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合材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合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益小苏

双月刊

1000-3851

010-82316907(7099)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复合材料学报/Journal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复合材料学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180页/期)。本刊主要刊载我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刊载范围:纤维或颗粒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包括:结构、功能、生物医用、电子、建筑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设计等,以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先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是美国工程索引《Ei》的核心检索收录刊,同时也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苏联《文摘杂志》、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ppl.Mech.Rev.》、剑桥科学文摘(工程类)《CSA2》、国际航宇文摘《IAA》、美国金属文摘《Metal Abstracts》等国际检索系统用刊。在中文数据库中,复合材料学报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收录期刊,并入选为500种“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期刊。经过复合材料领域专家、作者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报的出版时滞不断缩短(从投稿到刊出在12个月内),影响因子逐年提高,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新统计(2005年),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度影响因子为0.81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D花状MoS2/O-g-C3N4 Z型异质结增强光催化剂降解双酚A

    张家晶郑永杰荆涛赵云鹏...
    5778-5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催化降解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污染物处理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3D/2D二硫化钼负载氧掺杂石墨相氮化碳(MoS2/O-g-C3N4)复合材料,通过XRD、XPS、SEM、TEM、FTIR和PL等表征了MoS2与O-g-C3N4之间Z型异质结的成功构建.在模拟太阳光下,当MoS2的负载量为0.2%时,MoS2/O-g-C3N4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双酚A(BPA)的降解率为92.6%,是纯g-C3N4的7倍.此外,MoS2和O-g-C3N4之间界面的紧密接触和相互的协同效应,显著增强了光催化反应活性位点和可见光吸收能力,有效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根据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和自由基捕获实验,提出了0.2%MoS2/O-g-C3N4异质结复合材料降解BPA可能的光催化降解机制.本研究为制备高效异质结光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方法.

    MoS2石墨相氮化碳Z型异质结光催化协同作用

    锌@聚吡咯/织物电极的制备与性能

    聂文琪许帅孙江东储长流...
    5792-5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可穿戴智能纺织品微电子功能元件的供能需求,柔性储能器件成为研究的重点.电极是储能器件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器件能量存储的大小.本文以导电镀银锦纶织物为基体,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将金属锌(Zn)负载在织物表面,再通过化学聚合和电化学聚合两种方式构筑导电高分子聚吡咯(PPy).分别对Zn@PPy/织物电极的表观形貌、电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评价,并探究化学聚合和电化学聚合PPy及磁控溅射时间对织物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磁控溅射镀技术可在织物表面实现Zn膜的均匀生长,表面方阻为1.51Ω;制备的Zn@PPy/织物电极比电容高达1185 mF/cm2,是PPy/织物电极的4.21倍.该织物电极制备方法简单,在可穿戴纺织品微电子供能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聚吡咯磁控溅射织物电极电化学性能

    5-磺基水杨酸掺杂聚吡咯/ZIF67复合材料的超电容性能

    李文青王艺锟王全璐张婷婷...
    5803-5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利用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丰富的多孔结构与导电聚合物的独特掺杂结构,研究掺杂剂对MOF/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实现稳定的化学掺杂.通过调控Co2+与2-甲基咪唑的摩尔配比常温反应制备得到三维花状结构的ZIF-67(命名为Z8);利用简便的原位聚合反应制备得到5-磺基水杨酸(5-SSA)掺杂聚吡咯(PPy)/Z8复合材料.Z8的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Py微球的堆积,其与5-SSA之间的多重氢键、共轭效应等有利于PPy实现稳定的化学掺杂,其有利于电子及电解质离子的快速传输,并为PPy提供支撑.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所有的复合材料中,PPy/10wt%Z8可获得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其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可达300 F·g−1.以PPy/10wt%Z8为正极,活性炭为负极,柔性碳布作为支撑体,聚乙烯醇(PVA)-H2SO4为电解质组装得到柔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1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为200 mF·cm−2,能量密度为71µW·h·cm−2,功率密度为800µW·cm−2,并且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次后,器件的电容保持率为80.2%,表现出良好的超电容特性.

