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林大学

郑金贵

双月刊

1671-5470

jfau@fiau.edu.cn

0591-83744237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专业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洲猪瘟病毒减毒活疫苗研究进展

    陈平梁昌镛
    72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野猪而引发的一种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的急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还没有针对ASFV的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防控该病的首要任务.本文依据NCBI发布的ASFV毒株VN/QP-ASFV1(2019)的功能基因组信息,总结了主要的已知功能蛋白种类及其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同时对国内外有关ASFV减毒活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病原学和免疫学角度对ASFV传统减毒活疫苗与重组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功能基因组学角度分析了ASFV感染与免疫机制.这可为ASF的防控与疫苗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非洲猪瘟非洲猪瘟病毒蛋白减毒活疫苗

    不同镉耐性水稻品种资源的筛选

    洪涌林金纶钟雪萌朱胜男...
    730-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不同镉耐性的水稻品种,收集了238份我国南方4省主栽的水稻种质资源.通过分析不同浓度镉处理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发现镉污染显著抑制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不同水稻品种的镉耐性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系统聚类,初步筛选出高耐性水稻品种43个、低耐性水稻品种67个;通过复筛获得了稳定的高镉耐性水稻品种4个(金丝软占、宜优673、福龙优两优6387和特优671),低镉耐性水稻品种8个(T两优明占、Y两优837、百香139、丰田优553、广8优165、过山香、两优688、隆两优1377).研究结果为水稻镉污染适应机制研究及镉低积累水稻育种提供一定基础.

    水稻镉污染镉耐性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施药时间对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效果及产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李清张雪艳郦海龙于梦瀛...
    737-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施药时间对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效果及产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以雪川农业种植园区选育的雪育1号马铃薯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药的对照组和早疫病发病前(7月18日)开始施药的常规方案(每隔7 d施一次,共施5次)、早疫病发病初期(7月25日)开始施药的优化方案(每隔7 d施一次,共施5次)等3种处理,测定马铃薯早疫病的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块茎数和块茎质量及干物质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常规方案和优化方案的马铃薯早疫病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均显著降低;优化方案的马铃薯干物质含量达到(21.00±0.39)%,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5.21%,满足薯条和薯片的加工标准(干物质含量≥20.0%).

    马铃薯种植加工早疫病防治方案干物质

    西藏簇角缨象天牛成虫后肠和粪便挥发性化合物

    程振玉毛祥忠唐绍荣马建鹏...
    743-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簇角缨象天牛是我国主要的林业蛀干害虫,使用基于昆虫聚集信息素开发的诱杀剂是该虫绿色防控的手段之一.采用气质联用仪测定了西藏簇角缨象天牛雌、雄成虫后肠和粪便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西藏簇角缨象天牛成虫后肠和粪便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雌虫后肠中检测到17种化合物,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十八甲基环九硅氧烷相对含量最高,达到32.05%,雄虫后肠中检测到18种化合物,以醇类和烷烃类化合物为主,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4-庚氧基丁醇,达到30.15%;雌虫粪便中检测到18种化合物,以醛类和酮类化合物为主,(Z)-13-十八碳烯醛相对含量最高,达到17.15%,雄虫粪便中检测到16种化合物,以酮类和萜烯类化合物为主,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α-蒎烯,达到19.23%.4-庚氧基丁醇和α-蒎烯可能是西藏簇角缨象天牛聚集信息素的主要成分,这可为下一步筛选该虫的聚集信息素提供一定依据.

    西藏簇角缨象天牛聚集信息素挥发性化合物气质联用仪

    印度梨形孢对百香果抗寒性的影响

    梁党弟黄旭萍唐启文韦晓霞...
    748-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对百香果抗寒性的影响,以'福建百香果3号'为材料,将印度梨形孢菌液浇灌于百香果幼苗根系,待其定殖30 d后对幼苗进行0℃低温处理,分别在处理0、6、12和24 h时测定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印度梨形孢显著提高了百香果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低温胁迫12 h后,接种印度梨形孢的百香果幼苗叶片的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分别提高了60.16%、28.27%、21.31%和23.23%,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氢(H2 O2)浓度和超氧阴离子(O2-·)浓度分别降低了81.06%、9.96%和21.96%;低温处理24 h后,接种印度梨形孢的百香果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18.18%).可见,印度梨形孢共生植株的细胞膜稳定、抗氧化能力强,说明该内生真菌能够提高种苗的抗寒性.

    百香果印度梨形孢抗寒性苗期

    戴云山不同海拔梯度黄山松群落特征及林下土壤养分状况

    朱德煌刘金福
    754-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戴云山黄山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在1100~1800 m海拔设置31个黄山松群落样地,分析海拔梯度下黄山松群落特征及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海拔越高黄山松群落的多样性越低;黄山松种群呈现聚集分布;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土壤全钾的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海拔是影响黄山松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且较高海拔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低于较低海拔地区.黄山松群落林下土壤全磷含量均低于0.5 g·kg-1,呈现磷限制.

