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合材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合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益小苏

双月刊

1000-3851

010-82316907(7099)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复合材料学报/Journal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复合材料学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180页/期)。本刊主要刊载我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刊载范围:纤维或颗粒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包括:结构、功能、生物医用、电子、建筑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设计等,以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先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是美国工程索引《Ei》的核心检索收录刊,同时也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苏联《文摘杂志》、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ppl.Mech.Rev.》、剑桥科学文摘(工程类)《CSA2》、国际航宇文摘《IAA》、美国金属文摘《Metal Abstracts》等国际检索系统用刊。在中文数据库中,复合材料学报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收录期刊,并入选为500种“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期刊。经过复合材料领域专家、作者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报的出版时滞不断缩短(从投稿到刊出在12个月内),影响因子逐年提高,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新统计(2005年),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度影响因子为0.81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频雷达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韩敏阳韦国科周明赵越...
    1363-1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米波、分米波低频雷达在军事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飞行器特别是远程战略轰炸机受到的空中威胁愈来愈大,为提高其生存能力,除对飞行器进行外形设计外,飞行器表面采用长波雷达吸波材料成为其隐身能力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重点讨论了低频吸波机制,总结了传统吸波材料在低频下的应用,包括铁氧体、复合物、磁性金属微粉,分析了影响低频吸波性能的各种因素.最后讨论当前吸波材料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低频吸波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低频吸波吸波材料吸波机制雷达隐身研究进展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材料吸附处理废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李佳欣高铭谭淋戴启洲...
    1378-1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具有独特的网状结构和相连通的微孔道,作为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易改性、易回收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势,在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静电纺丝的工作原理,随后,概述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作为吸附剂用于水污染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有机污染物、无机阴离子、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及在海水淡化方面的应用.同时,讨论了电纺纳米纤维膜对污染物的吸附机制.最后,展望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材料在污水处理中存在的挑战和前景.本综述无论从宏观上电纺纳米纤维膜的设计与合成还是微观的吸附去除机制,都可帮助研究者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材料有更深刻的理解.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复合膜材料废水处理吸附机制

    碳纤维复合材料激光制孔技术研究进展

    陈根余陶能如李明全王彪...
    1395-1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具有抗疲劳性好、比强度高、耐热性好等优良的热物性能,已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主要的承力构件,CFRP板之间的机械连接所需加工的装配孔数量众多.然而,CFRP作为高硬度且各向异性的难加工材料,传统机械钻孔存在刀具磨损严重、制孔工序多等缺点;相比于机械钻孔,激光"不怕硬",激光制孔无刀具磨损、经济性好、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首先对CFRP激光制孔加工技术进行了综述,着重分析了CFRP激光制孔常见工艺;其次,剖析了CFRP激光制孔加工常见缺陷及其抑制研究现状;随后,阐述了CFRP激光加工工艺参数对制孔质量及效率的影响;为了阐明CFRP激光制孔材料移除机制,还综述了CFRP激光制孔加工数值仿真和基于高速摄像的加工过程动态观测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CFRP激光制孔技术的发展趋势.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激光制孔制孔缺陷工艺研究数值仿真

    无机纳米材料填充混合基质反渗透膜的研究进展

    葛梦妮贾卓慧王笑影应国兵...
    1411-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渗透是一种以渗透压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操作,以能耗低、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了脱盐领域的主流技术,主导着全球海水/苦咸水淡化市场.作为反渗透的核心,反渗透膜仍然存在着水通量、截盐率难以满足日益提升的需求和耐久性不足的问题.以无机纳米材料为基础的混合基质反渗透膜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注入了新的活力,已有较多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现阶段无机纳米填充混合基质反渗透膜的研究进展,重点围绕零维、一维、二维无机纳米、多维纳米复合填充混合基质反渗透膜研究现状与进展、问题与挑战展开讨论.最后,对无机纳米材料填充混合基质反渗透膜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无机纳米材料反渗透膜聚酰胺研究进展二维一维零维

