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康复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康复学报
福建中医药大学
康复学报

福建中医药大学

陈立典

双月刊

2096-0328

xb@fjtcm.edu.cn

0591-22861121

350122

福州市闽侯上街华佗路1号

康复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继承与发扬并举,重视学术争鸣,立足本校,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保持中医特色,刊载研究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和临床各科的诊疗经验,突出重点学校骨伤研究、针灸与推拿等栏目,充分体现高等中医院校学报的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软式康复机器人手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影响Meta分析

    余婷婷沈宇薇万国盟励建安...
    16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软式康复机器人手套(SRG)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手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disc)、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数据库有关SRG干预脑卒中后上肢-手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主要结局指标包括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Wolf运动功能(WMFT)评分、握力、箱盒测试(BBT)评分、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分.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差(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表示,计算其95%置信区间(CI).根据I 2值判断异质性大小,若P≥0.10,I 2≤50%,各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或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若P<0.1,I 2>50%,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篇文献,共计6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FMA-UE评分明显更高[MD=8.05,95%CI(7.01,9.09),Z=15.20,P<0.000 01],MBI评分明显更高[MD=9.91,95%CI(2.65,17.17),Z=2.68,P=0.007],WMFT评分明显更高[MD=8.39,95%CI(6.99,9.78),Z=11.81,P<0.000 01],握力明显更高[SMD=0.39,95%CI(0.11,0.67),Z=2.75,P=0.006],ARAT评分明显更高[MD=11.18,95%CI(9.10,13.26),Z=10.53,P<0.000 01],BB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53,95%CI(-1.47,2.53),Z=0.52,P=0.60)].结论 SRG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手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今后仍需纳入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s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软式康复机器人手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eta分析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Meta分析

    刘长兴郭心怡常翔
    176-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数据库中有关rTMS联合认知训练治疗PSCI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6月.主要结局指标包括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行为记忆测验法(RBMT)评分.由2名评审员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文献质量,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R)或相对风险比(RR)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表示,并计算其95%置信区间(CI).根据I 2和P值大小判断异质性,若P≥0.10,I 2≤5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若P<0.10,I 2>50%,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 共纳入23项研究,1 78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895例、试验组893例.① MoCA评分:按对照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D=1.78,95%CI(1.18,2.38),P<0.000 1;MD=3.30,95%CI(3.01,3.58),P<0.000 01];按刺激频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D=3.49,95%CI(3.40,3.57),P<0.000 01;MD=3.16,95%CI(2.79,3.53),P<0.000 01].② MMSE评分:试验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D= 2.14,95%CI(1.14,3.15),P<0.000 1;MD=3.16,95%CI(2.71,3.60),P<0.000 01].③ ADL评分:试验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D=10.78,95%CI(9.18,12.38),P<0.000 01;MD=8.23,95%CI(7.04,9.41),P<0.000 01].④ RBMT评分:试验组RBMT评分高于对照组[MD=2.00,95%CI(1.37,2.63),P<0.000 01].结论 rTMS联合认知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智力状态、行为记忆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认知训练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eta分析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康复治疗

    韩旭谢鸿宇汤昕未吴毅...
    186-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分为睡眠呼吸障碍(SDB)、失眠、日间嗜睡(EDS)与不宁腿综合征(RLS),对脑卒中患者认知、运动等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应尽早针对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开展康复治疗.本研究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与康复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其中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病机制研究主要包括脑卒中后SDB[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与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MSAS)]发病机制;脑卒中后失眠发病机制;脑卒中后EDS发病机制;脑卒中后RLS发病机制.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脑卒中后SDB康复治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体位治疗、口咽肌训练];脑卒中后失眠康复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针刺疗法、无创性经颅神经调控技术(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和光照疗法];脑卒中后EDS康复治疗(CPAP和光照疗法);脑卒中后RLS康复治疗(针刺).但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基础研究仍处于表型确定阶段;康复治疗仍存在治疗依从性、安全性、精准度等方面的问题,且脑卒中后EDS和RLS的康复研究较少.下一步研究需要探索适合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为开展基础性研究提供支撑;同时,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脑卒中睡眠障碍发病机制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