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康复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康复学报
福建中医药大学
康复学报

福建中医药大学

陈立典

双月刊

2096-0328

xb@fjtcm.edu.cn

0591-22861121

350122

福州市闽侯上街华佗路1号

康复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继承与发扬并举,重视学术争鸣,立足本校,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保持中医特色,刊载研究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和临床各科的诊疗经验,突出重点学校骨伤研究、针灸与推拿等栏目,充分体现高等中医院校学报的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质疏松症"亏瘀致痿"的理论构建及临床应用

    姚新苗
    97-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增龄性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且易骨折的代谢性骨病.该病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和中老年男性,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在骨折后才被确诊,造成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消耗.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姚新苗教授研究团队基于"肾主骨""肾气虚损"等基础理论,创新性提出了OP"亏瘀致痿"的致病理论,认为OP的病机是亏虚瘀互结、夹杂致痿.在该理论指导下,认为应采用"补肾健脾活血法"对OP患者进行辨证论治.补肾健脾活血法主要包括虚瘀同治;补肾为本、健脾为要;筋骨并重3个方面.该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临床与基础研究,从不同角度阐释"亏瘀致痿"理论指导下OP康复策略的科学内涵.

    骨质疏松症亏瘀致痿补肾健脾活血法中西医结合康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

    杨婧涵李亚梅余茜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合并抑郁(PSCCI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的PSCCID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治疗(40 min/次,1次/d,5 d/周)、作业治疗(30 min/次,1次/d,5 d/周)、认知功能训练(3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高频rTMS治疗(刺激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10 Hz,100%静息运动阈值,2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估患者抑郁状态;采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患者大脑进行MRI成像扫描,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方法分析大脑局部区域灰质密度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明显升高,HAMD-17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明显更高,HAMD-17评分明显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左侧中央前回头面区、左侧颞中回尾侧灰质密度明显升高,左侧腹中部枕叶皮质、右侧额中回灰质密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rTMS可改善PSCCID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大脑局部区域灰质密度有关.

    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灰质密度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张海泉胡川黄磊路伟...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DCS)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康复医学部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HD-tDCS组、悬吊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过程中有4例因中途出院无法继续接受治疗而脱落,其中对照组3例,HD-tDCS组1例,最终对照组、HD-tDCS组、悬吊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纳入27、29、30、30例.对照组接受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等常规康复治疗,25 min/d,1次/d,5 d/周,持续治疗8周;HD-tDC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HD-tDCS治疗,主要刺激电极置于偏瘫侧脑初级运动皮层M1区(C3/C4),4个接受极分别置于M1区四周约3.5 cm处的C1/C2、C5/C6、FC3/FC4、CP3/CP4区,电流恒定强度2 mA,电流起伏时间30 s,2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8周;悬吊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偏瘫侧下肢分离组合运动、动态闭链稳定运动、骨盆摆动和放松运动等悬吊运动训练,25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8周;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HD-tDCS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平衡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评定患者功能性步行能力;采用视频步态分析系统评定患者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和步行周期).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4、8周后FMA-LE评分、BBS评分、FAC等级及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和步行周期)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HD-tDCS组、悬吊组同一时间点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4、8周后FMA-LE、BBS评分均明显更高,治疗8周后FAC等级及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及步行周期)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tDCS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卒中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悬吊运动训练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

    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影响

    王斌高松年刘巧云董新春...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14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精细化康复训练.根据脑梗死患者(卧床患者、可坐立患者、借助辅具可站立患者和无辅具可挺直站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给予相应的运动康复训练(如肢体关节训练、身体转移训练、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5 d/周,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被动运动模式、有助力运动模式和主动训练模式的上肢/下肢运动康复训练),1次/d,45 min/次,5 d/周,持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患者平衡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血流速度变化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上肢/下肢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WHOQOL-BREF评分、MAC和ACA血流速度、血清NGF和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上肢/下肢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WHOQOL-BREF评分、MAC和ACA血流速度、血清NGF和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可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脑梗死偏瘫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精细化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生活质量

