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金融
福建金融

月刊

1002-2740

0591-88010587 88010583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20号中国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大楼11层

福建金融/CHSSCD
查看更多>>金融期刊。旨在宣传金融政策,研究金融体制改革,交流各地金融工作经验,帮助企业有效地运用资金。主要栏目有金融政策、行长论坛、城市金融、农村金融、投资建设、外汇管理、国际金融、港台金融、特区金融、保险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度福建省金融稳定报告

    金融稳定分析小组
    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福建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精准认识和把握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进一步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开放,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力有效,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福建省经济发展金融运行金融稳定

    《福建金融》投稿须知

    《福建金融》编辑部
    10页

    以数据交易激活数据运用助推福建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鲁政委陈昊任图南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数字经济依赖于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其核心在于激活数据要素潜力.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正加速推进,表现为政策指导、数据交易市场架构形成和市场生态完善.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迅速,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超4万亿元.为激活数据要素市场,推动福建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数据要素数据交易

    商业银行数字化的主要历程与未来展望——兼评数据资产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蔡宁伟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企业的数字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深化、持续推广,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以中国金融业中的商业银行为例,其数字化可以分为实体数字化、数字化实体和智慧综合体三个阶段,各具阶段特色和时代意义.研究发现,商业银行需要深刻理解数据作为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商业银行数据积累、管理和经营的三个未来方向:一是从企业数据到行业数据;二是从周期数据到跨周期数据;三是从数据资产到数据资本.上述三个方向的实践有助于彻底缓解众多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立商业银行与企业的"全天候跨周期"合作伙伴关系,亦可作为预防危机、管理危机、走出危机的微观策略和可行方案,有效增强金融韧性.

    数字化阶段实体数字化数字化实体智慧综合体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赋能产业绿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靶向策略

    席敏王丹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引发绿色产业从生产、分配到流通再到消费环节的全方位变革,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的强大催化剂.从理论逻辑看,数据要素已然纳入绿色产业发展;从价值逻辑看,全面赋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技术逻辑看,产业"含绿量"显著提升.然而,数字技术助推绿色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生产环节表现为前期资金投入大,员工技能水平未达标,缺乏绿色生产的数据支撑和对传统生产工艺的路径依赖强;分配环节表现为数字技术未全方位普及,存在技术壁垒和技术转让障碍,技术资源分配不合理等;流通环节表现为基础建设成本高,信息共享不畅,供应链复杂和存在信息孤岛等;消费环节表现为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度不够,信息双向反馈机制不完善,传统消费观念改变难度大.高质量发展时期,应分发挥数字技术助推绿色产业发展的优势,在生产端赋能产品全方位追踪,加强员工技能培训,降低生产能耗,强化管理监测;在分配端优化资源分配,合理分配绿色能源,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在流通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对流通环节碳排放的监测与优化;在消费端运用数字技术精准定位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信任度,促进消费者和绿色消费双向互动.

    数字技术绿色产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房地产税制改革的生成逻辑、实践模式及优化路径

    黄宇昂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03年"物业税"改革以来,房地产税立法悬而未决已逾二十年,足以见其进程之艰.鉴于各种现实原因,短期内在全国范围建立统一适用的房地产税制尚不切实际,这正是改革试点的应有之义.相较于以往先行制定"暂行类"行政法规的推进思路,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立法的运作路径无疑具有实践上的优越性.为此,应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在授权合法有据的前提下,合理的税制设计、健全的监管制度对改革增益良多.随着顶层设计的不断丰富与完善,房地产税制改革必将行稳致远,并为后续衔接正式立法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房地产税税制改革授权立法区域试点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第二增长曲线"

    杨刚强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金融科技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的转变,传统商业银行在客观能力、主观观念和风险管理方面面临诸多瓶颈,需要借助金融科技赋能开启自身发展的"第二曲线".在"第二曲线"下,金融科技在商业银行提高业务效率、拓宽服务广度、推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作用初现端倪.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作为金融科技的关键底层技术,再加上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和落地配合,共同形成了新型的金融生态体系.文章针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结合理论分析,从能力提升、角色转变、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第二曲线

    有序推进中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实现路径

    许友清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序推进资本项目的高水平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但在推动资本项目有序开放的进程中还面临着经济发展与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存在背离、市场强劲增长期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存在风险隐忧、宏观审慎政策与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存在差距、汇率体系与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需求不匹配、境外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投资占比低等一系列问题.为此,亟须合理借鉴国际经验,推进结构性经济改革,完善系统性法律框架,全面加强金融服务现代化与审慎监管体系建设,构建科学的资本项目风控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外汇从业和监管人员综合素质,有序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

    资本项目开放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宏观审慎微观环境

    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演变、影响及启示

    高文博黄圆圆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过去三十年的日本货币政策演变历程,日本中央银行一直奉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日本始终难以摆脱通货紧缩的困局,特别是2013年以来,作为"安倍经济学"的一部分,日本央行先后实施了量化质化宽松、收益率曲线控制等超宽松货币政策,但整体效果仍有限.总体看,目前日本央行面临着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难度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效果有限、金融机构传导货币政策的中介效应受限等难题.当前我国也面临较大的经济与物价下行压力,应认真吸取日本货币政策经验教训,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防范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衰退可能引发的通货紧缩;改善金融机构经营及盈利状况,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加强与市场主体的沟通,完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关注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可能转向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早做好外部冲击风险预案.

    日本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货紧缩传导机制预期管理

    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唐明知余坤莲钟贤谦黄森燊...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单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大量资金需求,需要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引领社会资本进入.荷兰、法国等国家注重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体系,着力加强政策指引、制定行动计划、构建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管理及信息披露框架,同时在探索创新绿色信贷、债务融资、信托基金、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与融资模式方面取得明显效果.我国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金融支持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但总体上我国在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完善金融政策体系、明确界定标准、建立项目清单、健全相关配套保障机制、聚焦关键领域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建议.

    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