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许通

双月刊

1008-8563

fjsyxb@sina.com

0591-87858694

350003

福州市湖东路118号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文化,坚持政治性、理论性、学术性的统一,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话语及其价值意蕴

    陈建兵潘盈燕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话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话语创新的重要成果和鲜明标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话语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理论赓续、是对党百年"赶考"的历史传承、是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风险考验的现实需要.新时代"赶考"话语围绕"为什么赶考""赶考考什么""如何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赶考向何处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新时代"赶考"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科学方法和奋斗目标,从而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内容结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话语对党建话语体系的丰富发展、党的形象的塑造、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重要论述的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

    肖剑南
    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的重要论述,围绕个中理论建构的三重维度,以其用典为视角,侧重探讨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示范性实践.从"恃君"的公忠到不负人民的对党忠诚,从"牧民"的亲民到唯物史观的人民至上,从"臣轨"的清廉到自我革命的心中有戒,上述"大德"维度的意涵转化、"公德"维度的意蕴提升、"私德"维度的涵义更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重要论述的文化传承厚度与理论创新深度.

    政德三重维度文化传承理论创新

    浅论统一战线的历史坐标、角色定位与战略基点

    辛艺萱
    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总结的重要历史经验.以中共二大为开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完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构建统一战线的话语体系,开发统一战线的制度效能,在将统战理论引介具体工作中实现由革命学说到伟大实践的飞跃.从革命策略、整合形式到治国方略,统一战线的角色定位随着党的中心任务的改变不断得到优化和变迁.新时代,坚持统一战线应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和完善.主要包括,准确把握阶层变化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刻领会"两个大局"辩证关系下的统战新格局,有效应对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面临的风险挑战.

    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法宝

    人民政协制度的文化根基研究

    江秋飞罗嗣亮
    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政协制度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淬炼于革命文化,浸润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人民政协制度的民族文化根基,革命文化是铸就人民政协制度的精神文化根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支撑人民政协制度的制度文化根基.在新时代,深入理解人民政协制度的文化根基,认清人民政协制度基于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鲜明特色,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对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制度文化根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的三重逻辑研究

    覃爱媚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是新形势下统战工作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变量,做好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要理清其生成逻辑、理论逻辑及实践逻辑.网络统战工作内含着一定的生成逻辑,网络社会高度发展促使统战工作向网络延伸,推动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做好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的根本指针和理论依据,其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在具体实践中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发扬优良传统,牢牢把握统战工作的主动权;抓好"关键少数",凝聚政治共识;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汇聚网络力量;创新工作载体,用活新兴媒体.

    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生成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闽东福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

    郑丽庄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福文化是中华儿女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瑰宝,闽东丰富的福文化资源蕴藏于闽东的地名、传统民俗、传统技艺以及饮食文化之中,加强对其研究有助于塑造科学正确的幸福观为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提供情感的储备,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精神食粮,为构建和谐美好社会提供传统借鉴.为了更好地发挥闽东福文化的当代价值,应通过促进两岸福文化交流、形成福文化价值共识、创新福文化表达方式、开设特色福文化课程等方式,传承发展闽东福文化.

    福文化幸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中国古代政治协商的历史考察

    刘泓林凯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协商作为中国本土的一项民主形式,有着特定的历史和文化根脉,其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参与政治协商主体出发,梳理古代政治协商的清议(民间/非官方的)和言谏(官方的)两种传统,并以言谏传统为主要观照对象,对谏官的主体品格操守、参与言谏的方式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观念进行探讨,并以此窥探谏官在实践中维护和推进协商制度的落地和完善的过程.

    政治协商言谏实践传统文化观念

    从毁家兴学的美誉到公忠爱国为要义 ——嘉庚精神的早期凝练和传播

    罗志超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19 到1949 年是嘉庚精神的早期凝练和传播阶段.嘉庚精神的源头是黄炎培以"毁家兴学"所做的意象概括,林文庆在1931 年以利他精神做了最初凝练.薛光前和茅乐楠分别聚焦实业和教育来丰富其内涵.何励生在1940 年率先定名"嘉庚精神",并与厦大其他教员具体阐释.以陈嘉庚家乡福建为主体的许多进步人士,钦敬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爱国爱乡精神,自发通过书报大力宣传,既让嘉庚精神的爱国主线不断凸显,也令嘉庚精神获得海内外广泛认同.

    嘉庚精神陈嘉庚毁家兴学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