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工程与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工程与装备
化学工程与装备

林雨

月刊

1003-0735

chee6112@163.com

0591-87584753

350013

福州市水头路18号

化学工程与装备/Journal Fujian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化学、化工科技类核心刊物。本刊以当代化学、化工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新材料为报道内容,以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办刊方向,以提高行业科技水平,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为奋斗目标。本刊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权威性、学术性、专业性、理论性和实用性,是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教育教学和实践领域的全国广大读者重要的参考资料和学术研究阵地。省级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断块注水调整思路和方法

    赵斌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A断块储层物性分析和注水调整思路总结,在精细剩余油描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反映、日常监测资料,对各小层油藏动用程度进行了计算;对A断块目前剩余分布和存在形式进行了分析;利用Buckley-Leverett水驱前缘计算方法对A断块注水井的水驱前缘进行了计算,并将结果与A断块调整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场实践证明,即便在油藏开发后期,井网较完善的层位,依然存在着剩余油富集区,日常注水调整依然可以对剩余油进行有效动用.

    分均质性Buckley-Leverett水驱前缘剩余油

    高套压注水井治理方法探讨

    于世浩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田套损井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标准层进水引发,以往的防控措施主要是提高固井质量、控制固井水泥返高、使用高强度套管等,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防止油套环形空间内的注入水进入标准层.为了从根本上杜绝标准层进水风险,分析了高套压井形成原因,制定了高套压井监测、治理流程,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注入水进入油套环形空间.

    高套压防治套损

    某油田油水井压裂提质增效方法研究

    于姚秋实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重复压裂已成为油井重要补产措施,年均在100 口以上,压裂油层向三、四类油层转移,措施前含水高,改造厚度变小,效果逐渐变差,制约了重复压裂补产的能力.开展3个方面的研究:(1)随着油田注水开发时间延长,含水上升速度加快,优化适应目前开发阶段措施改造工艺;(2)压裂规模设计方法单一,为结合油井位置及油层水淹状况,半定量设计单井压裂规模,明确不同井网水驱前缘位置,定量优化压裂规模设计;(3)措施井培养保护机制不明确,主要根据压裂前后油井液量、含水级别对连通水井进行调整,细化连通水井调整方式及调整幅度.

    重复压裂规模设计驱动系数

    油田中三元复合驱油井结垢机理与防垢技术研究

    彭占刚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引起油田中三元复合驱油井结垢的因素较为多元,导致防垢技术的应用效果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油田中三元复合驱油井结垢机理与防垢技术研究,从碱与油藏岩石相互作用、三元复合驱体系化学变化、温度和压力以及流动条件4个角度综合分析了油田中三元复合驱油井的结垢机理.结果表明,设计防垢技术下的抽油泵杆管结垢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运行周期50d的结垢厚度<3.0mm,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结合分析结果,设计了化学药剂防垢处理技术针对化学反应诱因进行控制,以及装置防垢处理技术对物理因素诱因进行控制.

    三元复合驱油井结垢机理防垢技术化学药剂防垢装置防垢

    无通道井异井眼报废治理技术先导性试验

    张鹤巍
    53-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庆油田的深入开发,部分区块因泥岩蠕变、吸水膨胀、岩层滑动、断层活动和生产过程注采关系不平衡等原因,造成套管受力不均,出现套变、错断等套损严重的井部分井套损部位以下通道打不开,下部套管内落物无法处置.对套损无通道的井,探索在断口处利用磁力探测和定向钻进,在断口下部形成与原井眼无限接近的异井眼,再采取定向射孔与原井套管之间形成有效沟通通道,然后对新井眼进行大排水量的高抗窜封堵剂挤注,最终实现对新、旧井眼进行有效封固.

    无通道异井眼磁性探测定向钻进高抗窜封堵

    砂岩油田清水酸压增注技术研究探讨

    秦鸿丽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渗透油田部分注水井吸水困难、常规措施增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开展了低渗透油藏砂岩清水酸压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在充分调研砂岩储层酸压适应性的基础上,结合低渗透油田开发实际,将清水压裂和平衡酸压技术有机结合,经过大量的理论计算,优化施工参数,优选出适合的压裂工艺,大大降低了地面施工设备的要求,降低施工成本,同时通过室内实验筛选出适合的入井流体,确保施工效果.目前,该技术已现场试验6 口井,取得了较好的增注效果.

    清水压裂平衡酸压酸蚀裂缝壁面解堵增注现场试验

    A区块可采储量标定方法研究

    李春燕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A区块"三驱"并存,地下油水分布特征及油田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使得分区块和分层系的可采储量需要重新核算.以水驱作为研究对象,对适合水驱分区块、分层系的可采储量标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水驱特征曲线、递减曲线以及静态法等多种方法的对比分析,优选出适合水驱分区块、分层系的可采储量评价方法,同时对水驱分区块、分层系的可采储量进行了标定,为该区块开发效果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可采储量特征曲线水驱

    杏北油田注水井酸化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

    张庆喆
    61-6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杏树岗油田属于背斜块状砂岩油气藏,杏北开发区块以注水开发为主,水驱地质储量及水驱可采储量均占区块的70%以上,但随近年油田提液生产,注水需求逐渐增加,注水井欠注问题愈加严重.储层物性差、注水水质差是造成该区注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近年注水井酸化后的增注效果变化情况,分析油田注水井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方法.

    酸化注水井酸化效果砂岩油田

    抽油机井生产状况定量客观评价方法研究

    康湃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常采用产量、泵效等单一指标评价抽油机井的生产状态,而抽油机井作为一个系统,单一评价结果不能完全体现抽油机井的真实生产状态.因此,考虑油井的产量、能耗、潜力等多个维度,以系统效率、冲程利用率、冲次利用率、扭矩利用率、载荷利用率、泵效、含水率、平衡度、油井产量等抽油机井各方面关键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抽油机井生产状态全面量化评价方法,实现单井不同开发阶段或者同一开发阶段的不同油藏条件下抽油机井生产状况的量化评价.评价结果能够从能耗水平和产出能力等多维度综合评价抽油机井的当前生产状况及生产潜力,对抽油机井增产稳产、节能降耗具有指导意义.

    抽油机井产量节能潜力量化评价

    低频浪涌电解冻堵技术研究

    马忠熙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油井蜡堵导致的大修作业成本,针对油井蜡堵处理问题,以电流的热效应为理论基础,根据电流的浪涌效应,结合大地既有容性又有阻性的特点,开展电解井下生产管柱技术研究,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优化电解设备的电流输出频率、地面加装辅助电缆等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电解冻堵效率与成功率.现场应用表明:低频浪涌电解冻堵技术对井下油管中的蜡堵有着良好的处理效果.

    热效应浪涌蜡堵辅助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