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农业学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刘波

月刊

1008-0384

fjnyxb@163.com

0591-87869455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福建农业学报/Journal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农业科学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相关科研成果。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被14家国内外重要文摘刊物、数据库固定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福建省彩叶草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室内药剂筛选

    王荣波陈姝樽李本金刘裴清...
    1471-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福建省彩叶草(Plectranthus scutellarioides)叶部病害的病原种类,筛选可用于病害防控的化学药剂.[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株并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ITS与LSU序列)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用分离菌株ZZCYC1706分生孢子接种彩叶草,侵染叶片症状与田间症状相似;形态特征及ITS和LSU多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供试6种药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96%啶菌恶唑抑菌效果最好,其EC50为0.621μg·mL−1,其次为98%异菌脲和95%嘧霉胺,EC50分别为1.155、5.258μg·mL−1;而96.4%克菌丹效果较差,EC50值最高,为89.010μg·mL−1.[结论]福建漳州彩叶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为链格孢(A.alternata),该发现为国内首次报道.啶菌恶唑、异菌脲和嘧霉胺对该病原菌的毒力较高,并分属不同药剂类型,可用于链格孢引起叶斑病的防治.

    彩叶草叶斑病链格孢毒力测定EC50

    芽胞杆菌FJAT-2349脂肽对枇杷采后炭疽病菌抑制作用

    陈梅春邓英杰陈燕萍肖荣凤...
    1478-1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解淀粉芽胞杆菌FJAT-2349脂肽对枇杷采后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平板抑菌试验和活体接种试验测定脂肽对枇杷采后炭疽病的抑制效果,通过电镜分析脂肽对枇杷炭疽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芽胞杆菌菌株FJAT-2349能够有效抑制枇杷采后炭疽病菌的生长,抑制率达87.8%.该菌株产生的脂肽由iturin、fengycin和surfactin组成,其中fengycin为主要成分.该脂肽对枇杷炭疽病菌抑菌圈直径可达22 mm,且抑制效果呈剂量效应.电镜结果显示,解淀粉芽胞杆菌菌株FJAT-2349脂肽会导致菌丝肿胀变形、细胞壁变薄或消失、细胞内容物减少,从而影响枇杷炭疽病菌菌的正常生长.活体接种试验表明,该脂肽能够推迟枇杷炭疽病发病时间1 d,降低枇杷炭疽病的发病率,其中治愈性脂肽处理组和预防性脂肽处理组接种枇杷炭疽病菌第4天的相对防效分别为29.2%和72.7%,平均病斑直径为4.67~5.00 mm,低于清水对照组(6.89~7.25 mm),表明先用脂肽预防性处理枇杷,能更有效地降低枇杷采后炭疽病的发生率,减轻枇杷采后炭疽病的发病程度.[结论]解淀粉芽胞杆菌FJAT-2349脂肽能够有效地抑制枇杷采后炭疽病菌.

    芽胞杆菌脂肽枇杷炭疽病菌抑菌发病率

    基于人工智能的青菜幼苗与杂草识别方法

    孙艳霞陈燕飞金小俊于佳琳...
    1484-1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青菜幼苗与杂草识别方法,以期解决杂草识别这一制约精确除草的瓶颈问题.[方法]以青菜幼苗及其伴生杂草为试验对象,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识别青菜幼苗.青菜幼苗目标之外的绿色像素则认为是杂草,并利用颜色特征对杂草进行分割.为探究主流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模型以及新兴Transformer神经网络模型在青菜识别中的效果,分别选取YOLOX模型和Deformable DETR模型,以识别率和识别性能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基于CNN的YOLOX模型和基于Transformer的Deformable DETR模型都能有效识别青菜幼苗.其中YOLOX模型为最优模型,平均精度和识别速度分别为98.1%和44.8 fps.[结论]将青菜幼苗之外的绿色目标视为杂草的思路不仅简化了杂草识别的复杂性,同时提高了杂草识别的泛化能力.提出的青菜幼苗与杂草识别方法可用于青菜幼苗生长管理的精准作业.

    青菜幼苗杂草识别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神经网络

    粘质沙雷氏菌FZSF02中转录调控因子OmpR的生物学功能

    贾宪波刘方晨赵恪林俊杰...
    1491-1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EnvZ/OmpR双组分调控系统的效应蛋白OmpR对粘质沙雷氏菌FZSF02灵菌红素合成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同源重组法构建ompR敲除菌株,琼脂平板产色试验和qPCR检测OmpR对菌株灵菌红素合成的影响,结晶紫染色法和琼脂平板法等研究基因敲除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运动性和对不同环境胁迫因素的耐受性.[结果]序列分析显示OmpR为序列高度保守的蛋白.PCR验证证明ompR基因敲除成功;与野生型菌株相比∆ompR失去灵菌红素合成能力,qPCR试验显示灵菌红素合成基因簇中3个关键基因pigA、pigF和pigN转录水平分别降低为野生型菌株的3.8%,2.0%和2.1%;∆ompR菌株生物被膜生成能力较野生型降低37.5%(37℃)和15.1%(27℃);OmpR对该菌的生长能力、运动能力和响应环境胁迫的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ompR为一新报道的特异性调控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合成的基因,且该基因对该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粘质沙雷氏菌OmpR灵菌红素生物学特性

    不同干燥方式对细菌纤维素复水性能的影响

    郑梅霞肖荣凤陈梅春陈燕萍...
    1499-1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干燥方式对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复水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热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干燥方式干燥BC,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BC的溶胀率和复水量的影响,并对BC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不同干燥方式会影响BC结构,引起复水性能变化.与未干燥的BC相比,冷冻干燥的BC复水率达44.79%,复水性能较其他干燥方式好;热风干燥的BC的复水性能次之;微波真空干燥的BC的复水性能最差.电子扫描电镜结果分析表明,冷冻干燥的BC纤维丝排列疏松,较好地保持了BC的表面结构,热风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的BC纤维排列致密.从复水性能来看,冷冻干燥方法优于2种干燥方法,且在−80℃冷冻后进行冷冻干燥的细菌纤维素的复水性能最好.动力学分析表明,细菌纤维素复水过程遵循Fickian扩散定律,BC的网络结构保持的越完整,材料的扩散系数越高,对应的复水性能也越好.[结论]冷冻干燥的复水性能最好.

    细菌纤维素热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复水

    植物根系分泌物在重金属胁迫下的响应研究进展

    刘长风段士鑫张晓宇王椰...
    1506-1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在遭受重金属胁迫时,会改变根系分泌物的分泌情况来响应重金属胁迫.根系分泌物的变化与植物种类、重金属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综述了重金属胁迫下,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氨基酸、可溶性糖的变化以及这些组分的作用,为研究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和适应性,以及明确各组分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土壤重金属胁迫根系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