    磺基水杨酸聚吡咯Z8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

    CoSe2催化剂结构调控与含硫废水降解与光解水协同制氢性能

    周杰联冯永新李德波赵宁...
    5816-5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催化技术绿色环保,近年来在氢能开发、污染净化、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控制煅烧条件成功转变相结构,制备了两种不同晶相结构的硒化钴(CoSe2),即正交相硒化钴(o-CoSe2)与立方相硒化钴(c-CoSe2).选择半导体CdS进行复合,发现两种助催化剂均对光催化降解及制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莫特肖特基曲线(MS)、固体紫外吸收光谱(UV-vis DRS)、稳态荧光光谱(PL)和光电性能表征发现c-CoSe2比o-CoSe2具有更强的导电性及更高效的电荷传输能力,这理论上更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以乳酸为牺牲剂,o-CoSe2质量分数为10wt%的o-CoSe2/CdS和c-CoSe2质量分数为10wt%的c-CoSe2/CdS为最优负载量的制氢效率分别为9006.2µmol·g−1·h−1和7151.2µmol·g−1·h−1,较CdS单体而言分别提升了20倍和15倍,接近甚至超过了同条件下贵金属铂(Pt)负载的制氢活性.最优负载o-CoSe2质量分数为10wt%的o-CoSe2/CdS在含硫废水亚甲基蓝(MB)降解及协同产氢测试中兼顾了降解和产氢性能.结合光催化反应步骤及理论计算分析,发现o-CoSe2金属钴位点上有更合适的氢吸附自由能,是其具有最佳助催效果的关键原因.

    CoSe2晶相工程光催化制氢降解亚甲基蓝(MB)

    可控润湿性的ZnO修饰不锈钢网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王春莹齐博浩刘长松赵欣生...
    5827-5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备出具有可控润湿性的不锈钢滤网,并根据其相关特性用于研究油水分离性能,本文通过水热法在不锈钢表面生长一层氧化锌,构造微纳米粗糙度,随后用不同链长的脂肪酸改性的方法,成功制备出具有可控润湿性的不锈钢滤网.采用接触角测量仪、FTIR、SEM及XRD等分别对样品的润湿性和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油水分离装置表征样品的油水分离效率及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依据不同链长的脂肪酸改性的样品出现了从超亲水到超疏水的润湿性变化,范围为0°~158°,油始终保持在0°.油水分离效率在92%~98%,重复使用50次后,仍然具有油水分离的性能.因此,制备的不锈钢滤网具有优异的油水分离性能和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润湿性调控油水分离不锈钢滤网水热法ZnO脂肪酸

    基于纳米银颗粒-聚多巴胺-碳纳米管导电材料的三明治型柔性应变传感器

    刘彩霞卢柏声李帅马菲...
    5835-5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着眼医疗保健、软机器人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柔性应变传感器需兼备高灵敏和宽工作应变范围,本文设计基于纳米银颗粒-聚多巴胺-碳纳米管(AgNPs-PDA-CNT)的敏感材料体系,制备一种层层包覆型三明治结构柔性应变传感器.材料表征和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借助PDA黏附性和还原性,AgNPs均匀分散且固定在PDA-CNT表面.独特制备工艺使AgNPs-PDA-CNT导电材料紧密结合硅橡胶毛细管内壁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AgNPs-PDA-CNT渗入PDMS且浓度呈梯度分布.传感器具有高灵敏系数(GF)和宽工作应变范围(0%~44%时GF为69.04,44%~66%时GF为253.13,66%~76%时GF为1253.8)、快速响应(75 ms)和恢复(90 ms)、良好稳定性和重复性.将传感器应用于人体运动精确监测、软体手指本体感知与软抓手抓取行为监测,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应变传感器碳纳米管聚多巴胺纳米银颗粒聚二甲基硅氧烷柔性

    铁化合物功能化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缓释CO性能

    张祖儿林巧巧肖志音翟云云...
    5846-5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CO缓释材料对CO药用价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二甲基乙酰胺、丙酮为溶剂,铁化合物[Fe(η5-Cp)(CO)2I]为铁基一氧化碳释放剂(FeCORM),醋酸纤维素(C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基体聚合物,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FeCORM含量的微纳米复合纤维材料,并通过ATR-FTIR、UV-vis DRS、SEM等技术对有关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些材料在不同光源(蓝、绿、红)照射下CO释放行为,分析了其CO释放动力学,并定量分析了不同材料释放CO的量.结果表明:复合纤维材料释放CO的速率与FeCORM含量及光源波长有关,一般含量越低、波长越短则释放速率越快;其释放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表观速率常数(kobs)在1.59~0.11 min−1之间、半衰期t1/2在0.4~6.3 min左右.复合纤维材料释放CO的剂量y与FeCORM的质量百分含量x间呈良好线性依赖关系,满足方程式y=0.0284x−0.0158.

