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康复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康复学报
福建中医药大学
康复学报

福建中医药大学

陈立典

双月刊

2096-0328

xb@fjtcm.edu.cn

0591-22861121

350122

福州市闽侯上街华佗路1号

康复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继承与发扬并举,重视学术争鸣,立足本校,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保持中医特色,刊载研究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和临床各科的诊疗经验,突出重点学校骨伤研究、针灸与推拿等栏目,充分体现高等中医院校学报的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联合减重步态训练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步态研究

    李娜梁雪琴潘芳芳段亚男...
    288-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伸肌协同偏瘫步态的运动学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9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组(对照组)以及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联合减重步态训练组(试验组),每组45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辅以MOTOmed智能系统训练,包括利用MOTOmed智能系统的下肢环转运动训练和主动模式进行抗阻力训练.试验组增加减重步态训练,减小重量从体质量的30%开始,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酌量减少至体质量15%水平,或完全负重,平板运行速度为0.2~1.0 m/s.2组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康复评估,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Holden步行功能评定、偏瘫步态分析评价量表、下肢运动功能评估(FMA-LE)及平衡功能评估(BBS),比较2组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 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周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偏瘫步态分析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治疗4周后Barthel指数评定提高(P<0.05),患侧支撑期百分比、步速、步频和步长增大(P>0.05),双支撑期百分比减少(P<0.05),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改善(P<0.05),FMA-LE和BBS评分增加(P<0.05).结论 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伸肌协同偏瘫患者的步态及步行的能力.

    偏瘫脑卒中减重步态训练下肢功能MOTOmed智能训练

    重复经颅磁刺激提高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靶点选择和定位的应用进展

    刘灿欢沈滢戴文骏郭川...
    294-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负担.脑卒中后约30%~6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目前国内外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技术主要为运动功能训练,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因为能够通过调节皮层兴奋性和诱导神经可塑性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已被指南列入A级推荐.但是相关临床研究还存在较大异质性,治疗效果受到靶点选择不同以及靶点定位准确性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关于新的刺激靶点及不同定位方法的研究逐渐增加,本文对rTMS作用于初级运动皮层(M1区)、前运动皮层(PMC)等脑区的rTMS方案、疗效、作用机制及刺激靶点的定位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rTMS在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脑卒中经颅磁刺激刺激靶点上肢运动功能康复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

    刘员辰张立新
    304-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指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认知障碍相比,可预防性和可治疗性是PSCI的重要特点,因此早期干预尤为重要.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属于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具备安全性高、疼痛感低等优点,是PSCI的一种有效神经康复治疗手段.PSCI的tDCS治疗方案通常为1~2 mA的刺激强度作用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20~30 min.刺激部位通常选择背外侧前额叶,也有学者证实其他刺激区域的有效性,如双侧M1区、右顶叶皮层等.tDCS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如星形胶质细胞中的钙离子和γ-氨基丁酸)、神经元的状态、脑血流量以及大脑功能区域的连接发挥疗效,改善认知功能.tDCS不仅可产生即刻的促进效应、刺激后约1 h有效的后效应,而且具有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效应.因此,在临床应用tDCS时应把握好治疗时机.目前认知功能的各种传统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认知训练、虚拟现实技术、针灸等)虽各有所长,但仍存在着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时间长、恢复慢等问题.为弥补单独应用tDCS的局限与不足、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可选择在tDCS刺激的同时或1 h内联合应用其他认知康复手段.本文旨在综述tDCS及其他认知康复方法在PSCI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藉此为PSCI全面康复提供治疗经验和参考依据.

    卒中后认知障碍脑卒中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