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合材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合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益小苏

双月刊

1000-3851

010-82316907(7099)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复合材料学报/Journal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复合材料学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180页/期)。本刊主要刊载我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刊载范围:纤维或颗粒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包括:结构、功能、生物医用、电子、建筑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设计等,以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先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是美国工程索引《Ei》的核心检索收录刊,同时也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苏联《文摘杂志》、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ppl.Mech.Rev.》、剑桥科学文摘(工程类)《CSA2》、国际航宇文摘《IAA》、美国金属文摘《Metal Abstracts》等国际检索系统用刊。在中文数据库中,复合材料学报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收录期刊,并入选为500种“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期刊。经过复合材料领域专家、作者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报的出版时滞不断缩短(从投稿到刊出在12个月内),影响因子逐年提高,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新统计(2005年),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度影响因子为0.81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oS2-ZnO多孔纳米片的光催化及其室温气敏传感性能

    王子强袁欢孙翼飞李靖...
    2226-2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一种高性能、可回收、低成本的光催化剂,本论文使用水热法制备了多孔结构的ZnO纳米片复合MoS2(MoS2-ZnO)光催化材料.通过XRD、SEM、光致发光光谱(PL)、XPS等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光学性质等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oS2-ZnO样品为多孔片状结构;这种复合结构中MoS2不仅有助于增强ZnO中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而且还能增强可见光区的吸收,从而提高光催化和气敏性能.在模拟太阳光下,MoS2-ZnO纳米复合材料对高浓度(15 mg/L)的亚甲基蓝染液(MB)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同时,MoS2-ZnO制备的气敏传感器对低浓度(2.05 mg/m3)NO2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本工作为制备高效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剂和气体传感器提供了重要参考.

    ZnOMoS2光催化气体传感器亚甲基蓝多孔结构纳米复合材料

    MoS2/生物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吸波性能

    谢文瀚耿浩然柳扬赵婷婷...
    2238-2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MoS2吸波材料电导率低的问题,以柚子皮(SP)为原料,采用一锅水热及高温煅烧法制备了MoS2/生物质碳(BC)复合材料.通过调节初始Mo源、S源的含量来调控该复合材料中MoS2的含量.微观形貌、结构和电磁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材料中MoS2含量的增加,MoS2在BC表面由片状零散分布转变为花状包覆,MoS2/BC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复介电常数逐渐降低.通过调节MoS2与BC的比例,实现对MoS2/BC复合材料电磁参数的有效调控,进而优化其阻抗匹配特性.MoS2的花状结构有利于促进电磁波的多重反射/散射.同时,MoS2与BC之间存在丰富界面,有利于促进界面极化,增强MoS2/BC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衰减能力.所制备的MoS2/BC-0.8最小反射率损失(RL)值为−40.1 dB,有效吸收带宽为5.9 GHz(11.1~17.0 GHz).

    生物质MoS2柚子皮复合材料阻抗匹配吸波性能

    同轴异质In2O3/SnO2复合纤维的构筑及其甲醛敏感性能

    吴煜霞杜海英张钊睿丛丽颖...
    2249-2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种半导体材料合成的复合材料由于电子亲合能和带隙宽度差形成了同型异质或异型异质结,利用异质结界面形成的费米能级效应可以提高界面载流子迁移率,从而有效改善气体传感器的气敏性能.本文采用自行设计开发的多层同轴静电纺丝装置,构筑了同轴异质复合纳米纤维In2O3/SnO2.所构筑的同轴异质复合纤维In2O3/SnO2外层较大的In2O3纳米颗粒附着在内层较小SnO2纳米颗粒表面,形成中空的分级纤维结构.同轴异质复合纤维In2O3/SnO2中由于存在大量的N-N同型异质结界面,电子迁移率增强,表面活性增强,吸附氧含量增加,对甲醛表现出良好的气敏性能.在250℃环境下,同轴复合纤维In2O3/SnO2气敏元件对50×10-6的甲醛响应为14.12,分别是SnO2、In2O3和混合异质In2O3/SnO2气敏元件对甲醛响应的3.22倍、3.84倍和1.51倍.同轴异质复合纤维In2O3/SnO2气敏元件对甲醛、乙醇、丙酮、甲苯和甲醇表现出良好的交叉选择性.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法构筑同轴异质复合纤维中提高半导体功能器件性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同轴静电纺丝同型异质结气敏特性敏感机制甲醛响应复合纳米纤维

