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质量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质量管理
福建质量管理

双月刊

0591-83176444

350003

福州市华林路80号省各政府大院干部培训中心1号楼

福建质量管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文化视角的分析

    王晶晶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涉及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多个维度,是个丰富又复杂的概念.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禀赋条件、 文化特征、发展阶段探寻自己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少数民族地区是特色民族文化富集的地方,文化因素是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本文从文化视角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1)要尊重当地文化与价值;(2)不能与高速增长对立;(3)与当地禀赋条件相适宜;并以贵州为例试图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高质量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

    中国对金砖国家文化创意产品出口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谢妙
    3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面对全球经济发展放缓、 复苏乏力等形势,发达国家开始寻求"创意立国"的经济增长新路径.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正面临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型,文化创意产业开局良好且势头强劲.2015年金砖国家签定了《金砖国家政府间文化领域合作协议》,意味着金砖五国在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也渐入佳境.若此时借力金砖国家市场扩大文化创意产品出口必将为中国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然而,中国在对金砖国家出口文化创意产品时却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本文将通过厘清现状,研究分析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在出口金砖国家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解决路径.

    文化创意产品金砖国家出口贸易

    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以仙居杨梅为例

    吴惠悦吴梦瑜周佳颖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项目组对仙居县坎头村、 浙江省聚仙庄杨梅饮品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后,调查结果显示,当下浙江省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种植及管理技术亟待专业化、市场销售体系建设滞后、忽略文化的助力作用等问题,由此,应当从提高农业从业者素质、促进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助力作用等方面改善当下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

    仙居杨梅特色农业调研报告

    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商业模式融合下老龄产业研究

    徐焱吴宇轩邓兴华
    3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推行现行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状态下进行与相关政策相结合的产业发展的号召,将老龄、 婴幼产业传统的运营模式和现代化商业模式相结合,从而带动潜在市场地区实现现代化老龄、婴幼产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简单来说,老龄产业是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从宏观角度来看,同我国的产业划分是一致的,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病、死等均视为老龄产业,是几乎涵盖三大产业的产业形态.从微观角度来说,老龄产业是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产业,是有别于60岁以下人群的产业.老龄产业一部分是老年人必需的、带有公益性质的,此类产品需由政府供给,如养老院、老年医院、老年家政服务等,另一部分是可以由企业提供、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是迎合老年人健康需求和自我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产业,如老年辅助用具产业、老年文化产业、老年金融产业、老年房地产产业等.

    互联网老龄保健品服务产业

    皖西地区产业结构分析

    张玉琳
    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部崛起战略旗鼓开展的新形势下,皖西作为中部地区一个典型的贫困农业大市,应该抢抓机遇,并实现皖西地区的崛起.本文以三次产业结构分类法为基础,借助区位商和比较劳动生产率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具体分析了皖西的产业现状及其未来产业协调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国情省情及皖西实情,提出了皖西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制定了具体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

    皖西地区产业结构产业协调发展

    我国大豆进出口贸易现状研究

    赵洵彦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豆起源于古代中国,是社会生活所需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距今已有五千年的种植历史.1995年前中国一直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但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口的增加使国内大豆需求呈刚性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大豆产量远不能满足内需.中国大豆的国际贸易从1996年开始出现逆向发展,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其后进口量逐年增长.

    大豆市场进出口现状贸易失衡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郊型村庄产村融合的发展

    李晓晓马晶玉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导向下,国内村庄产业正由传统农业向三产融合的方向发展转型.城郊村的空间、 产业、 社会形态相较偏远的村庄,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问题;凭借天然的区位优势,乡村发展关键要素的挖掘与利用也更具潜力.在村庄建设与产业空间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过程中,"产村融合"理念应运而生,成为当下农村发展的探讨主题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旅游景观优势、生产小型化、专业化、用地灵活的城郊型村庄.本文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探讨建立以产业为先导、空间均衡、网络互联等为基础模式的城郊型村庄产村融合方式,试图破解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难题,以多元视角重构乡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农村与工业化、信息化之间的高度融合,推进农村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产村融合城郊型村庄

    共享单车与公共物品管理的比较——以共享单车和市政自行车为例

    陶然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享单车是我国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的出行方式,为解决城市交通需求带来了新的思路,为居民提供了出行便利.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共享单车本质上属于广义上的准公共产品.对共享单车和一般准公共物品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共享单车与一般准公共物品管理的比较发现,政府应明确其与市场的责任、构建协同治理模式,把握住国家的政策机遇,促进这一共享经济的发展.

    共享单车公共产品理论公共物品公共管理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我国区域生态效率水平测度

    董羽茜
    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2005-2017年的中国分省面板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生态效率的测算指标体系,并且将环境污染作为非期望投入指标来计算各个地区的生态效率值,通过对区域差异及变动规律进行分析发现:从数值分布来看,呈中、东、西递减分布,并且各地区间的生态效率值差异较大;从变动特征上来看,东部地区的数值呈上升趋势,中部地区前期下降,而后期数值普遍上升,西部地区数值处于波动式变化.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城市化生态效率区域差异

    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分析

    邢孝佳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进行赊销的主要形式,其存在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实现减少库存、 扩大销售的作用.但是,不少企业在内部控制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利用应收账款进行了赊销,导致回款结果并不理想,甚至影响资金链的运行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的角度,对我国企业进行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应当满足的基本条件提出了构想,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法,强调了进行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内部控制应收账款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