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轻量级残差网络的苹果叶病识别

    周罕觅陈佳庚代智光牛晓丽...
    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决卷积神经网络在复杂环境下识别率低、模型参数多等问题,为苹果叶病智能识别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Net18的苹果叶病识别模型。首先,通过离线增强和在线增强两种方式解决数据不平衡和数据过拟合现象,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其次,引入缩放因子调整通道参数以减少网络参数量,并在下采样残差结构的恒等映射中用最大池化层代替 1×1卷积完成下采样,去除图片中的冗余特征,增大模型的感受野;将ResNet18模型的第一层 7×7卷积层替换为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提高模型对细小病斑的提取能力;最后,在特征提取网络中插入DenseBlock模块,加强模型对浅层有效特征的重用。[结果]改进后的ResNet18模型准确率为 97。94%,比原模型高出 0。88个百分点;模型大小为 3。97 MB,比原模型减小 90。77%。与 ShuffleNetv2、MobileNetv3、EfficientNet等轻量化模型和Inceptionv2、DenseNet、ResNet等经典模型相比,该模型拥有更好的性能。[结论]改进后的模型在复杂环境下能够准确识别苹果叶病,并且具有较少的模型参数,方便移植到移动设备上,为苹果叶病的智能诊断提供参考。

    ResNet18模型多尺度特征提取最大池化层DenseBlock模块

    马尾松和米槠林下外生菌根真菌对宿主的选择性

    张小慧谢荣樟张锦燕满家银...
    9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森林土壤中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对宿主的选择性。[方法]采用不同的土壤菌源(马尾松土壤 Pinus massoniana soil,PmS和米槠土壤 Castanopsis carlesii soil,CcS),分别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Pm)和鳞苞锥(Castanopsis uraiana,Cu)进行接种试验(Pm-PmS、Pm-CcS、Cu-PmS、Cu-CcS)。培育 6个月后,采用ITS进行菌根鉴定,检测并计算不同土壤菌源下马尾松和鳞苞锥根中ECM出现的频率、侵染率、相对丰度、相对频率、丰富度和多样性,并测定苗木生长指标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米槠土壤pH值、全磷含量、全碳含量、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马尾松土壤,且接种苗木后幼苗的地上干重和根长均显著高于马尾松土壤。两种土壤中共检测到 19个 OTUs的 ECMF,分别属于 7科和 10属,Cenococum geophilum、Rhizopogon boninensis和Tomentella sp。2为两种土壤共有。马尾松林下土壤鉴定到的 13种ECMF中,能侵染马尾松的有 8种,能侵染鳞苞锥的有 6种。米槠林下土壤鉴定到的 9种ECMF中,能侵染马尾松的有 4种,能侵染鳞苞锥的有 7种。C。geophilum和 Sebacina sp。2均能与马尾松和鳞苞锥建立共生关系;而 Hyaloscyphaceae sp。、Lactarius inconspicuous、Rh。boninensis、Rh。flavidus、Tomentella sp。1、Tomentella sp。3和Tomentellopsis submollis只侵染马尾松;Athelia sp。、Amanita sp。、L。atrofuscus、Russula minor、Russula sp。、Sebacina sp。1、Thelephora sp。1、Thelephora sp。2和Tomentella sp。4只侵染鳞苞锥。马尾松土壤的ECMF丰富度指数(Ⅳ)、Shannon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高于米槠土壤;但马尾松土壤接种不同宿主植物后的 Sorensen相似性指数(0。14)低于米槠土壤(0。36)。部分ECMF的侵染率与寄主的生理生态指标密切相关。[结论]ECM是经过长期与树种共同进化而建立的共生关系,因此马尾松土壤中的ECMF更倾向于侵染马尾松,而米槠土壤的ECMF更倾向于侵染同为壳斗科的鳞苞锥;马尾松林下土壤的ECMF相对于米槠土壤,对寄主植物选择性的更强。虽然土壤理化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侵染率,但是ECMF的定殖主要受宿主植物的影响。

    马尾松鳞苞锥外生菌根真菌宿主选择共进化

    生物质炭调控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高华涂昊泽赵钰湲孔雯...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中药材种植大国,但不合理的栽培方式和管理措施导致中药材连作障碍在种植区普遍存在,造成药材减产变质、道地产区转移、资源保护与利用不协调等,严重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因此对中药材连作土壤进行修复是解决中药材连作障碍的一个关键措施。生物质炭一般呈碱性,是一种良好的土壤改良剂,能够增加土壤养分、改良酸化土壤、提升植物品质,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因此利用生物质炭作为调理剂来缓解中药材连作障碍具有一定潜力。本文针对我国中药材连作障碍的可能成因及潜在危害,分析生物质炭在解决药用植物连作造成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变、化感自毒危害等问题上的作用,并对生物质炭在药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潜力进行展望。

    连作障碍药用植物生物质炭土壤理化性质化感自毒作用

    植物腺毛分泌物研究进展

    亓超凡刘艳华刘静杜咏梅...
    115-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腺毛(Plant glandular trichomes,GTs)是具有分泌能力的植物表皮毛,分布在茎、叶、花器官甚至果实的表面,可产生具有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能力的腺毛分泌物(Glandular trichomes secretions),被誉为"生物合成工厂"。植物腺毛分泌物属于次生代谢产物,在医疗保健、植物源农药及食品工业等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腺毛结构、腺毛分泌物种类、提取分离及其功能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以期为植物腺毛分泌物在医药、农业及食品领域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植物腺毛腺毛分泌物提取分离功能活性

    衷心感谢审稿专家对2023年度本刊工作的大力支持

    《福建农业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