    艾草/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亲水、长久抗菌性能

    柳洋牛健行李玉瑶钱晓明...
    2258-2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提取物−艾草精油存在挥发快、无法长期保持抑菌性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其产业化应用的瓶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利用水溶性艾草粉末,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艾草/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并通过在线工艺与熔喷、热风非织造材料进行复合制备稳定性好、抑菌长久的复合过滤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润湿性、抗菌性、透气过滤效率以及单向导湿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与添加艾草精油材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艾草粉末的添加使得复合材料具有超亲水性,相比纯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材料润湿时间缩短126倍;当艾草与聚丙烯腈质量比达到15:15时,存放2个月后样品的抑菌性测试发现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9.5%,而相同条件下艾草精油挥发较快,抗菌性能和持久性较低,可以看出艾草纳米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和阻隔性能;熔喷材料与艾草/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材料复合,单向导湿指数可高达988.96%.有望解决纤维材料夏天热集中、冬天湿冷和细菌繁殖等问题,在口罩、敷料和医用防护服等领域上有着广阔应用前景.

    艾草纳米纤维聚丙烯腈复合材料抗菌材料单向导湿

    Ag/MnO2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夏傲曾啸雄宜珏韩曰鹏...
    2269-2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渡金属氧化物MnO2因其制备工艺简单、储量丰富、环保且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在电池储能方面有较大潜力.本论文借助溶胀法对水热合成的δ-MnO2进行剥离制得MnO2纳米片.再利用紫外光照以及NaBH4的还原作用在MnO2纳米片表面负载Ag纳米颗粒,从而得到Ag/MnO2复合材料.对Ag/MnO2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Ag/MnO2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纯相δ-MnO2.Ag/MnO2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的首次可逆比容量达到1001.1 mA·h/g,库伦效率为79.9%;在0.1、0.2、0.5、1.0、2.0 A/g电流密度下的平均可逆比容量分别为936.3、607.5、429.5、351.1和278 mA·h/g,当电流密度重新回到0.1 A/g时,其平均可逆比容量仍可达到658.7 mA·h/g.MnO2电化学性能的改善归因于均匀负载的导电Ag颗粒,使得电极材料的导电性显著提升,利于带电粒子的传输.此外,Ag/MnO2复合材料的纳米结构使得锂离子在固相中的传输路径缩短,进而提高了锂离子扩散速率.

    MnO2Ag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

    柔性可擦拭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原位制备和应用

    田晓然安保印喻倩孔宪明...
    2280-2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检测水果表面农药残留,通过化学沉积-原位生长法制备Ag/棉签柔性可擦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基底.通过调控生长介质中硝酸银的浓度,得到了银纳米粒子紧密堆积的Ag/棉签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对Ag/棉签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及其性能进行表征.利用尼尔兰作为探针分子表征了Ag/棉签复合材料的SERS性能,实现了对水果表面农药残留福美双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直径分布在50~70 nm之间.Ag/棉签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光谱均一性,相对标准偏差为3.72%.对尼尔兰的检出限低于10−7 mol/L.通过简单的擦拭直接检测梨不规则表面上的福美双农药残留,检出限达到10−6 mol/L.该制备方法可以简单地扩展到其他纤维素化合物,例如吸棉花和纸等.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用于制备廉价、环保的柔性SERS基底.

    Ag/棉签复合材料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柔性吸附福美双检测

    磁性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曙红Y的吸附性能

    陈杰李明明王超姜海峰...
    2288-2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水滑石型(LDH)吸附剂在污水处理中难回收的问题,采用双滴沉淀法将磁性Fe3O4颗粒与具有吸附性能的Ni-Mg-Al-LDH水滑石相结合,合成了Fe3O4@Ni-Mg-Al-LDH磁性水滑石复合吸附材料,利用SEM、XRD、FT-IR和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对Fe3O4@Ni-Mg-Al-LDH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测试,并将其用于曙红Y染料废水处理.结果表明,Fe3O4@Ni-Mg-Al-LDH对曙红Y染料的吸附在20 min内较为迅速,120 min后吸附趋于平衡,且随着曙红Y初始浓度的升高,Fe3O4@Ni-Mg-Al-LDH对曙红Y染料的吸附量也逐渐增加,最大吸附量达到108.6 mg·g−1.同时,Fe3O4@Ni-Mg-Al-LDH对曙红Y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该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且表面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吸附速率.经五次循环后,吸附剂对曙红Y染料的去除率仍能保持80%以上,且吸附后易于磁分离,说明所制备的Fe3O4@Ni-Mg-Al-LDH磁性水滑石材料是一种良好的染料废水吸附剂.

