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陈元仲

双月刊

1672-4194

fmuxb@mail.fjmu.edu.cn

0591-22862884

350108

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园路1号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二楼学报编辑部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9年创刊,为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主要登载广大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在医药科研领域中所取得的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580例胎儿超声异常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林堃黄洁香胡聪颖黄敏君...
    206-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在不同种类胎儿超声异常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因胎儿超声检查异常在产前诊断中心同时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MA检测的580例羊水样本的检测结果,随访CMA阳性病例的妊娠结局.结果 580例中,CMA检测阳性90例,阳性率15.5%,较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阳性率(34例,5.9%)提高了 9.6%(x2=28.3,P<0.001).580例中,超声结构异常167例,其中CMA检测阳性25例(阳性率15.0%),腹部异常以及呼吸、骨骼、神经和心血管等系统异常的阳性率分别为33.3%、29.4%、16.7%、16.7%和14.3%;超声非结构异常413例,其中CMA检测阳性65例(阳性率15.7%),多发软指标异常、孤立软指标中的脉络丛囊肿和颈项透明层(NT)增厚阳性率依次为23.9%、20.0%和18.6%.随访90例CMA阳性病例的妊娠结局,其中正常活产42例,引产36例,胎停2例,出生后异常5例,未出生5例.结论 在胎儿超声异常的产前诊断中,CMA技术可弥补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的局限性;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存在孤立/多发结构异常或超声软指标异常时,推荐行CMA检测;临床意义不明的拷贝数变异需要结合本地随访结局数据并查阅最新文献进行遗传咨询.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超声异常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标准专家共识(第一版)

    212页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稿约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封2页

    信息动态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