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森林与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森林与环境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
森林与环境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

洪伟

季刊

2096-0018

fjlb@chinajournal.net.cn

0591-83771857

350002

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编辑部

森林与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orest and Environ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福建农林大学主办的与林有关的综合性学术类期刊,刊载全科林学的科研报告、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专题讨论等文章,196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长期以来被确定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外同行专家大量引用。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1年公布的“2000年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与“2000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福建林学院学报》的总被引频次为385次,排名第75位;影响因子为0.474 7,排名第52位,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均进入中国科技期刊100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校准

    吴月娇胡振华
    308-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植物冠层分析仪在测量森林叶面积指数时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在宁夏六盘山北部,选取不同林分特征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应用凋落物收集法测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真实的叶面积指数,从而确定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的叶面积指数的误差范围,并进行校准.结果表明:(1)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的叶面积指数为 0~2.96,在 8-10 月呈现减小的趋势.(2)在生长季中期(7-9 月)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得的叶面积指数偏小,误差范围在 0.03~0.38(1.41%~15.89%),而在生长季末期(10月)的测量值则偏大,误差范围在 0.04~0.86(1.67%~90.87%).(3)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产生误差与林分郁闭度、林分密度、树高、胸径等密切相关.因此,可通过构建林分特征与叶面积指数的多因素耦合模型,从而提高植物冠层分析仪的测量精度和适用范围.

    植物冠层分析仪叶面积指数凋落物收集法华北落叶松

    改进UNet++的遥感影像森林变化检测方法

    马永军张艺王广来黄建平...
    317-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森林覆盖变化检测任务,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存在结构复杂且忽视光谱与空间协同关系的问题,导致检测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结合多尺度空间解耦卷积(MSDConv)和空-谱特征协同策略(SSFC)的改进UNet++轻量级森林覆盖变化检测方法.首先,基于UNet++网络构建一个非权重共享伪孪生网络,增加少量参数便能实现更好的特征提取,采用MSDConv模块捕捉变化对象的多尺度特征,减少信息冗余和参数计算;其次,在MSDConv中引入SSFC,获取空间和谱间的三维注意力权重且不增加额外参数,使得MSDConv获取更丰富的边缘和细节特征;最后,使用 6 种植被指数增强森林覆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模型森林覆盖变化检测精度、召回率和 F1 分数分别为 93.12%,93.62%和 93.37%,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为 6.28 MB 和 11.25 GB.与原始Sami-UNet++方法对比,本研究提出的模型准确率、召回率和F1 分数仅分别下降1.41%、1.66%和1.53%,但参数量与计算量分别降低 5.76 MB和 16.19 GB.本研究提出的模型显著提高了森林覆盖变化检测任务的检测效率,对于需要处理大量图像数据的森林覆盖变化检测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为森林灾害的评估以及森林资源的保护提供技术手段.

    森林覆盖变化检测遥感影像深度学习轻量化UNet++

    绿僵菌粗毒素对竹织叶野螟幼虫血细胞的影响

    李文凯许洋陈佳睿倪德芳...
    328-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梯度(200、500、1 000、2 000、5 000 mg·L-1)绿僵菌粗毒素对竹织叶野螟幼虫的杀虫活性,及竹织叶野螟幼虫取食绿僵菌粗毒素(浓度为 5 000 mg·L-1)后其血细胞浓度和形态的变化,研究绿僵菌粗毒素对织叶野螟幼虫血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浓度为 5 000 mg·L-1 的绿僵菌粗毒素,采用浸叶法喂食 4~5 龄竹织叶野螟幼虫 9d后,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达 97.37%,致死中时为3.91 d.竹织叶野螟幼虫取食粗毒素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体内总血细胞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在处理时间为 2d时达到最大值,为 5.92×106 个·mL-1,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各血细胞中,粒血细胞浓度、浆血细胞浓度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处理时间为 2.0 d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 26.99×105、22.85×105个·mL-1,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原血细胞、珠血细胞浓度分别在处理时间为1.5、2.0 d时达到最高值,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随后急速下降;而类绛色血细胞浓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对竹织叶野螟幼虫取食绿僵菌粗毒素后其各类血细胞比例分析中发现,粒血细胞比例较高,为42.1%~47.9%,浆血细胞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比例显著升高(P<0.05),在处理时间为 3.5 d时比例升至最高,为 39.9%.显微观察发现,幼虫取食绿僵菌粗毒素后,当处理时间为 2d时,血细胞出现破裂、空泡化、内含物外流等现象.可见,绿僵菌粗毒素对竹织叶野螟幼虫有较强的毒力,且 2~3 d对其血细胞的浓度和形态有较大影响.

    金龟子绿僵菌粗毒素竹织叶野螟血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