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合材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合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益小苏

双月刊

1000-3851

010-82316907(7099)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复合材料学报/Journal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复合材料学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180页/期)。本刊主要刊载我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刊载范围:纤维或颗粒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包括:结构、功能、生物医用、电子、建筑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设计等,以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先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是美国工程索引《Ei》的核心检索收录刊,同时也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苏联《文摘杂志》、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ppl.Mech.Rev.》、剑桥科学文摘(工程类)《CSA2》、国际航宇文摘《IAA》、美国金属文摘《Metal Abstracts》等国际检索系统用刊。在中文数据库中,复合材料学报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收录期刊,并入选为500种“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期刊。经过复合材料领域专家、作者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报的出版时滞不断缩短(从投稿到刊出在12个月内),影响因子逐年提高,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新统计(2005年),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度影响因子为0.81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弯曲刚度比的复合材料帽形加筋板局部屈曲工程修正计算方法

    张庆茂陈金睿孔斌白瑞祥...
    6109-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复合材料帽形加筋板蒙皮局部屈曲的工程分析方法精度,对典型复合材料帽形加筋板进行了轴压稳定性试验,提出了一种基于弯曲刚度比的复合材料帽形加筋板局部屈曲工程简化分析修正方法,所预测的屈曲载荷与轴压稳定性试验值误差在3%以内.采用有限元方法(FEM)及本文方法对两种构型的带筋条下缘条帽形加筋板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方法与FEM计算误差在10%以内,表明本文提出的修正方法合理有效,满足工程精度要求.采用工程简化分析方法、能量法及本文方法对公开文献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可将工程简支屈曲分析误差和工程固支屈曲分析误差分别从41.5%、5.3%降低至3.8%,为复合材料帽形加筋板结构初步设计与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分析思路.

    帽形加筋壁板复合材料屈曲改进工程算法弯曲刚度比

    铝蜂窝夹芯板面外剪切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辛亚军孙帅杨硕吴灵杰...
    6119-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对铝蜂窝夹芯板的面外剪切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其失效模式,提取了典型荷载-位移曲线,分析了面板厚度、蜂窝胞元尺寸和芯层厚度对夹芯板极限承载力和吸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蜂窝夹芯板面外剪切破坏过程大致经历弹塑性变形阶段、上面板损伤失效、芯层致密和下面板损伤失效4个阶段,呈现出整体性失效和阶段性失效两种失效模式.失效模式类型主要受到面板厚度和胞元尺寸的相对关系影响,增加面板厚度或胞元尺寸都会使破坏模式从整体性失效向阶段性失效转变,阶段性失效模式吸能能力比整体性失效模式提高.剪切强度和吸能能力随面板厚度增加而提高,随胞元尺寸增大而降低,剪切强度受芯层厚度的影响很小,夹芯板吸能能力随芯层厚度增加而提高.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充分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

    铝蜂窝夹芯板面外剪切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极限承载力吸能量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对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

    陆瑶赵玉芬田荟霞李笑宇...
    6130-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表面粘结能力弱,其与树脂复合后界面强度低,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在PBO平纹织物上覆一层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再将其进行铺层固化得到复合材料,在PBO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构成了梯度界面层结构,以提高复合材料界面强度.使用万能试验机对复合材料进行短梁剪切测试,通过改变纺丝电压来确定最佳的层间性能增强效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获得界面相对刚度图像探究界面增强机制.结果表明,在保证注射泵推速和收集辊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当纺丝电压为20 kV时,复合材料层间性能增强效果最明显.相较于纯PBO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覆膜的PBO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40.1%;梯度界面结构有助于应力从树脂基体向纤维增强体均匀地传递,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纤维纳米纤维膜复合材料静电纺丝技术层间剪切强度

    基于三维弹性理论的任意铺层FRP管热变形及残余应力计算方法

    张恒铭李峰
    6139-6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FRP)圆管在工程中热变形和热残余应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任意铺层FRP圆管等效热膨胀系数和热残余应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是综合考虑了层合效应、各向异性材料三维本构关系的三维弹性理论.通过与本文试验和ANSYS数值模型的多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并以此理论模型为基础,首先对多种铺层FRP圆管等效热膨胀系数进行研究,其次结合Hashin失效准则的强度比方程,对由热残余应力引起FRP圆管强度失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RP圆管铺层角度对等效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在热缩阶段、热胀阶段表现不同,且存在等效热膨胀系数为0的铺层方式;径厚比仅对等效径向热膨胀系数影响较大,对等效轴向热膨胀系数无影响;温差大小及温差方向影响FRP圆管的破坏模式及破坏位置,热残余应力引起的FRP圆管的强度破坏均为基体破坏.

    三维弹性理论热残余应力等效热膨胀系数Hashin失效准则破坏模式强度比方程

    仿生螺旋结构复合材料动态断裂行为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王瑜武晓东安连浩王可...
    6157-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三点弯动态冲击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仿生螺旋结构复合材料的动态断裂韧性,该结构是基于Bouligand结构设计的仿生复合结构.首先使用软硬两种基体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了8组不同角度的试样,使用改进的分离式Hopkinson杆完成了动态三点弯冲击实验,得到了试样的位移-载荷曲线、起裂时间和起裂功,并对试样最终断裂形态进行分析.随后在ABAQUS软件中完成了试样断裂全过程的数值模拟,对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都表明螺旋角对试样的断裂韧性有很大的影响,在螺旋角度0°~75°的范围内,随着角度的增加试样的断裂韧性增强,而螺旋角度为90°时试样的断裂韧性急剧下降.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样在动态断裂过程中存在裂纹偏转现象.最后考察了裂纹偏转对动态断裂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裂纹偏转改变了复合材料的局部断裂模式,增加了断裂面积,从而提升了材料的断裂韧性.

    三点弯冲击螺旋结构复合材料动态断裂韧性3D打印仿生

    高温下多轴向拉挤复合材料面内抗剪性能

    张玲峰李钱怿曹大富刘伟庆...
    6168-6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纤维布、剪切面、温度对多轴向拉挤复合材料抗剪性能的影响,对短切毡(剪切面垂直于或平行于纤维方向)增强的传统拉挤复合材料及90°单轴布和±45°/90°三轴布增强的多轴向拉挤复合材料,进行了常温及高温下的面内抗剪试验.结果表明,破坏模式主要为斜对角方向的微屈曲、脱层和剪切失效,并取决于纤维布和剪切面.纤维布对抗剪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常温下三轴布增强试件的平均抗剪强度为67.5 MPa,远远好于单轴布及短切毡增强试件(44.4 MPa和45.2 MPa).剪切面对抗剪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常温下剪切面垂直于纤维方向的短切毡增强试件的平均抗剪强度好于平行于纤维方向的强度(38.9 MPa).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组试件的抗剪性能迅速降低,同时各组抗剪性能的差异也逐渐减小.基于热动力学理论和并联定律的单向复合材料抗剪性能计算模型总体上也适用于多轴向拉挤复合材料.最后,在相关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高温下多轴向拉挤复合材料抗剪强度、剪切模量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可为高温下的多轴向拉挤复合材料抗剪设计提供依据.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多轴向拉挤高温面内抗剪性能计算公式

    《复合材料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