    吸附水滑石磁性去除率曙红Y废水

    重组竹-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刘明西刘承阳刘问徐锋...
    2299-2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胶粘剂连接的重组竹-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及构建粘结-滑移本构模型,对44个重组竹-混凝土粘结试件进行单剪试验,并考虑了粘结长度、重组竹粘结宽度与厚度、混凝土强度及胶层厚度等因素对粘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影响因素下,试件破坏模式基本相同,均为混凝土表面发生剥离破坏,粘结界面间裂缝从加载端产生并向自由端发展,破坏过程分为弹性阶段、软化阶段和脱粘平台阶段;界面峰值剪应力随重组竹厚度、混凝土强度、胶层厚度增加而增大,随粘结宽度增加而减小.根据试验粘结-滑移曲线,建立了重组竹-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本构模型,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重组竹-混凝土界面剪应力与滑移量间的关系.

    重组竹-混凝土界面单剪试验粘结性能剥离破坏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高强不锈钢绞线网增强ECC加固RC短柱轴心受压试验

    王新玲李赟璞李苗浩夫范家俊...
    2308-2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型复合材料"高强不锈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简称HSME)"的力学性能和约束素混凝土受压性能研究基础上,将钢筋混凝土(RC)短柱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以及加固层的ECC强度和横向钢绞线配筋率作为参数,试验研究高强不锈钢绞线网增强ECC加固RC短柱轴心受压性能.结果表明,和未加固RC短柱相比,HSME加固RC短柱不仅承载力大幅度提升,而且破坏时裂而不碎、具有明显的延性破坏特征,开裂荷载、峰值荷载及峰值位移显著提高;荷载达峰值荷载80%左右和峰值荷载时,试件表面最大裂缝宽度仅为0.09 mm和0.25 mm,表现出优良的多缝开裂和裂缝控制能力.HSME加固RC短柱荷载-位移曲线属于偏态的单峰曲线,包含弹性、裂缝发展、最大荷载和承载力下降四个阶段.随着ECC抗压强度和横向不锈钢绞线配筋率增大,HSME加固柱开裂荷载和峰值荷载均明显增大;增大RC柱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可提高加固柱峰值荷载和延性.

    高强不锈钢绞线网增强ECC(HSME)新型复合材料受压性能加固RC短柱试验研究

    钢筋-GFRP筋增强混凝土梁的疲劳力学性能

    许家婧朱鹏屈文俊
    2318-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筋-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GFRP)筋增强混凝土(RC)梁设计结合了钢筋和GFRP筋的优点,可以提高构件承载力,同时改善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筋构件使用性能存在的问题,但是关于其疲劳性能的研究十分有限.因此,本论文进行了7根钢筋-GFRP筋增强RC梁的疲劳试验,研究参数包括疲劳荷载幅、有效配筋率、配筋面积比.结果表明,钢筋-GFRP筋增强RC梁疲劳破坏始于钢筋的疲劳断裂,钢筋疲劳断口光滑平整,显著区别于静力拉伸破坏断口.疲劳加载过程中,截面平截面假定仍然满足.疲劳荷载幅对疲劳寿命有显著影响,随着疲劳荷载幅的增大,梁中钢筋、GFRP筋和混凝土应力和应力幅均随之增大,疲劳寿命减小.增大有效配筋率,跨中挠度和最大裂缝宽度均减小,正常使用性能改善.配筋面积比(Af/As)的增加不利于构件抵抗疲劳荷载,Af/As由0.25增大到2.0,疲劳寿命从36.6万次降低到8.3万次.对比了各种疲劳挠度计算公式,CEB-FIP 2010规范的预测结果较好,误差范围在7%以内,推荐作为钢筋-GFRP筋增强RC梁疲劳挠度的计算公式.

    FRP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疲劳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