    TEMPO氧化修饰的天然多糖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功能化研究进展

    陈黄敬一俞娟蒋杰刘亮...
    1425-1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素和几丁质具有相似的结构,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的两类天然多糖.经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氧化修饰制备的纤维素和几丁质纳米纤维,不仅具有多糖类物质的良好亲水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及丰富的官能团(羟基、羧基、乙酰氨基和氨基等)所带来的特定化学性质,而且还具有纳米纤维的纳米尺寸效应、大比表面积、高表面活性、高结晶度和手性液晶相结构等特点,已成为生物质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对TEMPO氧化修饰制备天然多糖纳米纤维的方法及剥离机制进行了总结,同时重点综述了TEMPO氧化修饰的天然多糖纳米纤维在薄膜、凝胶、导电、医用、电磁屏蔽及环境等复合材料的增强和功能升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了纤维素和几丁质纳米纤维的官能团及纳米尺寸在复合材料中的增效机制.最后,对天然多糖纳米纤维的发展方向及其在各领域应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多糖纳米纤维纤维素几丁质TEMPO氧化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刘琦郝思雨冯东梅毅...
    1446-1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离子电池(LIB)因其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且自放电小等各项优异性能得到了相关研究者的重点关注.信息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的发展对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成本的LIB产生了巨大需求.负极作为LIB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对电池整体的各项指标有重要影响,要求负极所应用的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等特性.传统石墨和钛酸锂(Li4Ti5O12)负极由于比容量偏低,越来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多种新型负极材料的研究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金属锂具有非常高的理论比容量,但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形成枝晶,其商业应用受到限制.除石墨外的碳基负极、硅碳负极和过渡金属化合物也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且相对于金属锂负极而言更安全,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应用.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LIB负极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新型LIB负极的优缺点,指出了LIB负极的研究方向,并对前景作出了展望.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基负极Li4Ti5O12硅碳负极电化学性能

    MXene/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姚金辰王李波李浩楠戴亚辉...
    1457-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MXene是一种新颖的二维层状纳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与聚合物基体复合可显著改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或拓宽其应用范围,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简要总结了MXene、MXene/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MXene/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摩擦性能和电磁屏蔽等性能进行了阐述,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MXene/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MXene聚合物复合材料增强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摩擦学性能

    碳系木质电热复合材料制备及耐老化研究进展

    梁善庆陶鑫李善明姜鹏...
    1469-1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系木质电热复合材料是以碳系材料为发热元件、木质材料作为基体经胶合形成具有电致发热的新型木质功能材料,可应用于制备电热木质地板、电热木质墙板、电热木质衣柜等木质电热制品,具有供暖与装饰一体化作用,在清洁供暖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可应用于木质电热复合材料的碳纤维电热纸、碳纳米管电热复合材料、石墨烯电热复合材料、碳纤维电热线、碳黑电热材料和碳素晶体电热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分析了工艺参数和材料结构对电热实木复合材料、电热纤维板复合材料、电热竹木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导电性及电热性能的影响,并归纳了电热作用、湿热作用对耐老化的影响及电安全性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碳系木质电热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碳系材料木质电热复合材料电热性能耐老化电安全

    基于外力诱导取向的高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陈海斌陈瑞刘美琪胡艳...
    1486-1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半导体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型化和集成化是电子设备发展的趋势,散热能力成了制约电子元器件发展的关键因素,对热界面和封装材料的导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热填料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简单的共混难以实现低填充量下的高导热性.填料的取向有助于实现各向异性的热导率和降低导热逾渗阈值,因此如何在聚合物基体中构筑导热填料的取向结构从而在低填充量下形成高效导热网络正成为导热材料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在促使导热填料特别是非球形特征(片状、棒状或纤维状等)的填料定向排列过程中,外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按照诱发导热填料取向的主要驱动力进行分类,综述了近5年运用磁场诱导、电场诱导和机械力诱导等方法制备各向异性高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最新技术和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外力作用下导热填料取向的形成条件、机制和构效关系,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色及优缺点,指出了目前在制备取向结构上存在的瓶颈,并对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低填充、高导热和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网络诱导取向各向异性导热性能

    界面效应对功能复合材料热传导行为的影响

    林夏泽温变英
    1498-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界面是复合材料内部连接不同两相的桥梁,极大地影响着复合材料的热学、电学、力学等各项性能.作为复合材料领域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导热复合材料近年来因电子电器的高速发展的需求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研究发现,即使采用了高填料填充方案,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也很难达到导热填料的百分之几,其中界面热阻是影响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提升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界面层及界面传热效应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复合材料内部界面热阻的产生原因,并从界面的理论研究方法、实验表征手段及影响材料内部热传导行为的界面因素等方面对界面效应在功能复合材料热传导上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讨论.最后,对界面及界面热传导行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复合材料界面层界面传热效应界面热阻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