    针刺百会、曲鬓穴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陈秋欣唐一鹤刘晓莹徐宁...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百会、曲鬓穴对急性期脑出血(ICH)大鼠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144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抑制剂组4组,每组36只,每组按1、3、7 d时间点再分为3个亚组,每组12只.采用立体定位自体血注入法建立ICH大鼠模型.模型组仅接受ICH模型制备,不进行任何治疗;假手术组接受类似模型组各项手术操作,但不进行注血制作;抑制剂组造模后6 h,腹腔注射TLR4抑制剂TAK242,3 mg/kg,1次/d,连续5 d;造模12 h后,针刺组各亚组开始接受针刺治疗,穴位选择百会穴(顶骨正中)、右侧曲鬓穴,采用透刺方法,进针深度20 mm,以100 r/min小幅度捻转,持续捻转2 min,每间隔5 min捻针1次,共留针30 min,期间捻转3次,1次/d,针刺组各亚组分别治疗1、3、7 d.分别于治疗后第1、3、7天,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检测脑组织血肿体积;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CD36、TLR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CD36、TLR4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① mNSS评分:与假手术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模型组、针刺组、抑制剂组治疗后1、3、7 d mNS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同一时间点比较,针刺组、抑制剂组治疗后1、3、7 d mN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针刺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抑制剂组治疗后1 d mNSS评分明显降低(P<0.05).② 血肿体积:与模型组同一时间点比较,针刺组、抑制剂组治疗后3、7 d脑血肿体积均明显降低,抑制剂组治疗后1、3、7 d脑血肿体积明显降低(P<0.05);与针刺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抑制剂组治疗后1、3、7 d脑血肿体积明显降低(P<0.05).③ CD36、TLR4蛋白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模型组、针刺组、抑制剂组治疗后1、3、7 d CD36、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同一时间点比较,针刺组、抑制剂组治疗后1、3、7 d CD36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针刺组、抑制剂组治疗后3、7 d 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针刺组比较,抑制剂组治疗后1、3、7 d CD36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④ CD36、TLR4在GFAP中的表达水平: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内可见少量CD36、TLR4表达.与假手术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模型组治疗后1、3、7 d CD36、TLR4在GFAP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抑制剂组、针刺组治疗后1、3、7 d CD36在GFAP表达明显增加,TLR4在GFAP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针刺百会、曲鬓穴可以改善急性期ICH大鼠神经功能,减轻脑出血血肿体积,可能与促进CD36蛋白表达、抑制TLR4蛋白表达有关.

    脑出血针刺百会穴曲鬓穴神经功能白细胞分化抗原36Toll样受体4

    电针患侧曲池、阳陵泉穴对脑梗死后肢体痉挛大鼠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绽晟黄麟荇易丽贞陈瑞雪...
    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患侧曲池、阳陵泉穴对脑梗死后肢体痉挛(PSS)大鼠皮质损伤及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谷氨酸(Glu)、丙二醛(MDA)、核黄素激酶(RFK)和还原性辅酶氧化酶2(NOX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损伤的机制.方法 选择SPF级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与造模组,每组10、20只.造模组采用Zea-Longa线栓法联合内囊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制备PS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造模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鼠板固定大鼠,但不进行干预;电针组接受电针干预,穴位选择患侧阳陵泉穴(左)、曲池穴(左),每穴直刺1针,电针波型:密波;频率:100 Hz,强度以大鼠肢体轻微抖动为度,3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7 d.分别于造模第1天和治疗第7天采用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分别于造模第2天和治疗第7天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评估大鼠患侧肢体肌张力;采用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的病理学改变;行为学测试完毕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MDA、Glu含量和大脑皮质中IL-6、TNF-α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RFK、NOX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分析RFK、NOX2 mRNA转录水平.结果 ① Zea-Longa神经功能、M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治疗后Zea-Longa神经功能、M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治疗前Zea-Longa神经功能、MA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治疗后Zea-longa神经功能、M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② 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模型组可见脑组织水肿,胞核深染,形态不规则、固缩、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脑组织病变改善,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可见较多正常细胞,细胞轮廓清晰,炎性细胞数量减少.③ 缺血侧皮质TNF-α、IL-6、Glu、MDA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TNF-α、IL-6、Glu、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TNF-α、IL-6、Glu、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④ RFK、NOX2蛋白表达水平和RFK、NOX2 mRNA转录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RFK、NOX2蛋白表达水平和RFK、NOX2 mRNA转录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干预后RFK、NOX2蛋白表达水平和RFK、NOX2 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电针可以改善PSS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和肢体痉挛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皮质Glu含量,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分泌,抑制RFK、NOX2表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脑梗死肢体痉挛神经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电针曲池穴阳陵泉穴

    关刺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陈鹤李雪媚邝雪辉余瑾...
    140-14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关刺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住院治疗的KOA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牵伸疗法、关节松动、肌力训练及中频治疗等常规治疗,每项10 min/次,1次/d,6 d/周,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关刺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其中关刺法20 min/次,1次/d,6 d/周,连续治疗4周;本体感觉训练10 min/次,1次/d,6 d/周,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患肢平均轨迹误差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患者下肢平衡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患肢平均轨迹误差均明显降低,BB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患肢平均轨迹误差均明显更低,BBS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刺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可有效改善KOA患者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功能和下肢平衡功能.

