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陈秋立

双月刊

1002-2600

fjyyzz@yahoo.com.cn

0591-87516804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7号

福建医药杂志/Journal Fujia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福建医药杂志是福建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立足本省,及时报道国内外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及防治疾病经验,反映其进展及水平,为省内外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与报道、实验研究、预防医学、实验诊断与临床、诊疗技术、药物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综述、护理、基层医生园地等。特色为科学性强,信息量大,具有实用性及先进性。本刊1992年获福建省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6年获福建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同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7,2008年连续获得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上网以来,相继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福州地区2021-2023年全血定期献血者与非定期献血者献血情况分析

    李晓霞陈建彬兰长旺林洪铿...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全血献血者献血情况,为构建精确化招募策略及提升定期献血者忠诚度提供实践支持。方法 选取2021-2023年福州地区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标准的全血献血者239 066人次,回顾性分析定期献血者及非定期献血者的献血总人次、献血总量、单次献血量、性别、年龄及职业等特征的差异。结果 2021-2023年福州地区全血献血者献血总人次及献血总量整体比较稳定,非定期献血者献血总人次(66。4%)以及献血总量占比(64。5%)均高于定期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次献血量以400 mL为主,定期献血者200 mL、300 mL献血率及献血不足量率均低于非定期献血者,400 mL献血率高于非定期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定期献血者明显偏向年轻群体,尤其是18~25岁年龄段的学生群体(P<0。01)。结论 应革新招募保留策略,构建个性化、多媒介的综合服务平台,促进非定期献血者转化为定期献血者,建立一支稳定的定期献血者队伍。

    定期献血者非定期献血者招募

    中医理筋手法联合快速康复在自体腱混合韧带先进增强系统人工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

    叶勇智张锦耀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理筋手法联合快速康复在自体腱混合韧带先进增强系统(LARS)人工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手术的自体腱混合LARS人工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快速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中医理筋手法结合快速康复运动疗法。记录患者术后1周、6周的膝关节活动度(ROM)、肿胀值、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术后双侧胫骨前移差值(ATT-SSD)。结果 术后1周、6周,两组患者ROM、肿胀值、VAS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ysholm评分,术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TT-SS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腱混合LARS人工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采用中医理筋手法结合快速康复运动疗法疗效明确,安全可靠。

    中医理筋手法快速康复自体肌腱LARS人工韧带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

    中药熏洗联合前臂按摩改善动静脉内瘘术前血管纤细的效果分析

    郑金朋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配合前臂按摩对动静脉内瘘术前患者血管纤细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收治的80例拟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前臂按摩,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管内径、血管壁厚度、每分钟血流量、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血管弹性[血管僵硬度(β)、弹性系数(Ep)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血管内径、血管壁厚度和血流量均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EGF和Ang-1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的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此外,两组的β、Ep以及PWV传导速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动静脉内瘘术前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前臂按摩有助于改善血管纤细情况,提高血管弹性。

    中药熏洗活血通络前臂按摩动静脉内瘘术血管弹性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维生素D缺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相关性

    林秀娥许飞鹏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维生素D缺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莆田市第一医院的PCOS患者181例。将纳入对象按25羟维生素D[25(OH)D]缺乏与否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119例)和对照组(6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检验指标;同时按TyG指数分为3组,TyG指数≤8。06为1组(60例),8。06~8。42为2组(60例),≥8。42为3组(61例);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TyG指数和25(OH)D是否存在相关;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TyG指数和维生素D缺乏风险的关系。结果 TyG指数在维生素D缺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yG指数和25(OH)D存在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与1组相比,3组的维生素D缺乏风险是1组的3。589倍[比值比(OR)=3。589,95%CI:(1。641,7。849),P=0。001]。结论 PCOS人群中,TyG指数和25(OH)D存在负相关,TyG指数越高,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也越高,TyG指数有望成为早期筛查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有力指标。

