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陈文哲

双月刊

1672-4348

gcxb@fjut.edu.cn

0591-22863076

350108

福建省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3号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福建工程学院主办的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工程技术与管理、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学术性、创新性的论文。其办刊宗旨是“立足八闽,面向全国,弘扬学术,发展教育”,服务学院的教育科研,服务于海峡两 岸的经济繁荣。办刊方针是“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注重发扬地域文化特色,注重海峡两 岸的工程文化的建筑与发展,注重闽台工程文化的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速公路改扩建边坡安全风险评估及强降雨稳定性研究

    张京城吴波刘聪
    51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高速公路改扩建边坡安全风险,量化降雨入渗对不同状态下改扩建高边坡工程影响,依托吉康高速改扩建项目某 7 级边坡工程,建立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反熵权法的高速公路边坡风险评估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得出原边坡为基本稳定状态,二次开挖后降低为不稳定状态,采取框格锚杆加固后该边坡稳定性提升至基本稳定状态.不同阶段改扩建边坡稳定性及其表面水平位移阈值均随降雨强度、降雨时长的提升而降低,二次开挖扰动后处于未支护状态下边坡失稳风险最高,原边坡、改扩建未加固、改扩建加固后安全系数分别为 1.093、0.637、1.313,比降雨前分别降低 6.74%,27.34%,17.31%.

    高速公路边坡风险评估边坡稳定性分析

    单肋拱加劲V型撑刚构连续梁桥性能分析

    黄润
    520-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美化桥型,提高连续梁桥的跨越能力,有效解决关键部位应力集中产生裂缝等工程问题,以福州市湾边特大桥为例,提出了单肋拱加劲V型撑刚构连续梁桥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通过调整拱肋刚度、优化结构设计,研发相应的施工工艺,有效控制了裂缝发生及发展;整体受力方面,拱肋分担了二期恒载 34.4%和活载 23.5%弯矩,确实起到良好的加劲作用;吊点处拱肋加劲构造出现局部应力集中区,通过加强钢板厚度有效解决;横梁与箱梁翼缘板刚度差异大,拉应力较为集中,采取横梁与箱梁翼缘板间增设倒角满足力学指标.经过多年的运营监测证明了单肋拱加劲V型撑刚构连续梁桥结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可为同类桥梁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单肋拱加劲V型撑刚构连续梁梁拱组合结构全桥空间网格三维仿真实用精细化分析

    长宽比对散粒体材料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

    熊健辉李永强陈波刘旭锋...
    527-534,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 4 种典型的颗粒形态各向异性材料开展一系列室内三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不同长宽比的散粒体材料在剪切过程中的强度与变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宽比过大或过小对其抗剪强度以及颗粒破碎有较大影响.长宽比最大的散粒体材料强度最弱,但会因为颗粒较长,在剪切过程中发生弯折,出现明显的破碎;相反,长宽比最小的散粒体材料强度特别大,最大可达 1 MPa,但最终会因为颗粒破碎的发生导致强度有所下降.长宽比的大小对内摩擦角也存在影响,二者存在反比关系,内摩擦角会随着长宽比的增大而减小.

    长宽比三轴剪切散粒体颗粒破碎

    高速公路预制梁场数字孪生协同管理平台构建

    何建华
    535-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高速公路预制梁场管理模式粗放、信息化能力薄弱的问题,以福建政永高速德化段建设需求为出发点,构建了一套预制梁场数字孪生协同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对预制梁场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生产进度智能化排产,以及工程质量信息实时研判.通过视频监控大屏、生产管理看板、数字孪生模型及管理驾驶舱等工具,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成果将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高速公路预制梁场协同管理平台提供参考依据与方案借鉴.

    预制梁场数字孪生体系架构高速公路管理平台

    基于Petri网的自动钢筋绑扎控制流程设计与优化

    王长红吴选忠李占福
    542-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种以PLC作为控制器搭建的三轴自动钢筋绑扎机器人,依据绑扎流程及机器人实际情况,对作业过程进行模块化建模.采用逆模块化优化Petri网并建立关联矩阵,运用T不变量判断控制流程的准确性,从而设计出主体稳定、边界明显、可达性强的自动钢筋绑扎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可以实现三轴绑扎机器人对绑扎点的识别与定位,有效提高设计效率,节约调试时间.

