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合材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合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益小苏

双月刊

1000-3851

010-82316907(7099)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复合材料学报/Journal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复合材料学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180页/期)。本刊主要刊载我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刊载范围:纤维或颗粒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包括:结构、功能、生物医用、电子、建筑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设计等,以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先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是美国工程索引《Ei》的核心检索收录刊,同时也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苏联《文摘杂志》、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ppl.Mech.Rev.》、剑桥科学文摘(工程类)《CSA2》、国际航宇文摘《IAA》、美国金属文摘《Metal Abstracts》等国际检索系统用刊。在中文数据库中,复合材料学报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收录期刊,并入选为500种“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期刊。经过复合材料领域专家、作者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报的出版时滞不断缩短(从投稿到刊出在12个月内),影响因子逐年提高,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新统计(2005年),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度影响因子为0.81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程成雷鑫孙涛范红玉...
    3839-3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离子电池具有高理论比容量、安全性高、低成本、原料来源充足等优势,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替代品.但正极材料固有特性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铝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总结了正极材料在铝离子电池应用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综述了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概述了碳基、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化物、有机材料、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等正极材料对铝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正极材料在铝离子电池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未来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反应机制电化学性能新能源

    吸波材料/结构及吸波-承载功能一体化结构研究进展

    王江涛陈帅沈承高金翎...
    3866-3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设备的普及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随之也带来了电磁干扰与电磁辐射等安全问题,尤其是对于国防军工领域,雷达测试技术的改进升级使武器装备的生存力面对巨大威胁.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性能的电磁吸波材料来抑制电磁干扰与辐射,防止信息泄露.本文以吸波材料与吸波结构应用为切入点,对各种吸波材料的电磁波损耗机制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同时探讨了吸波结构的主要应用手段,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吸波材料与吸波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分析了目前研究发展中吸波材料与吸波结构具备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提炼出了吸波领域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现今吸波材料与结构功能一体化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关于未来研究方向的关键性建议.在此所讨论的方法与提出的策略有望对未来吸波-承载结构创新型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吸波材料/结构吸波-承载功能一体化电磁波损耗机制电磁辐射

    改性环氧树脂防腐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

    童庆玲杨建军吴庆云吴明元...
    3883-3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防腐领域,环氧树脂防腐复合涂层是防止金属腐蚀的优良材料.环氧树脂涂层在金属和腐蚀性离子之间形成了屏障,但环氧树脂在固化期间,由于机械破裂和微孔的形成,防腐效果并不持久.本文介绍了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层、微/纳米容器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层、生物基材料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层这 3种提高环氧树脂防腐性能的策略,综述了环氧树脂防腐复合涂层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环氧树脂防腐复合涂层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应该开发出兼具智能自预警与自修复、多功能化、成本效益的绿色环氧防腐复合涂层.

    环氧树脂防腐复合涂层纳米粒子纳米容器自预警自修复

    植物纤维自结合成型环保材料研究进展

    程鹏钟土华陈红
    3897-39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纤维作为天然生物质材料,在绿色环保材料开发和应用方面备受关注.植物基微纳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强度、高模量等优异特性,利用其构建绿色环保结构材料,在替代部分不可生物降解塑料材料及产品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目前植物纤维自结合成型环保材料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植物微米纤维成型材料、植物纳米纤维素结构材料和植物微纳米纤维结构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表现,展望了未来植物纤维自结合成型环保材料的重点研究方向,为促进植物纤维在结构材料领域发展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植物微米纤维植物微纳米纤维自结合成型制备工艺力学性能

    生物质衍生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分类、吸波机制与研究进展

    武志红任安文刘一军薛群虎...
    3910-3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电子信息技术带来的电磁波污染问题,碳基复合吸波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生物质衍生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电磁波吸收能力,还具有密度小、来源广泛和成本低等优点.本文首先阐述了生物质衍生碳的制备方法及过程;其次,依据生物科学分类法系统归纳了植物界类、真菌类、原生生物界类的 3种生物质衍生碳的结构形貌特征,对生物质衍生碳基复合吸波材料近些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综述;接着,对不同分类的吸波材料的结构形貌与电磁波吸收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各类材料的吸波机制.最后,分析了目前生物质衍生碳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及其缺点,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本文为推进非动物类生物质衍生碳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提供了较全面的归纳、分类、分析与理论支持,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

