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复合材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复合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益小苏

双月刊

1000-3851

010-82316907(7099)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复合材料学报/Journal Acta Materiae Composit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复合材料学报》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180页/期)。本刊主要刊载我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刊载范围:纤维或颗粒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包括:结构、功能、生物医用、电子、建筑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设计等,以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先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是美国工程索引《Ei》的核心检索收录刊,同时也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苏联《文摘杂志》、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ppl.Mech.Rev.》、剑桥科学文摘(工程类)《CSA2》、国际航宇文摘《IAA》、美国金属文摘《Metal Abstracts》等国际检索系统用刊。在中文数据库中,复合材料学报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收录期刊,并入选为500种“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期刊。经过复合材料领域专家、作者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报的出版时滞不断缩短(从投稿到刊出在12个月内),影响因子逐年提高,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新统计(2005年),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度影响因子为0.81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F/PEEK单向板纵-扭超声振动辅助铣削性能及工艺优化

    王福吉葛连恒胡晓杭鞠鹏程...
    5053-5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纤维/聚醚醚酮(Carbonfiber/polyetheretherketone,CF/PEEK)因其轻质高强且易于回收和修复,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高端装备领域制造中.但其强脆-软韧双组分结构给CF/PEEK的加工带来了挑战.本文引入了纵-扭超声振动辅助铣削加工方法,利用其高脉冲和间断接触的特点对CF/PEEK单向板进行铣削加工,对比纵-扭超声振动辅助铣削(Ultrasonic vibration-assisted milling,UVAM)和常规铣削(Conventional milling,CM)中加工参数对输出特性(切削力、切削温度、表面粗糙度和损伤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UVAM下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分别降低了 4%~54.1%和15.8%~66.9%;同时,UVAM方法对延长刀具寿命、降低累计温度和抑制损伤缺陷具有显著作用.利用NSGA-Ⅱ算法建立了以延长刀具寿命、减小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为目标的加工参数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最优解,并得到实验验证,模型误差在2.24%~22.2%.

    CF/PEEK超声振动铣削加工加工损伤多目标优化

    混掺固废磷石膏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强度特性与机制

    付军张澳赵洲峰裘吕超...
    5070-5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流浆法成功制备了一种混掺磷石膏固废的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首先对固废磷石膏进行生石灰中和、去杂、烘焙改性处理激发其胶凝特性,再按质量比5:4:1比例与矿粉、钢砂混合,形成改性固废磷石膏混合料(Modified solid waste phosphogypsum mix,MWPM)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取代部分水泥;采用固废磷石膏集料替代部分天然细集料,同时考虑掺入少量聚甲醛(POM)纤维及木制纸浆纤维,进行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基准配合比设计研究,并结合XRD及SEM分析其强度及微观机制.结果表明:MWPM与磷石膏集料的掺量对固废纤维增强水泥板的密度、吸水率、导热系数等几乎没有影响;尽管前期强度随着MWPM掺量的增加而略微降低,但在掺量达到18wt%左右时仍能保持在4 MPa左右,且后期强度相比之下有部分增强;同时经过冻融实验后的冻融抗折强度比率不低于70%,满足非承重纤维增强水泥板规范需求;磷石膏集料对复合材料有微小的增强效应,掺量为20wt%时相对优化.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混掺磷石膏固废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基准配合比,可有效利用固废磷石膏155.39kg/m3,减少水泥消耗78.58kg/m3,降低CO2排放27.60 kg/m3.微观分析表明:二水磷石膏、钙矾石和水化硅酸钙凝胶相互填充结合,形成互穿三维空间结构,同时通过引入POM纤维和木质纸浆纤维,使基体、骨料与两种纤维形成了更紧密的整体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可进一步提高试件的整体力学性能.混掺磷石膏固废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兼具良好力学性能和固废利用率,可为非承重绿色保温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固废磷石膏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强度特性微观机制绿色环保

