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合材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合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益小苏

双月刊

1000-3851

010-82316907(7099)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复合材料学报/Journal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复合材料学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180页/期)。本刊主要刊载我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刊载范围:纤维或颗粒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包括:结构、功能、生物医用、电子、建筑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设计等,以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先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是美国工程索引《Ei》的核心检索收录刊,同时也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苏联《文摘杂志》、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ppl.Mech.Rev.》、剑桥科学文摘(工程类)《CSA2》、国际航宇文摘《IAA》、美国金属文摘《Metal Abstracts》等国际检索系统用刊。在中文数据库中,复合材料学报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收录期刊,并入选为500种“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期刊。经过复合材料领域专家、作者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报的出版时滞不断缩短(从投稿到刊出在12个月内),影响因子逐年提高,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新统计(2005年),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度影响因子为0.81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外空天往返飞行器用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杨智勇张东顾春辉赵锐霞...
    3029-3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是空天往返飞行器轻量化结构系统设计与研制的重要基础支撑.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外空天往返飞行器用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类型及性能,典型轻质复合材料结构制造工艺应用及发展情况,然后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空天往返飞行器的复合材料结构研制应用进展情况,包括美国X系列飞行器、日本HOPE-X空天飞行器的复合材料应用情况,最后介绍了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的技术发展趋势.

    空天往返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研制应用

    热塑性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熔融连接研究进展

    杜冰刘后常潘鑫秦唯铭...
    3044-3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芯界面性能是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发挥其力学/多功能优势的关键,热塑性树脂具有可熔融再造的特点,使热塑性复合材料夹芯结构(TPCSS)可在不引入新材料的前提下,形成连续可靠的面芯界面.对近年来热塑性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熔融连接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常见构型与所用材料,重点归纳了主要的熔融连接方法,包括热板焊接、模压成型、连续热压、面芯共编和增材制造等.基于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展望了熔融连接热塑性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热塑性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熔融连接面芯界面力学性能

    基于木质素分子结构特性的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姜波金永灿
    3059-3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储量最大的可再生芳香生物质资源,其大分子是由苯丙烷结构单元(愈创木基、紫丁香基和对羟基苯基)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连接聚合而成,具有天然的生物活性、亲疏水性、纳米尺度的可调节性、分子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围绕木质素的分子结构特性,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木质素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首先从木质素化学组成和分布等角度探讨了木质素的分子结构特性;然后从基于原生木质素结构特点的直接功能应用、基于木质素分子结构调控的材料创制和应用以及基于木质素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三个方面出发,系统讨论了木质素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和亟需突破的瓶颈;最后,简述了木质素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木质素功能应用工作中的重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木质素结构特性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

    基于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凝胶材料设计

    韦嘉盛戴磊贺瓶
    3084-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凝胶(水凝胶与气凝胶)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三维材料,其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纤维素的可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等特性使其在凝胶材料设计中备受关注,前景巨大.纤维素及其衍生物通常可通过溶解或在水溶液中均匀分散形成稳定的体系,再经适当交联制成水凝胶.纤维素气凝胶一般是由水凝胶经超临界干燥或冷冻干燥处理制得.系统总结了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制备方式及机制,分析了气凝胶不同的干燥制备方式对其形态结构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纤维素基凝胶材料在环境保护、生物医学、能源存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指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纤维素水凝胶气凝胶复合材料共价键非共价键

    石墨烯量子点的改性及应用

    张文博李莉李思纯马建中...
    3104-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墨烯量子点(GQDs)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质和生物相容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改性可以改变其表面结构共轭体系,调节电子空穴对分离速率、光学带隙和发光特性,进而拓宽其在生物成像、化学传感和光催化等方面的应用.简单介绍了GQDs的制备方法,包括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重点综述了不同元素掺杂GQDs的方式和效果、基于表面官能团的接枝改性以及构筑GQDs与其他半导体的复合材料等内容;并总结了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在生物成像、荧光传感和光催化等相关领域的应用;最后从制备方法、机制探究、性能调控及应用效果等方面对GQDs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石墨烯量子点(GQDs)掺杂接枝改性复合材料光催化

    纤维素材料的改性与研究进展

    何江王大威
    3121-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素具有来源广泛、绿色可再生、生物相容性好等诸多优点,但是纤维素由于热塑性能差、亲水性过强及机械强度不足等问题难以作为单一材料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从纤维素材料的增塑改性、疏水改性与增强改性三方面出发,对现阶段国内外开展的纤维素改性研究工作的进展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并对纤维素基材料的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纤维素增塑改性疏水改性增强改性可再生