    生物质衍生碳复合吸波材料电磁波吸收生物科学分类法天然多孔结构

    木质素基功能材料在阻隔包装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盖晓倩李雨雷同卞辉洋...
    3935-3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生物质基阻隔包装材料作为传统石油基塑料包装的绿色替代品受到越来越多重视.木质素作为自然界中第二丰富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也是唯一富含重复苯环结构单元的可再生资源,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出色的加工性等优势.现阶段,大部分木质素仍作为工业副产物被焚烧处理,其高值化利用程度较低.虽然木质素独特的化学结构和耐水、耐溶剂、抗老化、抗紫外等功能特性,使其在制备生物基阻隔材料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木质素的结构、木质素基阻隔材料的多重阻隔性能、构效关系及应用场景仍需深入思考.鉴于此,本文对木质素基功能材料在阻隔包装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全面评述.首先,简述了木质素的结构和来源.其次,详细概括了木质素基功能材料在阻隔包装纸上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木质素基功能材料在包装纸阻隔水、气体、油脂、紫外线及阻燃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探讨了木质素基功能材料在阻隔包装纸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为木质素基功能材料在制备具有单一或多重阻隔性能包装纸的应用研究领域提供理论参考,对工业化生产木质素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实际意义.

    木质素阻隔包装材料功能纸高值化利用生物质

    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杨立凯吴林森杨旭马佳晨...
    3950-3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材料工程和涂料工业的发展,具有耐腐蚀、自清洁、防雾、减阻或抗结冰等性能的超疏水涂层由于能够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此外,通过进一步在涂层内部引入隔热、防冰、阻燃、防腐等功能填料可赋予其多功能性,极大地拓宽了超疏水涂层的应用领域.本文首先对超疏水涂层的原理进行了梳理;进一步阐述了超疏水涂层的经典润湿理论,包括杨氏模型、Wenzel模型和Cassie-Baxter模型;随后分析了超疏水涂层不同制备方法的特点,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介绍掺杂功能填料的多功能超疏水涂层研究进展,指出超疏水涂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表面润湿模型超疏水结构接触角涂层制备方法多功能涂层

    纳米增强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成君汪林强王瑞娜段志英...
    3968-3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变材料(PCM)可以弥合热能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被广泛应用于热能存储和热管理系统中.然而,单一的PCM具有易泄漏、体积变化、相分离和腐蚀等缺陷,因此,通过微胶囊技术将PCM封装制备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MEPCM),并通过不同纳米填料增强其性能,既可以有效克服以上缺陷,又能提高其热性能和运行稳定性.本文首先介绍了MEPCM的芯材和壳体的选择原则、MEPCM的组成及制备策略,着重阐述了不同维度纳米填料对MEPCM热性能的影响,总结了MEPCM在建筑、纺织品及热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纳米填料在合理设计和构建高性能MEPCM方面的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相变材料微胶囊热能存储纳米填料热性能

    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内嵌孔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罗潇刘小冲曾雨琪李坚...
    3987-40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典型的难加工材料,除了各向异性的特点外,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内嵌孔(气膜孔等)是陶瓷基复合材料部件的基本结构,对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制备成型和服役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出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热端部件内嵌孔的分类及用于加工陶瓷基复合材料内嵌孔的方法,包括常规机械加工方法、超声振动辅助加工方法、激光加工方法等,阐述了上述加工方法的加工原理、工艺特征、工艺参数的选取及加工缺陷特征、形成机制等,给出了不同直径、深径比陶瓷基复合材料内嵌孔加工工艺的建议.

    陶瓷基复合材料内嵌孔加工方法机械加工超声振动辅助加工激光加工

    基于反蛋白石结构的功能型材料制备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李菁唐新军黄勇
    4004-4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蛋白结构(IO)是光子晶体的一种典型的空间结构构型.IO除了具有相互连通、高度规整有序的均孔结构外,还具有光子晶体的慢光效应、多次散射效应和放大光子吸收、发射的特性等.近年来,对IO的应用包括均孔膜、光子墨水、电池电极、传感器等.本文首先简述了IO的构建策略,分为"三步法"和"两步法".进而详细总结了IO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过滤筛分、高效吸附、催化降解、水质检测4个方面.最后,对IO材料在水处理领域中现有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和展望.

    光子晶体反蛋白石结构多孔材料水处理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