    黄山松戴云山海拔梯度群落特征土壤养分

    供磷水平对杉木根表铁膜含量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郭昊澜赵子豪连晓倩李娜娜...
    760-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供磷水平下杉木根表铁膜的形成情况,以及供磷水平与幼苗生长和磷素积累的关系,以同一杉木无性系幼苗作为试验材料进行室内沙培盆栽模拟试验,设置两种磷胁迫处理,分别为处理1(0 mmol·L-1 KH2PO4)和处理2(0.5 mmol·L-1 KH2 PO4),对照为正常供磷处理(CK,1.0 mmol·L-1 KH2 PO4).测定不同处理时间内(10和20 d)参试杉木幼苗根表铁膜含量以及生物量、根系形态、根系和地上部磷素积累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过10 d处理,CK和处理2的参试幼苗根系生物量均大于处理1,但根表铁膜含量和根系磷素积累量则表现为CK显著高于处理1和处理2.试验处理20 d后,CK和处理2的铁膜含量以及根系磷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处理1.与处理10 d相比,处理2的杉木根系在处理20 d后出现了明显生长,其根长、根表面积、根系磷素积累量分别增长27.34%、48.79%、91.96%.处理20 d时,处理1、处理2以及CK的根表铁膜含量相比于处理10 d分别增长了23.61%、183.85%、11.27%.表明参试幼苗的根表铁膜含量与根长、根表面积、生物量以及根系和地上部磷素积累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杉木幼苗的根表铁膜含量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处理2对杉木幼苗根表铁膜形成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进而增加了杉木幼苗根系和地上部磷素的积累,增强其抵抗磷胁迫环境能力.

    杉木铁膜特性低磷胁迫根系形态生长适应性

    湿地池杉不同营养器官富集重金属特征

    骆子璇胡海波贾西川陈建宇...
    767-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南京江北地区5片典型湿地池杉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底泥及池杉不同营养器官中重金属铜(Cu)、锌(Zn)、铬(Cr)、铅(Pb)的含量,利用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对池杉不同营养器官吸收重金属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5片湿地池杉林底泥和各营养器官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大体表现为Zn>Cr>Cu>Pb,且4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未超过40,属于轻微生态危害;(2)池杉不同营养器官中重金属含量具有一定差异,树皮、树枝和树根重金属含量较高,树叶则普遍较低;(3)池杉各营养器官对4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为0.07~1.76,总的富集能力表现为树枝>树根>树皮>树叶,池杉对各重金属元素的综合富集能力排序为Zn>Pb>Cu>Cr,其中,树枝对Zn的富集能力最强,平均富集系数为0.99,树根对Cu的富集能力最强,平均富集系数为0.63,树皮对Pb的富集能力最强,平均富集系数为0.62,而池杉树根、树皮、树枝对Cr的富集系数无显著差异;(4)池杉各营养器官对4种重金属元素的生物转移系数为0.27~2.48,转移能力排序为树皮>树枝>树叶.因此,池杉对底泥重金属污染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池杉底泥重金属富集特征

    非洲菊CAT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卢珍红武欢焦元辰张永艳...
    774-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非洲菊过氧化氢酶(CAT)基因的序列特性及其在不同逆境处理下的表达水平,以'玲珑'非洲菊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成功克隆获得了一个编码序列(CDS)长度为1479 bp的CAT基因,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qRT-PCR技术研究了其在不同组织器官和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AT基因可编码492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56.854 ku、等电点为6.5、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的稳定亲水蛋白.其编码蛋白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含有典型的CAT保守结构域和血红素结合位点.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非洲菊CAT基因与刺苞菜蓟CAT2基因的相似度最高,达88.00%,故将其命名为GjCAT2.进化分析显示,该蛋白与莴苣等菊科植物CAT的亲缘关系最近.GjCAT2基因在非洲菊花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分别为叶、叶柄和花蕾的31.82、7.48和10.75倍.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和低温胁迫下,GjCAT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升—降—升"的趋势,分别于处理4和8 h时达到最大值;接种隐地疫霉初期,GjCAT2基因的表达受到极显著抑制,但侵染6 d时的相对表达量骤升为CK的3.11倍.本研究结果表明:GjCAT2属于典型性CAT,可能在非洲菊抵御干旱、低温以及隐地疫霉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非洲菊过氧化氢酶基因克隆表达水平逆境胁迫响应

    蝽科线粒体基因组tRNA和rRNA基因的比较及应用(半翅目:蝽总科)

    廉丹魏久锋丁晓飞刘迎香...
    782-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蝽科4亚科线粒体基因组中22个tRNA和2个rRNA基因的序列特征、遗传距离和二级结构进行比较研究,采用贝叶斯法分别对这两个数据集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蝽科26个物种的22个tRNA基因碱基组成中,多数种表现AT正偏斜,所有种表现GC正偏斜;2个rRNA基因碱基组成中所有种均表现AT负偏斜和GC正偏斜.遗传距离结果表明:4亚科间舌蝽亚科和蝽亚科亲缘关系最近,益蝽亚科和短喙蝽亚科亲缘关系最远.蝽科昆虫tRNA比rRNA基因的二级结构保守.系统发育结果均表明短喙蝽亚科和益蝽亚科为单系群,蝽亚科和舌蝽亚科均未形成单系群.因此,tRNA和rRNA基因可用于蝽科昆虫的系统发育研究.

    蝽科线粒体基因组tRNArRNA比较研究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