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海参真皮的表层包含有被称为骨片的内骨骼,是海参纲最重要的特征.利用不同类型的海参骨片及其相对比例能够对不同种类的海参予以快速鉴定.[方法]本文采用NaClO法、蛋白酶K法,对福建平潭 1、2、3 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各组织(棘刺、体壁、触手、管足、纵肌、呼吸树、肠道)进行采集与处理,得到不同年龄仿刺参不同组织骨片类型,并分别比较采用NaClO法、蛋白酶K法制备的仿刺参骨片的显微图像,利用SPSS软件统计不同仿刺参骨片类型的相对比例.[结果]在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 7 种仿刺参骨片类型,包括 5 种主要类型(桌形体、扣形体、杆状体、长孔状体、花纹状体)和 2 种特殊类型(复合盘状骨片和C形体),且不同组织内的仿刺参骨片类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比NaClO法、蛋白酶K法制得的仿刺参骨片图像时,发现 2 种方法均可得到仿刺参骨片,其中经NaClO法析出的仿刺参骨片能被较清楚地观察到骨片种类与大致的数量,且不附带其他组织,标本干净,但骨片因过脆、易损坏而结构不完整;蛋白酶K法得到的仿刺参骨片同样能与其他组织分离,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在显微镜下其结构更加完整,能被更好地计数与统计.通过统计仿刺参不同年龄段各组织内骨片类型的相对比例,发现不同年龄不同组织仿刺参骨片类型相对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 龄仿刺参的体壁、棘刺、管足和触手均含有扣形体、桌形体、长孔状体,其中扣形体在体壁中的相对比例最高,达到 83.28%±9.33%;桌形体的相对比例在管足中最高,达到 35.02%±10.84%;长孔状体在触手中的相对比例较高,达到 7.23%±2.50%.1 龄仿刺参体壁和管足中桌形体的相对比例分别为 20.28%±7.29%和 35.02%±10.84%,显著高于2 龄仿刺参(3.80%±1.35%、17.21%±1.87%)和 3 龄仿刺参(3.40%±1.43%、11.23%±1.01%)(P<0.05).[结论]不同年龄仿刺参的不同组织骨片的结构类型不一,相对比例不同,且能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具有稳定性,是鉴别海参种属的重要指标.[意义]本研究为仿刺参生物学鉴定提供基础资料,为其年龄鉴别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