    冰模板法制备取向氮化硼@聚多巴胺/纳米银导热网络及其硅橡胶复合导热垫片

    伍垚屹陈松张雪娇王克文...
    3131-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具有垂直方向高导热、低压缩应力松弛的柔性导热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大功率电子元器件的导热垫片,对大幅度提升电子器件垂直散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冰模板法设计了自下而上垂直定向排列的导热网络来实现高热导率.首先,利用多巴胺改性的羟基化氮化硼纳米片并负载银纳米颗粒(BNNS@PDA/Ag)作为杂化导热填料,再与纤维素纳米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CNF)进行复合,采用半导体制冷台为冷源进行定向冷冻,对冷冻后的样品进行冷冻干燥形成气凝胶,再真空浇筑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后制得具有高导热和低应力松弛的BNNS@PDA/Ag-PDMS导热垫片.结果表明,理论松弛时间损失随着银纳米颗粒(Ag NPs)含量的提升先减小后增大,气凝胶质量分数达到19.7wt%时,在20%的形变下,3wt%Ag NPs含量对应的导热垫片的理论松弛时间达到32204 s,导热垫片的垂直方向热导率达到3.23 W/(m·K).利用冰模板法可以制备具有高度取向的垂直填料导热网络,在导热垫片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冰模板法氮化硼纳米片气凝胶导热复合材料柔性硅橡胶复合导热垫片

    二维编织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一步法铺层展开

    鲍益东何瑞宋云鹤罗维...
    3144-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维编织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铺层展开质量对铺覆过程和产品质量有直接且显著的影响.本文针对二维编织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铺层展开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复合材料材料、随体和全局坐标系,并基于连续介质理论根据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构建了非正交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完成了二维编织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测量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单向拉伸试验和测量剪切性能的镜框剪切试验;开发了二维编织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一步法铺层展开算法并基于FORTRAN语言编写了自主可控的一步法铺层展开求解器.计算了口盖零件展开构型,展开构型轮廓线与实验结果分布趋势相同且最大误差仅为5.0 mm,相对误差仅为1.9%;剪切角计算结果与实验分布趋势一致且最大误差仅为4°,验证了一步法铺层展开算法和求解器的有效性.

    二维编织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预浸料铺层本构模型铺层展开有限元分析(FEA)

    界面改性对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黄云刚黄维龙洪浩群张海燕...
    315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合物的填充改性及共混改性是通用塑料高性能化的重要方法.界面相容性是聚合物改性通常遇到的问题,如何提高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以及探索界面相容性和泊松比相关性仍然是聚合物改性重要的话题.采用固相法制备三元单体接枝聚丙烯(GPP),与玻璃纤维和聚丙烯共混制备聚丙烯-玻璃纤维(PP-GF)复合材料.采用视频引伸计、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动态流变测试、万能拉力试验等分析测试方法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GPP的加入提高PP-GF复合材料界面强度.随着GPP增加,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都在增加,G'增加的幅度大于G',因此复合材料体系表现出弹性行为要明显大于粘性行为.添加7wt%GPP的PP-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通过Cole-Cole曲线得到了验证.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GPP和玻璃纤维形成了界面层,改善了树脂与玻璃纤维界面相容性,提高了玻璃纤维在聚丙烯中应力传递.GPP作为PP-GF复合材料提高界面相容性改性剂,PP-GF复合材料拉伸时形成了更大的横向应变,且泊松比变小,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玻璃纤维聚丙烯相容剂泊松比界面改性横向应变聚合物改性

    三维角联锁机织铺层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与失效机制

    朱超吴宁张一帆焦亚男...
    316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工艺方法制备了三维角联锁机织铺层复合材料,着重探讨了单层厚度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以及失效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着单层厚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纤维体积含量相同时单层厚度对拉伸模量影响较小;在拉伸断裂过程中,各层断裂不同步,单层厚度的增加会加深各单层之间破坏应变的差异;失效试样分层现象显著,单层内未出现明显裂纹,经纱脆性断裂显著,层间伴随着大量基体碎屑,失效模式主要涵盖了纤维断裂和抽拔、界面脱黏、基体开裂以及分层.

    三维机织物2.5D单层厚度拉伸性能失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