    钢筋绑扎机器人Petri网可达性分析控制流程

    基于机器视觉的斜齿轮廓参数测量方法

    易思敏曾绍锋于明源郭浩浩...
    549-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采用机器视觉测量斜齿轮廓参数时斜齿螺旋角易造成端面图像阴影,从而导致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采用高分辨率双远心镜头和近距离背光光源的改进测量方案,并结合Otsu图像二值化处理方法,以获取理想的齿轮端面图像.同时,提出轮廓特征点法,获取齿轮中心与各齿牙质心相连线段与齿顶轮廓交点,以及相连线段同一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与齿根轮廓交点,将获取的交点圆拟合实现齿轮参数测量.结果表明,所测量的绝对误差值在 0.02 mm范围内,测量结果误差小.

    斜齿轮机器视觉轮廓特征点

    纯水介质下抛光单晶蓝宝石晶圆的反应去除机理

    范梓琛许永超石洋詹友基...
    554-559,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水溶液下SiO2 抛光蓝宝石过程中材料原子级别的反应去除机理,并结合抛光实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H2O分子会吸附在蓝宝石表面,与蓝宝石的Al原子成键,形成Al—H2O和Al—OH化学键,从而实现蓝宝石基体表面的"软化",之后在磨粒机械作用下,工件的Al原子以Si-O-Al链的形式被去除.加工后的蓝宝石晶圆通过XPS检测,分析其表面成分,对磨屑进行TEM分析观察并计算原子能谱.结果表明:在加工蓝宝石的过程中,SiO2 和水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包含Si-O-Al键连的硅酸铝盐(Al2SiO5)和水合氧化铝(AlOOH)组成的软质反应层,最终通过磨料的机械作用去除.

    蓝宝石衬底抛光反应分子动力学界面反应材料去除机理

    空间多点分布载荷下TBM刀盘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赵健凌静秀柳世鸣吴勉...
    560-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实际工程刀盘为例,利用ANSYS Workbench对TBM刀盘结构在典型工况下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3处薄弱位置,在刀盘薄弱位置引入预制裂纹,后改变裂纹形状比,得到不同位置裂纹随形状比改变时应力强度因子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正滚刀刀座处主要裂纹是开裂式且主要往深度方向扩展,边滚刀刀座处第一种裂纹类型应力强度因子呈现负值,而后两种裂纹数值都在 6 MPa·mm1/2以下,说明裂纹扩展不是该处的主要失效形式.该研究可为刀盘设计过程中裂纹扩展和寿命预测领域提供参考,对延长刀盘寿命,减少工程中的经济损失有重要意义.

    TBM刀盘静力学分析应力强度因子

    基于双向搜索的改进A*算法路径规划

    张湘余捷于廷海王奕辉...
    567-572,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传统路径规划A*算法搜索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搜索改进A*算法.新型算法选用欧几里得距离作为启发式函数并引入双向搜索策略,采用了 24 邻域搜索法和自适应地图的动态权重系数实现对启发式函数的自动调节,提高算法的路径规划效率及其对不同地图的适应性.在不同环境下的进行了两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 4 种算法比较,该算法在搜索节点数量和规划时间方面具有较大的性能提升.

    双向A*算法启发式函数路径规划移动机器人

    基于零模增量的多端柔直线路单极接地保护方法

    鄢仁武张国和李培强
    573-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直流系统发生的故障通常为单极接地故障,发生故障后保护应在几毫秒内隔离故障线路避免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实现故障线路快速可靠识别是MTDC直流线路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分析了模量分解后的线路故障特征,其次,利用线路两端保护安装处零模电流增量的相关性与零模电压增量方向构建保护一体化判据,提出一种基于零模增量的单极接地故障保护方案,该方法可在故障后 1ms内完成故障判别,在 500 Ω过渡电阻下仍能准确辨识,兼顾了速动性与可靠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本保护方案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柔性直流输电单极接地故障线路保护模量分解相关性一体化判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