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亚热带水土保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亚热带水土保持
亚热带水土保持

林捷

季刊

1002-2651

fjstbc@126.com

0591-87812785

350003

福州市鼓楼区铜盘路6号

亚热带水土保持/Journal Subtropic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查看更多>>本刊系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和福建省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科技刊物(季刊),创办于1989年9月,肩负着宣传报道我国水土保持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交流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和科技成果普及水土保持科技知识等任务。10多年来《福建水土保持》先后开辟了“重要会议专栏”、“综述”、“治理与开发”、“试验研究”、“预防监督”、“水土保持科技动态”、“简讯”等栏目,为提高广大水土保持作者专业水平,促进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壤区植草坡面产流产沙与降雨特征的响应研究

    杨晔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降雨是影响坡面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植草覆盖是治理坡地水土流失常见的措施类型。为探究红壤区植草坡面在不同降雨类型下的产流产沙特征,研究基于福州市金山水土保持科教园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计136场有效降雨资料,结合径流—土壤侵蚀数据,分析对坡面产流产沙与降雨特征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降雨类型可以划分为3大类,即A类(长历时、大雨量、大雨强)、B类(短历时、小雨量、大雨量)和C类(中等历时、小雨量、小雨强)降雨,其中,C类降雨为坡面产流产沙的主要来源。不同降雨类型和年际降雨总水平下,植草坡面均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与净耕坡面相比,植草坡面在3类降雨下的平均径流量分别减小了59。03%、64。98%和67。05%,平均侵蚀量分别减少了96。91%、73。95%和88。14%。影响红壤区植草坡面产流产沙的最主要降雨特征因子是降雨量、30min最大雨强和降雨侵蚀力。研究可为红壤区坡面水土流失治理和水保措施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径流小区有效降雨径流量土壤侵蚀量聚类分析

    河源市水土流失治理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赖伟山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引起了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河源市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2010~2023年河源市水土流失治理与城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2010~2023年河源市水土流失治理和城镇化建设均处于上升期,其中城镇化建设要领先于水土流失治理,符合大多数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②从发展变化速度来看,由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起点相对较低,其相对发展速度要超过城镇化建设速度;③2010~2023年河源市水土流失治理和城镇化建设先后经历了严重失调到优质协调共7个阶段,表明河源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和城镇化建设方面均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

    水土流失治理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度

    城市滨水公园植物配置分析——以莆田市绶溪公园为例

    张子扬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和城市的发展,城市滨水公园的自然和社会功能愈加受到关注。植物作为功能的主要载体,在生态、景观、人文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绶溪公园的植物配置为研究对象,试图为城市滨水公园的植物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园内的植物组成以单种科和单种属为主,引入种植较多观叶和观花植物,着力营造荔林水乡和妈祖文化特色。为更好发挥公园湿地生态效益,提倡着重保护并恢复水岸线,营造由陆地自然过渡到水体的湿地美景。

    城市滨水公园生态功能植物景观植物配置乡土植物

    元阳梯田水源区土壤蓄水量动态研究

    张娟宋维峰
    21-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测定和计算元阳梯田水源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荒草地3个标准径流小区上、中、下等部位不同土层的土壤蓄水量,分析元阳梯田水源区土壤蓄水量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蓄水量差异明显,表层土壤蓄水量变动幅度较深层剧烈,土壤蓄水量大小顺序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荒草地;深层土壤蓄水量大小顺序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荒草地。土壤蓄水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0~100cm土层土壤蓄水量表现为乔木林地(227。05mm)>灌木林地(163。14mm)>荒草地(143。11mm);土壤蓄水量月动态变异系数关系为:乔木林地(12。77%)>荒草地(11。16%)>灌木林地(10。78%)。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蓄水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土壤蓄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变异特征。

    土壤蓄水量动态研究元阳梯田

    福建省近10年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成因与治理的分析

    吴倩楠张颖王昌辉吴菁...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土保持工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流失防治有利于保护保护、改良水土资源,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本研究基于近10年《福建省水土保持公报》,分析福建省水土流失情况、深入探讨水土保持监管及治理情况,研究成果对水土保持工作指导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①近10年福建省水土流失面积及水土流失强度均呈递减趋势,部分区域水土流失强度属于剧烈、极强烈侵蚀强度,是后续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和难点;②"放管服""天地一体化"等相应政策、措施出台以来,加快了水土保持方案行政审批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自主验收的速度;③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生产建设项目是现阶段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近10年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由试点向全省推广,覆盖面广,成效明显。本研究为福建省水土保持工作后续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撑及理论基础。

    水土流失福建省水土保持公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放管服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中的应用

    方敦容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人机遥感技术逐渐成为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以福州市漳岚南片区道路工程第一期监督性监测为例,使用大疆精灵4无人机开展该项目的监督性监测工作,并与传统监测方法进行了对比,阐明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领域的应用优势。为同类型项目提供了技术参考。

    无人机遥感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

    浅析南方红壤丘陵区山地风电场场内道路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与对策建议

    张友照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漳平红尖山风电场是近年来闽西兴建的较为典型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山地风电场项目,因为所处区域山势陡峻,雨强、风大,土壤又以抗侵蚀能力较弱的黄红壤、黄壤为主,所以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就时有发生,而且尤以场内道路建设为主。本文对场区道路建设过程中监督检查发现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进行梳理浅析,提出对策建议,期望能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山地风电场在场内道路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上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南方红壤丘陵区山地风电场场内道路水土流失问题对策建议

    福建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质量抽查引发的对编制单位的思考

    史金茂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9月至11月,福建省水利厅组织开展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质量抽查,共抽查福建省市县两级2022年度审批的水土保持项目方案共计280个。抽查结果显示:10个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质量评定为"优秀"等级,7个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质量评定为"较差"等级,113个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质量评定为"良好",150个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质量评定为"一般"。"较差"和"一般"方案占抽查总数的56。07%,占比较高,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文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技术水平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从源头上严控人为水土流失。

    福建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质量抽查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家式"服务实践与探讨

    蒋应洪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生产建设项目"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在行政审批、监督管理、全过程咨询服务等方面也持续深化改革。本文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短板入手,以具体工作实践为例总结经验,进一步思考水土保持"管家式"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以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家式"服务"放管服"

    浅谈亚热带红壤区柑橘园水土流失防治

    李雪
    46-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长期以来,柑橘园的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柑橘园土壤肥力下降、产量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亚热带红壤区柑橘园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措施,结合福建南平地区柑橘园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提出柑橘园水土流失防治的解决策略,旨在探索柑橘园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模式,推进柑橘园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期为南平地区柑橘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柑橘园水土流失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