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非金属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非金属矿
非金属矿

贾茂荣

双月刊

1000-8098

szfjsk@163.com

0512-68272696

215004

苏州市三香路999号

非金属矿/Journal Non-Metallic Min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79年创刊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建材技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非金属矿以及建材原材料矿产等开发利用、制品、选矿深加工、采矿以及当前行业管理、设备研制、市场等方面的有关论文、科技成果、生产经验、综合评述等。本刊主要面向非金属矿及有关的生产、设计、科研、机关、院校、基建、地质勘探及乡镇企业等单位,读者对象为科技、领导干部、院校师生和企业管理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固废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张延年朱德斌李雪萌韩东...
    85-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锂渣、磷渣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以锂渣和磷渣为复合掺和料替代部分水泥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通过改变复合掺和料掺量,研究其对UHPC抗压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基准组相比,随着复合掺和料掺量的增加,UHPC的3 d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复合掺和料对UHPC早期强度不利,但能显著增强后期抗压强度.当复合掺和料掺量为25%时,UHPC的28 d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为145.78 MPa.微观分析表明,随着龄期的增加,复合掺和料的活性得到充分发挥,其活性SiO2 和Al2O3 会与Ca(OH)2 反应生成大量水化硅酸钙(C-S-H)、水化硫铝酸钙(AFt)等水化产物,Ca2+消耗进一步促进磷渣水化,固废协同耦合水化,促进UHPC后期强度增加.

    锂渣磷渣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耦合水化

    微波激活锂渣复合胶凝体系水化性能研究

    李萌何燕高志扬郜志海...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锂渣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利用率,对比了不同微波功率对锂渣火山灰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促进了锂渣中的石膏与锂辉石等矿物相的分解,提高了锂渣的火山灰活性,致使锂渣-水泥复合体系形成更多的水化产物.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锂渣复合水泥水化第二放热峰提前出现,且峰值增加,水化放热总量也显著增加.相较原始锂渣,采用40%功率微波激活后的锂渣复合水泥胶砂3 d、7 d及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增加15.2%、5.0%、13.1%.

    水泥锂渣水化性能微波激活抗压强度

    含镁沸石型焙烧硅藻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郭争争任子杰高惠民管俊芳...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焙烧硅藻土(C-D)吸附性能较低的问题,以C-D为原料,MgCl2 和NaOH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含镁沸石型焙烧硅藻土(Mg-Z-C-D),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Mg-Z-C-D比表面积较高,为237.47 m2/g,是C-D的273倍;其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量为125.46 mg/g,是原焙烧硅藻土的77倍.Mg-Z-C-D对MB主要为单层吸附,化学吸附决定了吸附速率,颗粒内扩散过程是主要的速率控制过程.

    镁沸石焙烧硅藻土吸附性能渗透率

    磷石膏共反浮选脱色提质工艺及机理研究

    史皓东曾彦琦任浏祎包申旭...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磷石膏大量堆存造成的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资源浪费等问题,采用共反浮选工艺脱除磷石膏中的有机物及硅杂质,使其得到初步净化富集.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反浮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矿浆pH为7,起泡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用量为300 g/t,捕收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用量为100 g/t,一次反浮选所得磷石膏精矿最佳指标为:白度34.05%,纯度92.17%,SiO2 含量(质量分数,下同)1.98%,较原矿指标均有很大改善,SiO2 脱除率可达78.57%.为进一步考察产品粒度对白度的影响,对其进行磨矿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磷石膏细度为-74 μm占95%以上时,白度接近最大值,磷石膏精矿产品白度可从 34.05%提升至55.68%.捕收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主要以物理吸附和氢键吸附形式吸附在SiO2 表面,实现磷石膏的脱硅.本研究为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行的脱色除杂预处理方案.

    磷石膏反浮选提质脱色捕收剂

    复合生物炭-坡缕石对Cd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

    米璇黄娜张鸣段凯苗...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高效、环保修复,采用慢氧限制热解法制备生物炭-坡缕石复合材料(BC/PAL).考察BC/PAL对土壤理化性质、Cd的浸出毒性和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玉米生长状况及Cd的富集转运影响,从而评价该材料对土壤中Cd的潜在生态风险改善及稳定效果.结果表明,添加BC/PAL后土壤pH显著增加,当投加量为8%时,pH较对照组(CK)升高1.14.当BC/PAL投加量为6%和8%时,土壤中Cd的毒性特征浸出程序(TCLP)浸出毒性较CK下降60%以上.添加BC/PAL后,Cd在土壤中的赋存状态从活泼趋于稳定.BC/PAL可减轻Cd对玉米的胁迫,促进玉米生长,当投加量为6%时,玉米鲜重增加221.43%.BC/PAL大大降低了土壤中Cd的潜在生态风险及生物有效性,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土壤修复材料.

    生物炭-坡缕石复合材料土壤Cd钝化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