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梯度(200、500、1 000、2 000、5 000 mg·L-1)绿僵菌粗毒素对竹织叶野螟幼虫的杀虫活性,及竹织叶野螟幼虫取食绿僵菌粗毒素(浓度为 5 000 mg·L-1)后其血细胞浓度和形态的变化,研究绿僵菌粗毒素对织叶野螟幼虫血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浓度为 5 000 mg·L-1 的绿僵菌粗毒素,采用浸叶法喂食 4~5 龄竹织叶野螟幼虫 9d后,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达 97.37%,致死中时为3.91 d.竹织叶野螟幼虫取食粗毒素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体内总血细胞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在处理时间为 2d时达到最大值,为 5.92×106 个·mL-1,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各血细胞中,粒血细胞浓度、浆血细胞浓度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处理时间为 2.0 d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 26.99×105、22.85×105个·mL-1,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原血细胞、珠血细胞浓度分别在处理时间为1.5、2.0 d时达到最高值,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随后急速下降;而类绛色血细胞浓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对竹织叶野螟幼虫取食绿僵菌粗毒素后其各类血细胞比例分析中发现,粒血细胞比例较高,为42.1%~47.9%,浆血细胞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比例显著升高(P<0.05),在处理时间为 3.5 d时比例升至最高,为 39.9%.显微观察发现,幼虫取食绿僵菌粗毒素后,当处理时间为 2d时,血细胞出现破裂、空泡化、内含物外流等现象.可见,绿僵菌粗毒素对竹织叶野螟幼虫有较强的毒力,且 2~3 d对其血细胞的浓度和形态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