDPE复合材料在X方向和Y方向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电阻率低至1.6Ω·m),比Z方向的电阻率低6~9个数量级;交替微层结构的存在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拓宽了导电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热压成型三层吹膜交替微层各向异性导电复合膜

    分子氧环氧化烯烃多相催化剂PCuMo11/富氮类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高文秀吕杰琼邢树宇谢晖...
    4701-4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氧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化工原料,主要通过烯烃环氧化反应获得.制备在分子氧环境下高效、稳定、可重复使用的烯烃环氧化反应新型催化剂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以富氮类共价有机骨架材料(PC)为载体,多金属氧酸盐PCuMo11为活性物质,制备了复合材料PCuMo11/PC.通过FT-IR、N2吸附脱附、XPS、TEM及EDS等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将PCuMo11/PC应用于多相催化分子氧气氛下的烯烃(苯乙烯、1-辛烯、环辛烯和环十二烯)环氧化反应中,取得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循环使用5次以上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实验结果显示,二维层状富氮类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高表面积及骨架中丰富的氮元素含量,有利于均匀地分散催化活性物质多金属氧酸盐,并与其建立相对稳定的化学链接,提高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多金属氧酸盐(POM)复合材料催化剂烯烃环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