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建设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建设科技
福建建设科技

陈振建

双月刊

1006-3943

fjjk@fjjky.com

0591-83714007;87890755

350025

福州市杨桥中路162号省建科院3层

福建建设科技/Journal Fujian Constru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面向经济建设,宣传行业技术政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我省建设事业的繁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地环境下的冷链物流园设计实践——以光泽生态食品冷链物流园项目为例

    张泽泉
    37-3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冷链物流园选址于山地环境时,其规模化生产的特性与山地有限、零散的可建设用地之间形成了矛盾.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冷链物流的生产运营特性、场地地貌环境特征,以环境适应性的角度出发,应用相应设计策略调和各要素矛盾,将其转化为协调共生的良好适应关系.相关设计策略包含集约化占地、功能与环境的适应、室外场地处理、冷库节能、山体风貌保护等,在保障使用功能的同时与环境相适应,并减少对山地风貌、水文条件的影响.为今后同类型建筑在山地环境下的设计实践开拓了思路,并提供案例参考.

    冷链物流山地建筑环境适应性冷库节能低影响开发

    考虑SSI效应的层间隔震与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李志坚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地基上的层间隔震和基础隔震结构在考虑SSI效应后的地震响应差异,选取一个适合采用隔震技术的规则结构,以5层缩尺的规则结构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探究结构在刚性地基、硬土(vs=300m/s)与软土(vs=80m/s)地基上结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对于模型,考虑SSI效应时基础隔震结构隔震效果优于层间隔震结构;土性地基上层间隔震结构和基础隔震结构自振周期较刚性地基上延长;地基土体对地震波存在明显的放大作用和滤波效应,软土地基能明显增强地震波中的低频成份、过滤高频成份;对比分析揭示了土性地基上隔震结构,层间隔震体系下部结构的位移响应在考虑SSI效应时显著放大,在工程应用中应予以着重考虑.

    基础隔震层间隔震SSI效应振动台试验地震响应

    某砖混结构历史建筑检测鉴定及加固处理分析

    练钢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多层砖混结构历史建筑的安全性评估与加固处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商业需求的增加,此类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成为关注焦点.通过对房屋结构的现场调查、检测与安全性评估,发现部分建筑存在结构裂缝、损伤、倾斜及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其安全度水平可能低于现行国家标准.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处理方案,包括铲除损坏混凝土、加设钢筋、采用置换、绕丝、粘钢等加固技术,旨在恢复和提高房屋结构的承载能力.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加固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以确保加固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本研究不仅为类似建筑的安全性评估与加固处理提供参考,也为城市更新与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砖混结构结构安全性评估结构加固

    基于MOPSO-RBFNN的小芯样试件抗压强度预测方法

    黄圣铨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实际工程中在钢筋密集或构件尺寸较小处使用钻芯法难以获取标准尺寸芯样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小芯样试件抗压强度预测方法.首先,本文制作了 82组直径50mm的细石混凝土芯样试件与同条件养护同龄期150mm立方体试件进行轴心抗压试验.其次,对两种试件抗压试验得到的强度数值进行比较与分析,采用MOPSO算法对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超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建立了基于MOPSO-RBFNN模型的钻芯法取样试件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并与其他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MOPSO-RBFNN模型预测结果的MAE和R2分别为1.311和0.987,误差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方法,验证了本文所提出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混凝土小芯样试件强度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对提高实际工程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钻芯法混凝土强度小芯样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若干问题分析及对策

    庄晨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某超限高层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满足建筑要求和相对经济的条件下,保证了结构的安全.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抗侧力构件类型;对重要构件进行中震和大震下的性能设计,通过动力弹塑性分析确定结构的损伤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针对局部复杂的建筑造型,通过单独建模分析其受力特点并确定合适的结构方案,再通过整体建模保证其与整体结构的安全;针对裙房位置有规划地铁隧道下穿,采取冲孔灌注桩及筏板转换,保证地铁及上部结构的安全.

    超限高层结构设计复杂曲面造型地铁下穿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连接节点设计——以某办公楼为例

    宋晓姝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中的连接节点进行设计研究,从外挂墙板适应主体结构的变形入手,分析连接节点中震弹性且大震不屈服;计算墙板支座反力用于节点设计时,要按节点实际刚度带入墙板进行计算;进行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时要将墙板、主体结构楼层、连接节点整体建模验算;主要研究一种点支承转动型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节点,通过对该节点的设计、有限元验算,表明该节点受力性能良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变形形式连接节点

    某轻钢屋面抗风承载力计算分析

    林晓康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台风过后某运功馆轻钢屋面彩钢板局部掀起,现场抽取部分构件进行截面尺寸复核,并对彩钢板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在设计基本风压以及考虑台风实际风压两种工况下彩钢板的承载能力,验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基本风压情况下彩钢板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在超强台风的影响下,瞬时风压可能超过设计基本风压,边缘区彩钢板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根据现场检测及验算结果,对轻钢屋面局部损毁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复处理方案.

    轻钢屋面压型钢板抗风承载力检测

    复杂地质情况下冲孔灌注桩质量事故及加固措施

    陈昌盘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福清市某桩基工程为背景,采用声波透射法、抗压静载试验、钻芯法及高应变法等多种检测方法检测冲孔灌注桩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加固措施,验证了加固处理后的效果,以期为冲孔灌注桩在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冲孔灌注桩检测方法质量问题处理措施注浆补桩

    桥梁桩基施工对邻近排涝站的影响分析及控制

    陈振兴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福州某桥梁桩基工程引起邻近排涝站变形的工程案例,结合设计、监测等资料对桥梁桩基施工对邻近排涝站的影响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变形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桩基施工工艺优化方案.通过分析可知,大直径灌注桩同时采用多台冲孔钻机施工时,应考虑其振动对周边建(构)筑物的不利影响,且应结合场地地质条件进行施工工艺调整.通过采取严格控制冲击钻机数量、冲击钻冲程合理优化、加长钢护筒、加大泥浆密度、回旋钻工艺与冲孔工艺相结合等措施后,有效减小了桩基施工对排涝站的影响,且确保了排涝站的安全性.

    桥梁工程灌注桩邻近建筑物监测分析工艺优化

    PHC管桩在软弱土层中的挤土效应研究

    林元明李陈彬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PHC管桩在软弱土层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挤土效应,挤土效应对周围已施打的桩体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结合某项目PHC管桩施工过程,对其挤土效应进行了研究,采用FLAC3D软件对挤土效应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采取了一定的设计防挤土措施和施工防挤土措施,保障了 PHC管桩的施工质量.

    预制管桩挤土效应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