    膝骨关节炎关刺法本体感觉训练膝关节功能平衡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社交康复训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临床研究

    靖新丽朱敏牛雨佳
    14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社交康复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ADHD儿童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1次/d,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rTMS联合社交技能教育和提升项目(PEERS)社交康复训练,其中rTMS治疗15 min/次,2次/周,持续治疗12周;PEERS社交康复训练课程包含沟通、信息交互、游戏启动、自我倡议、分歧解决、社会语用学6个部分,共12次课,50 min/次,1次/周,持续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Ⅳ)评分评价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及多动/冲动情况;采用Weiss功能性缺陷程度评定量表(父母版)(WFIRS-P)评价患儿社会功能领域功能缺陷情况;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评价患儿焦虑情绪;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价患儿抑郁情绪;并分析WFIRS-P家庭评分、社会活动评分与SNAP-Ⅳ评分、SASC评分和DSRSC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① SNAP-Ⅳ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NAP-Ⅳ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对立违抗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NAP-Ⅳ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对立违抗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② WFIRS-P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WFIRS-P家庭、学习/学校、生活技能、自我观念、社会活动和冒险活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WFIRS-P家庭和社会活动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③ SASC、DSRS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ASC、DSRSC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ASC、DSRSC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④ 相关性分析:WFIRS-P家庭评分与SNAP-Ⅳ多动/冲动及对立违抗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357,P=0.005;r=0.284,P=0.028),与SASC评分(r=0.352,P=0.006)和DSRSC评分(r=0.353,P=0.006)均呈正相关关系.WFIRS-P社会活动评分与SNAP-Ⅳ对立违抗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293,P=0.023),与DSRSC评分(r=0.347,P=0.007)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rTMS联合社交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ADHD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家庭及社会活动功能.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社交康复训练社交技能教育与提升项目社会活动功能焦虑抑郁

    基于心肺运动试验的心脏运动康复方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研究

    仝以漫高民王心宇曹雨涵...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心脏运动康复方案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2023年2-9月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共持续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CPET的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隔天训练1次,3次/周,共持续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CPET评估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主要包括静息心率(HRrest)、静息收缩压(SBPrest)、静息舒张压(DBPrest)、峰值心率(HRpeak)、峰值收缩压(SBPpeak)、峰值舒张压(DBPpeak)、第 1~6 min心率恢复值(HRRt);采用CPET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峰值代谢当量(METspeak)、峰值负荷(Workpeak)、最大氧脉搏(VO2/HRpeak)、峰值摄氧量(VO2 peak)、无氧阈(AT)、CO2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e);采用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标(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BPrest、DBPpeak、HRrest、HRpeak、VE/VCO2 slope均明显降低,HRR1~HRR6、VO2 peak、AT、VO2/HRpeak、METspeak、Workpeak、SF-36评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社会职能、精神健康)均明显升高(P<0.05),PSQI评分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BPrest、DBPpeak、HRrest、VE/VCO2 slope均明显更低,HRR1~HRR4、VO2 peak、AT、VO2/HRpeak、METspeak、Workpeak、SF-36评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社会职能、精神健康)均明显更高(P<0.05),PSQI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 基于CPET的心脏运动康复可提高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心肺功能、运动能力、睡眠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稳定性冠心病高血压心肺运动试验心脏运动康复自主神经功能心肺运动功能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汉语母语孤独症谱系障碍"日历计算专家"认知加工特征与脑机制分析

    陈健徐曙天邬钰玮陈松美...
    16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汉语母语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日历计算专家"(SCC)认知加工特征,并结合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分析相关脑机制.方法 对1例具有SCC特征的汉语母语ASD患者进行随机正常日历计算测试、调整新日历强记能力测试、数字计算能力测试、线方向判断(JLO)测试、失用症检查(口面失用、言语失用和意念运动性失用检查)、额叶功能(FAB)测试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MoCA).采用MRI头颅检查SCC患者,并与健康受试者比较,探讨其脑器质性损伤情况.结果 ① 日历计算能力测试:SCC患者"随机正常日历计算"正确率为80%,平均每题答题时间11.8 s,而健康受试者"随机正常日历计算"平均正确率仅为16%.② 日历强记能力测试:SCC患者"调整新日历计算"正确率仅为20%.③ 数字计算能力:SCC患者加法和除法计算正确率均为100%,平均耗时分别为10.67 s和58.19 s;减法和乘法计算正确率均为93.8%,平均耗时分别23.51 s和34.88 s.④ JLO测试:SCC患者JLO测试得分为27分.⑤ 失用症检查:部分口面失用,言语失用检查基本正常,但存在意念运动性失用(得分32分).⑥ FAB和MoCA评分:SCC患者FAB评分13分,主要表现为相似性测验和言语流畅度等方面功能受损.MoCA评分17分,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抽象、语言功能缺失明显.⑦ MRI检查:与健康受试者比较,SCC患者左侧颞叶前方蛛网膜囊肿,两侧海马体积小,以左侧更为明显,左侧顶枕叶皮质萎缩伴皮质下白质胶质增生.结论 该汉语母语孤独症谱系障碍存在"日历计算专家"能力,除视空间能力较好外,额叶功能、左顶叶功能(数字计算能力降低、意念运动性失用)均受损;"日历计算专家"能力可能与左侧颞叶蛛网膜囊肿后右侧顶叶的功能性代偿有关.

    孤独症谱系障碍学者综合征日历计算专家认知功能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