    一氧化碳铁羰基静电纺丝醋酸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纤维光诱导

    ZnO@SnO2异质结复合纳米管的可控构筑及其光催化性能

    高超民于海瀚赵悦含张丽娜...
    5856-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性能优异的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构筑对于光催化应用而言至关重要.基于模板自刻蚀机制,利用两步溶剂热技术,以一维ZnO纳米棒为模板,在无需附加酸刻蚀的条件下成功制备一维圆顶状ZnO@SnO2异质结纳米管复合材料(Heterojunction domed nanotubes,HDNs).由于ZnO与SnO2具有匹配的能级结构,在纳米管界面处可形成促进载流子分离的内建电场,赋予该材料优异的光催化与稳定性能.通过控制实验过程中自产生的碱性强弱,实现两性氧化物ZnO的自刻蚀,从而实现ZnO@SnO2 HDNs的管壁厚度可控调控与催化性能的调节.借助SEM、TEM、STEM及PL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生长机制与性能进行了考察.以甲基橙、亚甲基蓝、曙红等为污染物模型,光催化污染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获得的ZnO@SnO2 HDNs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光照60 min内对亚甲基蓝、曙红的降解率可达到95%,表明构筑的纳米管异质结极大地促进了载流子的分离,抑制其复合,提高了光催化性能.同时,循环稳定性能测试说明构建的异质结纳米管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在染料降解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ZnO@SnO2异质结载流子分离光催化染料降解

    SnS2-Ag/g-C3N4三相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刘成宝唐飞马恬陈丰...
    5868-5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单相光催化材料结构和性能上的缺陷,通过二次煅烧法获得二维石墨相氮化碳g-C3N4,通过光沉积法获得Ag/g-C3N4,选择SnS2与Ag/g-C3N4通过简单的超声和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备了三相复合材料SnS2-Ag/g-C3N4,成功构建了n-n型异质结,并对材料的微观形貌、相结构、光响应能力和孔隙结构等进行了详尽表征.结果表明:材料依然保留了片层状结构并构建了浪花状形貌,各相结晶度较高且界面构建良好,形成了类似三明治结构的2D-0D-2D形貌,复合材料较单相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强的可见光响应性能.当SnS2的含量为10wt%时,所合成SnS2-Ag/g-C3N4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达到最高的95.6%,降解速率最快且为g-C3N4的3.5倍,经4次循环后材料的光催化效率仍然保持在85.3%以上.

    石墨相氮化碳硫化锡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

    基于3D打印载银聚乙烯醇-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水凝胶伤口敷料构建及性能表征

    陈凯柴琦王丰艳冯存傲...
    5879-5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设计一种对伤口无损伤、抗菌效果好、促进伤口愈合的新型伤口敷料,选择聚乙烯醇(PVA)、羧甲基壳聚糖(CMCS)和海藻酸钠(SA)作为原料,将纳米银复合到PVA-CMCS-SA水凝胶中,基于3D打印构建载银PVA-CMCS-SA水凝胶伤口敷料,对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吸水保湿率、生物相容性、抗菌性能、体外凝血性能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D打印制备的水凝胶伤口敷料具有良好的尺寸结构稳定性,力学性能良好,最大抗拉强度可达到1000 kPa左右,循环拉伸和循环压缩性能均表现良好;由于3D打印出的网格结构,3D打印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吸水性、保湿性、体外凝血性能、透气性及抗菌性能均表现良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最高分别可达到64%和54%;具有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3D打印的方法能够将水凝胶与创可贴结合,保证了伤口敷料的实用性.研究表明3D打印载银水凝胶PVA-CMCS-SA可作为一种良好的伤口敷料材料.

    伤口敷料纳米银水凝胶3D打印抗菌海藻酸钠壳聚糖聚乙烯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