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质量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质量管理
福建质量管理

双月刊

0591-83176444

350003

福州市华林路80号省各政府大院干部培训中心1号楼

福建质量管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价值及其实现

    郑旭
    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收账款质押作为金融市场上一个重要的融资方式,近年来发展迅速.为促进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对《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以下称登记办法)进行了修改,并于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应收账款质押是重要的担保方式之一,但是相较于德国《民法典》对债权质权十几条的规定,我国《物权法》对应收账账款质押的规定显得比较简陋.因此探究应收账款制度的价值和实现也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安全、效率和公平三个基本价值取向出发深刻分析了应收账款制度的内涵和价值.

    担保制度应收账款质押价值

    中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之比较

    姜家慧
    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品专利链接是药品注册审批过程中,考察待审批仿制药与已批准新药的有效专利之间关系的程序.本文通过对比美国专利链接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归纳出中国药品专利链接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参考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并结合我国国情,从立法司法角度给出完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建议.

    药品专利链接仿制药原研药公共健康

    浅析行政性垄断行为

    张灿
    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通俗上称之为为“行政性垄断”,行政垄断行为是违背公平的市场交易规则的,作者通过分析行政性垄断的产生原因及危害后果来提出几项规避措施.

    行政性垄断产生原因法律规制

    跨境电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陈伟凌
    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跨境电商不断兴起,并成为一个新兴的领域,且在知识产权治理方面缺乏有效制度.企业作为跨境电商主体,研究其如何应对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的研究现状,结合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在发展中所存在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并提出对跨境电商企业如何更好地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和发展提出建议.

    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法律问题

    反倾销损害的认定

    李景铭
    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倾销制度的目的在于抵制对进口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倾销,而非普遍地打击倾销本身.反倾销措施的启动须以调查机关对倾销进口产品致使国内产业遭受损害的肯定性结论为前提.因此,产业损害认定的相关问题在反倾销调查中意义重大,它不仅是调查的核心内容,更是限制反倾销措施滥用的重要环节.从实体意义上来讲损害的认定问题是反倾销法律中的一项基本问题,从程序角度上来看损害调查又是整个反倾销调查中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之后进行的倾销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调查提供了逻辑累进过程的基础.文章主要从相关概念的界定,损害的认定因素与原则来阐述.

    反倾销制度损害认定因素原则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问题研究

    秦天傲
    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05年,我国修订的新《公司法》中第一次对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明确承认,这一举措,对当时我国公司法的发展和运行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公司法》适用于一人公司的法人人格否认规则包括第二十条和第六十三条,在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这两个条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不仅否认了公司的独立地位,还否认了滥用股东有限责任的过错股东的独立人格,实际上是将公司和过错股东视为一体.本文通过对一人公司的含义等介绍对一人公司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分析,什么是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有什么具体作用等进行解释;第二部分是以具体案例入手分析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其中具体的介绍了什么是财产混同并且对于“蓝鸿泽、蓝东公司、蓝宇公司关系”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此论证该项制度在我国适用的可行性;第三部分就一人公司对我国整体公司法起的促进作用以及从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使得公司法迈出的这一步更加切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使我国《公司法》更好地跟随着世界发展的步伐.

    一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公司财产混同

    论商业秘密的认定及其保护

    杨亚莉
    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企业而言,商业秘密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极具竞争力和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但我国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法规中对于商业秘密保护的规定相较于笼统和总括,导致在实务中认定往往比较复杂和困难.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商业秘密立法方面相关规定的研究和研读,提出当前商业秘密中存在的问题,另外有关立法方面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保护对策,为进一步完善商业秘密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商业秘密保护

    临时过境假冒货物的商标侵权研究

    刘亚玲
    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临时过境假冒货物商标侵权的案例出发,分析美国和欧盟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中国法律制度的实际情况,认为临时过境假冒货物未流入中国市场,未影响“来源识别性”,不构成中国境内的商标侵权.

    临时过境商标侵权来源识别性

    浅谈反垄断民事诉讼

    郭晨露
    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垄断民事诉讼是《反垄断法》赋予遭受到垄断行为的一种救济的途径,本文从我国现存制度出发,分析反垄断民事诉讼的特点,结合针对我国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而进行完善制度必要性的阐述.

    反垄断民事诉讼

    “48小时条款”的困境与出路

    罗陶
    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视同工伤的情形是为了扩大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但是其中的“48小时条款”,甚至成为“催命条款”,违背立法原意,使得照顾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可能会演变为恶法.本文对48小时的起算点、疾病的诱因、类型以及道德伦理等角度出发,阐述“48小时条款“的不足,并提出个人建议,期望解决“48小时”条款带来的缺漏,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8小时起算点疾病诱因疾病类型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