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工程与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工程与装备
化学工程与装备

林雨

月刊

1003-0735

chee6112@163.com

0591-87584753

350013

福州市水头路18号

化学工程与装备/Journal Fujian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化学、化工科技类核心刊物。本刊以当代化学、化工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新材料为报道内容,以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办刊方向,以提高行业科技水平,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为奋斗目标。本刊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权威性、学术性、专业性、理论性和实用性,是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教育教学和实践领域的全国广大读者重要的参考资料和学术研究阵地。省级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缝洞型油藏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实践及认识

    付栋郭忠良唐博超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进入注氮气开发后期,气窜问题日益凸显.经统计,2018-2021年A厂气窜井组占比由24%上升至88%,气驱效果变差.总结了氮气泡沫驱不同机理,现场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截至目前累计应用40井次,累计增油12.8万t,平均有效率达到80%.该方法对提高断控缝洞型油藏采收率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选择性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谷旭
    44-4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河油田的油藏以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主,储集体类型主要为缝洞型,油藏总体上具有储集体空间类型多样、储集空间的特征尺寸差别大的特征.碳酸盐岩储集层的主要是由不同大小的溶洞、宽窄差异大的裂缝、溶洞与裂缝组合而形成的空间系统.由于通道尺度较碎屑岩油藏更大,在无外力介入控制条件下,底水突破速度快,严重影响油井采收率,而现有的控水技术相对薄弱,缺乏低成本高效率的抑制手段.针对高含水井底水治理问题,拟建议建立1种油藏工程融合式堵水方法,最大限度地限制底水活动,延长油井寿命,提高最终采收率.

    碳酸盐岩油藏底水突破抑制底水地质工程深度融合

    油田弱碱三元复合驱注入端加药防垢技术探析

    刘宝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采油工作中,弱碱三元复合驱与水驱相比,其采收率更高,但弱碱三元复合驱在注入过程中,由于碳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沉积,易造成站内设备、管线表面以及管柱等部位出现结垢现象,存在易造成通道堵塞影响生产的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对注入端防垢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采用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垢样的分析、防垢剂防垢率和配伍性的研究,以及试验区块的效果跟踪,得出了通过注入端加药进行防垢,技术可行,能够达到注入、采出全过程防垢的效果,有效减轻弱碱三元复合驱站内结垢、管线结垢以及地层结垢等现象,取得了较好的防垢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况下弱碱三元复合驱注入端防垢提供参考.

    防垢防垢剂三元复合驱注入端配伍性

    FY油层重复压裂改造技术评价及下步挖潜对策

    陈月秋
    50-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采油压裂工艺技术的进步及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深入,不断探索有利于FY储层的压裂改造手段.通过对垂直裂缝暂堵转向压裂、裂缝性水淹油层堵控结合压裂、缝内多分支缝压裂、缝网压裂等各项压裂工艺适应性的评价,对比统计三类区块开发效果,制定对应的工艺改造对策,认识到一类区块中高含水井是改造重点、二类区块重复改造比例井依然是主要挖潜对象、三类区块需进一步探索挖潜新工艺.实现了对FY油层压裂改造工艺的选定,一、二类区块应用缝内多分支缝和小缝网压裂工艺,三类及致密油区块探索压补配套挖潜工艺.

    重复压裂缝网压裂区块改造挖潜对策

    聚合物驱油井个性化压裂设计研究

    王媛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X厂开展聚合物驱油矿场试验以来,聚合物驱油已成为稳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受聚合物黏度高、聚驱后厚油层内纵向上非均质性严重和平面上剩余油分布零散等因素影响,对压裂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了 X厂近几年聚驱压裂情况,针对不同注聚阶段剩余油特点,配套形成了各阶段适用的压裂技术.研究成果满足聚驱开发需求,对聚驱阶段增油增效提供了技术上的依据.

    聚驱压裂注聚阶段方案设计

    塔河油田南部深层碳酸盐岩岩性与基质孔隙度的关系研究

    王虹张娟李正民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岩溶学者们肯定次生溶蚀孔隙(孔、洞、缝)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基质孔隙的研究相对关注较为薄弱.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南部中下奥陶统一间房组揭示了丰富的基质孔隙类型,是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运移和储集的重要通道.通过大量的取芯和薄片观察,识别了塔河南部一间房组岩性相和基质孔隙的类型,利用测井计算和孔渗测试实验分别获取了基质孔隙度,建立了一间房组岩性与基质孔隙度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塔河南部深层发育一定规模的相控型优质孔隙型储层,一间房组的颗粒类型、颗粒含量控制了基质孔隙度的范围;不同岩石组构的灰岩呈现不同的岩性-基质孔隙度线性关系.这一认识可为该区油气藏精细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间房组基质孔隙颗粒含量颗粒类型岩性塔河油田南部

    渤海油田旅大27-2南构造储层特征研究

    张弘刘松宇张恒冯晟...
    61-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旅大27-2南构造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构造情况、生油层评价、储集层评价、盖层评价以及生储盖组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构造的主要目的层馆陶组、东二上段储层非常发育,油气充注较好,形成良好的油气藏.同时,次要目的层明下段底部也发现良好的油气显示,储层物性较好,油气成藏效果理想.研究为渤海油田旅大27-2南构造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和指导.

    渤海油田储层特征生油层盖层

    套管丢鱼疑难井治理综合技术的应用实践

    张振兴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喇嘛甸油田某套损区自2003年3月发生嫩二段成片套损以来,累计发现套损井176 口,经过多年的治理工作,成功治理175 口,剩余1 口(A井).由于A井无法有效修复或报废,导致周围53 口油水井无法正常投入生产,对整个区块产量影响十分严重.以A井的治理工作作为切入点,对套管丢鱼井的产生原因以及工艺难点进行了剖析,通过依托现有成熟技术,试验了新型技术的思路开展研究,并对修井工艺、修井工具及钻具组合方式进行了优化.在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套管丢鱼疑难井治理的综合技术,为后续同类型疑难井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套管丢鱼疑难井电磁探测找鱼

    表层套管取换套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宋书龙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田开发中,油、气、水井在钻完井设计时,根据工程及地质需要,往往需设计不同尺寸的表层套管,确保钻完井施工的安全.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层套管套损修复、下部层系开发调整以及城市建设需要等因素,部分油气水井进行了措施改造,以满足不同工艺施工需要.由于受表层套管的限制,部分工艺技术措施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需对表层套管进行处理,以达到工艺改造的目的.

    表层套管套铣取套

    油田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探讨

    李若宸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油田开采的深入,低效油井的数量逐年攀升,这对油田的经济效益构成直接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油井进行治理变得至关重要.为此,在深入分析低效井成因的基础上,从挖潜措施(包括高水淹层堵水、未动用层补孔、水井深度调剖)、注水调整、转注、分段堵水、水平井均匀酸化、水平井压裂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对深入挖掘低效井的潜在产能、优化油田的开发状况及提升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具有深远意义.

    低效井成因治理方法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