    甘油三酯葡萄糖多囊卵巢综合征维生素D缺乏

    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卢琳琳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衰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福建省福能集团总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为观察组,以同一时间段内到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实施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观察两组不同心功能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用于慢性心衰的诊断效能,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红细胞计数、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更高(P<0。05)。同心功能Ⅱ级患者相比较,Ⅲ级患者、Ⅳ级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更高,红细胞分布宽度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升高(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诊断慢性心衰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3,敏感度为72。4%,特异度为68。9%,约登指数为0。413。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呈正相关关系,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且红细胞分布宽度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慢性心衰的辅助指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红细胞分布宽度早期诊断效果评价

    多西环素联合肺力咳合剂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肖凤香张小琛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多西环素联合肺力咳合剂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6例支原体肺炎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多西环素单一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西环素联合肺力咳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后的症状消失时间、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除LDH外,对照组的CRP、IL-6、IL-10、WBC、PCT的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6、IL-10、WBC、PCT、LDH的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环素联合肺力咳合剂在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总有效率,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并改善炎症因子水平。

    多西环素肺力咳合剂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

    盐酸利托君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疗效

    李建雪周娟黄剑萍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利托君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 选择福州市长乐区人民医院就诊的晚期先兆流产孕妇9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盐酸利托君联合间苯三酚治疗组)和对照组(盐酸利托君治疗组),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血清孕酮(P)、雌二醇(E2)、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宫颈长度、保胎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P、E2、β-HCG水平、宫颈长度较治疗前增加。两组间比较,联合组激素水平、孕周时间增加更明显,宫缩消失时间、药物见效时间、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晚期先兆流产的孕妇通过盐酸利托君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能够抑制宫缩,延长宫颈长度,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延长孕周时间,提升保胎疗效。

    盐酸利托君间苯三酚晚期先兆流产保胎

    低CO2气腹压力动态域值预设管理策略在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付丽明李学山邓水珠纪孝峰...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CO2气腹压力动态域值设定对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气腹并发症的影响,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普通外科手术病人26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符合组间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139例。对照组按传统预设压力域值,观察组按个体实际情况实施低CO2气腹压力动态域值预设管理策略。术中根据手术时长(≤1。5 h、>1。5~2。0 h、>2。0~2。5 h、>2。5 h)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5 min(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0。5 h(T2)、手术结束(T3)四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变化值,术后随访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中SBP、DBP、HR、ETCO2呈不同程度升高,两组患者ETCO2自气管插管(T0)至手术结束(T3)呈持续上升,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头晕头痛、腹胀、恶心呕吐、肩膀酸痛、腰痛及血压升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气腹压力动态域值预设管理策略满足术中视野需求,减少CO2注入量及血中CO2的潴留及蓄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后保障安全。

    低CO2气腹压力动态域值预设管理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

    鼻中隔脓肿5例临床分析

    黄晓华陈蔚华赖菊春蓝琼...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鼻中隔脓肿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例鼻中隔脓肿患者的病因、影像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及疗效等。结果 5例鼻中隔脓肿患者通过鼻窦CT或MRI检查确诊,经手术脓肿切开引流,或同时置管加负压引流,脓肿切开清创,后续换药、抗感染治疗等均治愈出院。结论 鼻中隔脓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脓肿切开排脓引流或鼻中隔脓肿清创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针对病因治疗,可以有效地治疗鼻中隔脓肿。

    鼻中隔脓肿病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

    瑞巴派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

    林豪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瑞巴派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福州市闽侯县上街中心卫生院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0例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采用瑞巴派特联合三联疗法的瑞巴派特组和采用三联疗法的三联组,每组35例。三联疗法药物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胃肠激素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瑞巴派特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三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瑞巴派特组GAS、CCK水平低于三联组,PGⅠ水平高于三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巴派特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三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9,P=0。03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14%vs。11。43%;x2=0。467,P=0。495)。结论 瑞巴派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对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胃溃疡瑞巴派特三联疗法炎症因子胃肠激素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