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科技
建筑科技

朱雷

双月刊

1007-046X

64640711@163.com

021-64390809-355

200032

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

建筑科技/Journal Buil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介绍电厂排废物--粉煤灰再生利用的技术,同时也包括其它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主要在建筑材料中利用,包括:筑路、砖等墙材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区交通规划方案研究

    王敏菡
    1-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区现状交通问题和交通发展需求进行详细剖析,提出适合产教融合区的交通规划构思、规划原则、规划定位和规划理念.从区域对外交通和区域内部交通两个层面重点研究规划策略,并对区域主要干线、重要节点、综合交通系统、道路品质、五校"一园"交通网和慢行网络进行深入的方案研究,最后提出交通发展的近远期建设计划,以期为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区交通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产教融合交通规划内部交通外部交通综合交通

    国外某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

    洪青春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外工程按国际惯例要求设计,因其在人文环境、设计理念、习惯做法等方面的差异,常常给国内的设计方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系统阐释国外某银行总部大楼空调室内外设计参数及负荷计算、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分区、新风系统及热回收、消防及抗震设计、电梯井道拔风、绿色认证等方面的重难点问题及采取的应对策略,供设计同行参考.

    超高层建筑负荷计算空调冷热源空调风系统烟囱效应防冻措施节能设计

    社会资本投资的交通公路项目管控重点探讨

    黄焰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社会资本投资的交通公路项目,往往缺少与投资目标匹配的项目管控体系.无论是涉及政府支出责任的项目(政府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还是建成运营后主要依靠通行流量收费(使用者付费)实现回报的强运营性项目,此类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管控,除传统工程管理运用外,还需充分考虑资金的投入节奏、时间价值及回收进度,密切结合合同管理思维,运用价值管理理念,并采取运营前置、建运结合的思路,以达成项目投资目标.

    社会资本投资合同管理价值管理运营前置

    关于上海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的思考与建议

    董敏琴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工程技术不断迭代,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大为缩短.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工程师队伍成为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的创新力量,成为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阐述国家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关部署,分析上海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的紧迫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卓越工程师队伍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工程检测全流程管理平台应用研究

    施炜俊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筑工程领域的见证取样活动中,为保证所取样品来源于工程现场,需对样品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但不可避免的"监控死角"使样品的可溯源性无法得到保证.射频识别(RFID)属于物联网中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商品流通领域有较成熟的应用.基于RFID技术,结合物联网、北斗等云端技术,建立一种适用于工程检测领域的全流程管理平台,可有效保证检测样品在流转过程中的唯一性,在保证样品可溯源性的同时,提高检测样品的管理效率.

    射频识别技术电子芯片电子围栏工程检测仓储物流检测样品

    具有标准设防等级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易损性研究方法

    邵一凡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框架结构在建筑结构形式中最为常见,对其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城市地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方法,以往是基于遭遇烈度的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易损性矩阵建立的,不能反映不同抗震设防烈度框架结构与地震遭遇烈度之间的关系.应用"烈度差"概念,提出基于烈度差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易损性研究方法,并与基于遭遇烈度的研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烈度差的研究方法能作为基于遭遇烈度研究方法的补充,并能进一步评估灾后建构筑物有无达到预期抗震设防标准.

    框架结构地震灾害抗震性能易损性矩阵烈度差

    某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承载能力验算

    易帆沈勇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既有建筑进入老龄化,既有建筑的承载能力判定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就是其中一类,其曾在大空间空旷房屋中得到大量应用.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这类结构的承载能力验算过程,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排架结构折线形屋架承载力验算

    预制混凝土管片表面气孔产生与控制研究

    袁清溪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预制混凝土管片生产过程中,表面气孔问题一直是困扰管片外观质量的常见顽症.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崇明线管片生产任务,首先对影响管片表面气孔形成的外部因素和自身结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从减水剂、脱模剂、振捣工艺等方面进行试验调整,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生产工艺改进.结果表明:工艺调整后原混凝土管片表面出现的大范围气孔不良现象得到改善,达到管片全周期生产质量合格的总目标.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改善预制盾构管片生产工艺提供解决方案.

    预制混凝土管片气孔原因分析工艺改进

    轻型冷弯薄壁C型钢桁架结构设计——以常德市某轻型屋面厂房工程为例

    刘珍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常德市某轻型屋面厂房工程为例,对轻型冷弯薄壁C型钢桁架承重结构进行设计研究.重点对轻型冷弯薄壁C型钢桁架主体结构体系和典型节点进行设计分析,保证平面内安全性并兼顾平面外稳定性与施工可行性;同时,对弦杆拼接、腹杆弦杆连接、节点板连接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冷弯薄壁C型桁架屋面承重结构的部分设计建议和方法;依据规范,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验证,依托工程设计应用,证实冷弯薄壁C型钢屋顶承重结构设计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研究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设计经验.

    轻型钢冷弯薄壁C型钢桁架节点设计平面外稳定

    城市级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应用综述

    高致源邢建春张学伟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能耗是考核建筑绿色低碳运行水平的重要指标,降低建筑能耗也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构建城市级的能耗集中监测平台是实现城市、企业建筑用能合理规划、高效优化、科学预测、低碳运维的重要工作.调研建筑能耗平台的发展过程,全面梳理国内城市级建筑能耗监测平台架构,阐述建筑能耗数据分析、建筑能耗预测等技术手段,并介绍基于建筑能耗数据计算建筑碳排放的方法以及通过动态碳排放因子调控建筑用能的方法.

    建筑能耗能耗监测平台数据处理建筑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