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森林与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森林与环境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
森林与环境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

洪伟

季刊

2096-0018

fjlb@chinajournal.net.cn

0591-83771857

350002

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编辑部

森林与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orest and Environ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福建农林大学主办的与林有关的综合性学术类期刊,刊载全科林学的科研报告、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专题讨论等文章,196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长期以来被确定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外同行专家大量引用。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1年公布的“2000年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与“2000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福建林学院学报》的总被引频次为385次,排名第75位;影响因子为0.474 7,排名第52位,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均进入中国科技期刊100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响应面法优化木材NaOH-冻融循环预处理条件

    邓邵平陈星
    643-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人工林杉木木材进行NaOH-冻融循环预处理,以处理后木材的上染率、纵向和横向染透率作为预处理效果的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判,并以综合评判值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探讨NaOH质量分数、抽提时间、冷冻时间和循环次数对响应值的影响,优化NaOH-冻融循环预处理条件,通过扫描电镜和压汞法分析预处理后木材微观结构和孔隙的变化.结果表明,随NaOH质量分数增大、抽提时间延长、冷冻时间和循环次数增加,综合评判值均先增大后减小,各因素对综合评判值的影响顺序为NaOH质量分数>冷冻时间>抽提时间>循环次数;优化的预处理条件是NaOH质量分数0.42%、抽提时间24.25 h、冷冻时间18.67 h、循环2次,此条件下处理材的综合评判值为0.956,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60%,差异较小;NaOH抽提再冻融循环处理后,封闭的纹孔被打开,部分纹孔膜破裂以及射线薄壁细胞与轴向管胞层间有裂隙,使大孔孔径和总孔体积均进一步增大,比表面积增加,染液在木材内的渗透特别是横向渗透显著增大.

    人工林杉木NaOH-冻融循环预处理模糊综合评判响应面法上染率染透率

    大气等离子体处理对PVC板与单板胶合性能的影响

    张梦楠吴圣众李宇李翱...
    653-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发泡聚氯乙烯(PVC)与单板的界面不相容问题,拓展发泡PVC板和木质材料的应用领域.采用大气等离子体处理发泡PVC板的表面,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探究了大气等离子体处理高度、处理功率和处理速度对发泡PVC板与杨木单板胶合性能的影响.发泡PVC板表面的接触角随等离子体处理高度的提高而增大,处理功率与速度的增加会引起发泡PVC板表面接触角不同程度的波动变化.大气等离子体处理对发泡PVC板与单板胶合性能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处理高度7.7 mm、处理功率732 W、处理速度58.9 mm•s-1;大气等离子体处理的3个因素对发泡PVC板与单板胶合性能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处理高度>处理功率>处理速度.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大气等离子体处理后发泡PVC板的表面有被刻蚀的痕迹.大气等离子体工艺处理发泡PVC板表面可以有效提高发泡PVC板与木质单板的胶合性能.

    大气等离子体处理聚氯乙烯胶合性能润湿性单板

    硅烷用量对竹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周吓星范宏玥童文瑄陈礼辉...
    659-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改性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以化学机械法制备的高长径比毛竹竹原纤维为增强相,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偶联剂,热压制备45%竹原纤维/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谱仪(XPS)、X射线衍射仪(XRD)对改性竹原纤维和复合材料进行界面分析.结果表明,随着KH550用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KH550用量为1%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佳,与未改性的复合材料相比,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3.8%、21.8%、28.1%和24.5%,但其热稳定性略微下降.ESEM、FTIR和XPS的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竹原纤维表面极性降低,KH550与竹原纤维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增强;改性后纤维的结晶度下降,纤维大分子链柔顺性增强,竹原纤维和塑料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增强,而改性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升高,刚性增强.

    竹原纤维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硅烷聚乙烯

    不同竹龄毛竹茎秆表面耐老化性能的差异

    刘明德康成芳王巍洁韦鹏练...
    667-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毛竹茎秆表面老化处理前后颜色、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随竹龄的变化规律,揭示毛竹茎秆表面耐老化能力与竹龄的关系,以4、6和8年生毛竹茎秆为研究对象,利用色差仪、台式扫描电镜能谱一体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不同竹龄毛竹茎秆表面老化处理前后的颜色、微观结构、元素含量和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竹龄毛竹茎秆表面颜色的总色差(ΔE)和明度(L∗)在老化处理前差异不明显,经老化处理后不同竹龄毛竹茎秆表面颜色的总色差和明度均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6、8年生毛竹茎秆表面的总色差变化幅度远小于4年生的;而4、8年生毛竹茎秆表面的颜色浅于6年生的.毛竹茎秆表面角质膜蜡质随着竹龄的增加会逐渐发生剥离变薄,不同竹龄毛竹茎秆表面角质膜蜡质经老化处理后的受损程度也有着较大的差异,8年生竹材受损最严重,4年生的次之,6年生的较为完整,竹材表面Si元素相对含量的变化与角质膜蜡质的受损程度密切相关.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经老化处理后,不同竹龄毛竹茎秆表面各官能团的吸收峰均没有明显变化.从颜色变化、角质膜蜡质受损等方面可以比较出6年生毛竹抵御外界环境刺激、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强于4、8年生毛竹.

    毛竹竹龄茎秆表面老化处理耐老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