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推法对骨骼肌过劳性损伤大鼠修复再生的影响,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4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14只.除空白组外,模型组、干预组参考Armstong离心运动方案训练建立大鼠骨骼肌过劳性损伤模型.空白组、模型组右后肢腓肠肌及相邻肌肉部位涂抹医用级凡士林,但不予推法干预;干预组右后肢腓肠肌部位进行推法干预(压力约为2 N、频率80次/min,3 min/次,每天上午、下午各干预1次,共持续3 d).分别于造模结束后24 h和干预结束后24 h采用平衡木测试评估大鼠骨骼肌损伤后的运动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腓肠肌的病理学改变;采用EM-14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采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肌源性调节因子成肌分化抗原(MyoD)、肌肉生成素(MyoG)和配对盒转录基因7(Pax7)mRNA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yoD、MyoG、Pax7、Wnt3a、Axin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 运动功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干预组平衡木通过时间、滑爪次数均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后平衡木通过时间、滑爪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腓肠肌组织病理学改变:模型组腓肠肌内大量的肌细胞内可见裂纹,肌原纤维断裂;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腓肠肌组织损伤程度减轻,可见肌纤维形态规则,排列整齐.③ 腓肠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模型组局部肌原纤维束断裂、溶解,少量Z线结构溶解、模糊;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腓肠肌细胞轻微水肿,肌原纤维束结构清晰,部分肌原纤维束断裂,Z线结构清晰、排列较整齐.④ 腓肠肌组织MyoD、MyoG、Pax7 mRNA转录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干预组MyoD、MyoG、Pax7 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MyoD、MyoG、Pax7 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⑤ 腓肠肌组织MyoD、MyoG、Pax7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干预组的MyoD、MyoG、Pax7蛋白表达水均明显更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MyoD、MyoG、Pax7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⑥ 腓肠肌组织Wnt3a、Axin2、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干预组Wnt3a、Axin2、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Wnt3a、Axin2、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 推法可改善过劳性损伤模型大鼠腓肠肌损伤和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