    预制钢筋增强ECC壳-混凝土组合柱轴压力学性能

    王瑾许维炳杜修力丁梦佳...
    5083-5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经济、有效、合理地应用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以提升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柱的力学性能,本文发展了一种预制钢筋增强ECC壳-混凝土组合柱,设计制作了该型组合柱的试验模型和全RC、ECC柱对照模型,通过轴压力学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了预制钢筋增强ECC壳-混凝土组合柱和全RC、ECC柱轴压力学性能的差异,重点探究了 ECC壳厚度和箍筋间距对预制组合柱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以此构建了考虑箍筋和ECC壳组合约束的组合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相比于RC柱,预制钢筋增强ECC壳-混凝土组合柱与ECC柱均表现出延性破坏特征,破坏时未出现ECC保护层剥落以及预制ECC壳与混凝土内芯分离等现象.随ECC壳厚度增加,预制组合柱的峰值荷载和峰值位移增加,初始刚度和延性系数降低;预制ECC壳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试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本文ECC壳厚度变化范围内,预制组合柱的延性系数是RC柱的1.13~1.35倍,累积耗能是RC柱的2.13~2.46倍;箍筋间距减小,预制组合柱的承载力提高,峰后延性和耗能能力显著增加.组合柱的轴压承载能力应考虑预制ECC壳的约束作用,相关承载力计算公式可用于该型组合柱的轴压承载能力计算.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预制ECC壳-混凝土组合柱ECC壳厚度箍筋间距轴压性能约束机制

    CFRP-Al混合立柱轴压吸能关键参数及影响规律

    牟浩蕾陈英实赵祎明解江...
    5098-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碳纤维增强树脂(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铝合金(Aluminium alloy,Al)开剖面混合立柱结构在轴向载荷下的失效行为及能量吸收特性,通过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关键参数对CFRP-A1混合立柱轴压失效行为和能量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铝合金单层壳模型采用基于弹塑性本构与GISSMO损伤模型,CFRP层合壳模型采用Chang-Chang层内失效准则与基于B-K层间损伤模型,能够精确模拟CFRP-A1混合立柱轴压失效行为及吸能特性.通过对相对厚度比例、圆角率、开合角度、梯度和诱导孔等关键参数分析,在相对厚度比例系数η=67%,圆角半径y=50%,开合角度θ=120°,梯度T=8,诱导孔K=1时,CFRP-A1混合立柱比吸能达到较高水平.通过对关键参数最优值进行耦合,CFRP-A1混合立柱的轴压吸收能量提升了 46.81%,比吸能提升了 49.06%.

    CFRP-Al混合立柱轴压试验数值模拟失效行为吸能特性

    CFRP加固木柱的轴压损伤性能试验研究

    黄俊杰佘艳华张鹤凡何佳明...
    5110-5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加固木柱的轴压损伤性能及破坏机制,对6组不同CFRP缠绕方式的木柱开展了轴向压缩试验并进行了实时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监测.分析了不同缠绕层数和不同缠绕角度对CFRP加固木柱破坏形式、力学性能、吸能性能和声发射参数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CFRP的加固能明显改善木材的力学性能,抑制脆性破坏的发生;随着缠绕层数、角度的增大,木柱的极限承载力从112.63 kN提升至161.21kN,位移延性系数也从1.44提升至1.72;CFRP缠绕层数、角度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CFRP加固木柱在轴压损伤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吸能能力;根据声发射的振铃计数演化特征可以将CFRP加固木柱的损伤过程分为弹性、压缩屈服和损伤破坏3个阶段;随着缠绕层数、角度的增加,声发射峰值频率逐渐从低频区间(0~80 kHz)向高频区间(160~240kHz)过渡,损伤形式从大尺度损伤转变为小尺度损伤;不同缠绕方式的木柱声发射能量概率密度均遵循幂律无尺度分布,6种加固方式下,临界指数分别为1.31、1.33、1.36、1.43、1.49、1.57;临界指数随着缠绕层数、角度的增大而增大,CFRP的加固限制了木材内部裂纹的发展,减弱了内部结构的劣化.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木柱损伤性能声发射临界指数

    信息动态

    前插5-前插9页

    人物介绍

    封2,前插1-前插3页

    《复合材料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

    夯实复合材料基础研究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先进复合材料力学"专刊序言

    郑锡涛张幸红李岩陈玉丽...
    前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