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工程与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工程与装备
化学工程与装备

林雨

月刊

1003-0735

chee6112@163.com

0591-87584753

350013

福州市水头路18号

化学工程与装备/Journal Fujian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化学、化工科技类核心刊物。本刊以当代化学、化工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新材料为报道内容,以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办刊方向,以提高行业科技水平,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为奋斗目标。本刊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权威性、学术性、专业性、理论性和实用性,是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教育教学和实践领域的全国广大读者重要的参考资料和学术研究阵地。省级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BBR应用于污水处理厂CAST工艺提标改造稳定性分析

    陈惠花应莉雅虞祥芬戴对武...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州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在面临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在原有的CAST工艺基础上采用了"CAST+MBBR+磁混凝沉淀"工艺的提标改造方案,目前已运行5年多,总出水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运行过程中的水质稳定性进行分析,总结了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解决方法,为同类工艺运行调试提供参考.

    CASTMBBR提标改造稳定性

    高氮废水处理工程改造及调试运行

    程圣远林学敏戴对武
    38-4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指出了现有高氮废水处理工程不足之处,介绍了对现有设施的改造过程,通过优化废水预处理工艺,确保处理系统稳定达标运行.

    高盐高氮高CODCr高氨氮脱氨

    基于Aspen Plus的直接蒸汽负压脱苯工艺模拟与优化

    邢秉茂
    41-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直接蒸汽负压脱苯工艺进行了流程模拟与优化.利用设计规定及灵敏度分析工具对脱苯塔顶粗苯中苯的质量分数、过热蒸汽量、塔顶压力、富油进料板位置等参数进行了分析、优化与改进,最终确定了塔顶粗苯产品中可达到的苯的质量分数最佳值为0.77459,过热蒸汽量为2432.2kg/h,塔顶压力最佳值为0.05MPa,富油进料位置为第14块塔板.通过分析各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确定了脱苯塔的最佳操作参数,提高了脱苯效果.

    负压脱苯粗苯蒸馏AspenPlus流程模拟优化

    重整油加氢脱烯烃工艺应用

    余建东
    45-4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连续重整生成油中烯烃杂质的影响和分布进行了介绍.比较分析了某石化装置运行实践中先后采用的白土精制脱烯烃工艺、分子筛催化剂脱烯烃工艺的优劣,介绍了新投用的液相加氢催化脱烯烃工艺的应用情况.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液相加氢脱烯烃工艺具有投资低、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好的显著优势.

    重整油加氢脱烯烃催化

    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

    孙逸飞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传统工艺在改性水性聚氨酯绿色合成中应用效果不佳,不仅合成物黏度较低,而且合成的改性水性聚氨酯的透光率也比较低,光学性能较差,无法达到预期的绿色合成效果,为此提出了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准备原材料与仪器设备,对原料进行简单处理,通过接枝、催化、乳化制备水性聚氨酯乳液,利用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双酚A型环氧树脂E-31、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等3种改性剂对水性聚氨酯复合改性,并通过在电热恒温真空干燥箱内反复干燥,合成改性水性聚氨酯胶膜,以此完成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绿色合成.经实验证明,应用设计工艺合成的改性水性聚氨酯黏度可以达到286mPa.s,透光率可以达到88%,设计工艺在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绿色合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改性水性聚氨酯绿色合成催化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双酚A型环氧树脂

    脉冲式加砂在油田的探索与应用

    高恒达刘菁晟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LA油田经过多年的注采开发,开发对象逐步转向有效厚度小、层数多、油层发育薄、渗透率低、剩余油分布零散的三类油层,为了提高三类油层压裂挖潜效率,增加裂缝的导流能力,对脉冲式加砂压裂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目标油层深度、地层应力等因素,根据加砂模式的变化,模拟了储层内部裂缝的形态变化,提出了以脉冲的方式加入支撑剂,混配复合纤维作为支撑的铺砂方法,并进行了参数设计和现场试验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脉冲式加砂在低渗储层水平裂缝压裂挖潜时的重要作用和良好效果,为LA油田低渗储层压裂挖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水平裂缝脉冲加砂低渗储层挖潜改善

    聚驱注入井管柱堵塞规律及洗井方法优化研究

    黄磊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驱井因管柱堵塞造成的欠注井及不吸水井逐渐增加,影响注入量也逐年递增,管柱堵塞已经成为影响聚驱井高效注入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洗井可有效清除管线及井筒内壁附着的油污、泥砂、垢质等,保障正常注聚、测调工作,提高注聚质量.结合聚驱井的注入特点,研究了聚驱井管柱堵塞特点及反应机理,并且有针对性地优化了洗井方法.

    聚驱注入井管柱堵塞规律洗井方法

    井下清蜡降黏装置清防蜡效果分析及应用前景

    谢晓辉
    60-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筒清防蜡工作是采油工程的工作重点,当前清防蜡主要采取热洗泵洗井、高温蒸汽车洗井以及井筒定期注入化学药剂.大庆油田萨北过渡带原油物性差,具有含蜡量高、黏度高以及凝固点低特点,洗井周期短,抽油杆滞后频发导致泵况问题井较多.为提高井筒质量,延长洗井周期,试验应用井下清蜡降黏技术,降低油井出液黏度,缓解结蜡速度.对井下清蜡降黏装置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应用前后各项数据,对应用效果进行了客观分析评价,为今后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井筒清蜡降黏洗井应用

    新型采油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冯大强许忠建熊琨雍亮...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目前石油开采中常用的磁处理采油技术、振动采油技术、超声波采油技术及微生物采油技术简单概述的基础之上,以微生物采油技术为研究重点,进一步评价了微生物新型采油技术.研究及应用表明,当原油黏度<1000mPa·s,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较低;当原油黏度1000~4000mPa·s,降黏剂驱采收率幅度较高;注入1PV微生物驱油剂,整体提高采收率幅度在15%左右;使用微生物后地层原油黏度由最初的93.4mPa·s下降到了 75.0mPa·s,油水界面张力从46.5mN/m下降到了40.01mN/m;现场注入了 0.05PV激活剂,每天的产油量最高值是31.8t,增长了 13t,综合含水率从最初的95.6%下降到了92.1%,累积增油量达到了 6340t,现场平均成功率>76%.

    新型采油技术外源微生物内源微生物微生物采油现场应用

    高效反循环捞砂技术在漏失垮塌井治理中的应用评价

    祁世文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河油田主体区块油井多以裸眼方式完井,受产层上部大段泥岩层存在裸露,后期采油生产、酸压改造等因素影响易造成井壁垮塌,堵塞产层.常规正循钻磨冲砂技术受处理垮塌井过程中地层漏失、大环空井液返速低等因素制约,处理效率低、频繁卡钻,较难达到工程目的.通过分析制约垮塌治理效果因素,并结合区块井筒、地层特点,对常规工艺进行了升级改造,形成了高效反循环捞砂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漏失垮塌井难治理的问题.

    泥岩井壁垮塌地层漏失反循环捞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