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科技
建筑科技

朱雷

双月刊

1007-046X

64640711@163.com

021-64390809-355

200032

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

建筑科技/Journal Buil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介绍电厂排废物--粉煤灰再生利用的技术,同时也包括其它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主要在建筑材料中利用,包括:筑路、砖等墙材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盾构法隧道项目数智管控平台开发与应用

    白宇轩吴惠明李刚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大量盾构同时施工成为常态化,叠加高风险、高密度、高标准和高要求的特征.传统管理方法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时滞性等问题日益凸显,亟需建立体系化的施工现场管理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以缓解管理矛盾.以上海市崇明线数智隧道智能管控系统研发及应用为出发点,聚焦项目业务数字化和管理精细化,实现盾构法隧道施工数字化管理.

    盾构法隧道项目数智管控集成平台精细化管理

    BIM技术在管道非开挖修复施工中的应用

    周家乐
    134-13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开挖修复技术因其高效、环保等优势,逐渐成为管道修复的主流选择.BIM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发展.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展示BIM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针对BIM技术在非开挖修复施工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非开挖修复技术BIM技术管道修复不锈钢内衬修复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宋颖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建筑业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开始采用BIM技术.BIM技术以数字化三维模型为基础,集成项目各参与信息、数据,贯穿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BIM技术的应用能实现建筑工程的可视化、协同化,显著提升工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因此,积极探索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有现实意义.

    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精细化管理

    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研究

    王晓颖顾钦子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建筑行业步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孪生技术在建筑资产规划、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阶段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基于数字孪生的系统性概念和特征,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多重应用,归纳数字孪生技术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并就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数字孪生全生命周期建筑信息模型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工程勘察数据安全共享应用系统研究与实践

    彭艾鑫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工程勘察数据跨企业共享需求,结合工程勘察数据特点和行业现状,提出数据目录上链及成果数据hash值上链模式,既满足了数据的私有化,也满足了数据的共享需求;同时,基于Fabric底层区块链平台,设计工程勘察数据共享机制、共享方法和激励机制,并基于此完成工程勘察区块链共享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和开发;并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场景和行业公司场景进行示范应用,验证了区块链技术在工程勘察领域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以期为该领域的数据安全共享提供技术支持.

    工程勘察区块链共识机制数据安全信息化平台

    基于三维地质数字孪生的隧道施工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李志国
    150-15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山岭隧道建设在不断展现其丰硕成果的同时,面临着不少严峻的挑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具有地质结构复杂、工程工期紧张等特点,钻爆法施工在不良地层容易超挖,掌子面、初期支护、衬砌质量检测效率及检测精确度对施工过程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保证隧道施工质量检测高效可靠,通过构建隧道地质的三维数字孪生模型,并利用激光扫描等信息采集技术,掌握隧道质量检测结果,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施工,打造智能建造的初步质量检测应用场景.

    三维地质模型数字孪生隧道施工质量检测

    基于HFACS-SNA的建筑施工机械伤害事故研究

    黄宁强李想
    15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预防建筑施工机械伤害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采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The 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对80起典型机械事故进行整理分析.先对施工机械伤害事故中组织影响、不安全监督、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不安全行为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再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构建风险要素关联网络,通过社会网络相关指标,找到导致事故的关键要素及易传递风险要素,并通过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机械伤害核心风险因素为技术环境、不良的心理状态、个人准备不足;易传递风险的要素有资源管理、组织氛围、组织过程、运行计划不当.研究结果对预防机械伤害事故、提升建筑施工安全水平有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机械伤害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社会网络分析法

    大直径隧道超重预制中隔墙拼装设备设计

    刘贵安
    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为响应国家低碳、绿色、环保的建设号召,在13 m级大直径隧道充分贯彻内部结构全预制化的理念,隧道管片、下部弧形构件、中隔墙及顶部连接件均为预制构件,隧道全断面预制率达到95%以上.隧道下部弧形件安装完成后,将在9.57 m净距范围内拼装高度为9.14 m的混凝土预制中隔墙.该中隔墙采用倒"T"形设计,宽度为2 m,总质量约为20.6 t.其质量之大、空间之小、安装精度之高在同类工程中尚无参考先例,通过自研设备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介绍该设备的组成、工作步骤、施工流程,阐述该设备的施工方法,力求推广该设备在类似工程中的应用.

    盾构隧道中隔墙机械装备预制构件拼装技术

    高品质绿色办公建筑的亲自然策略与技术措施探索——以上海市某商业办公项目为例

    刘溪陆晓东潘哲伦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生活因为技术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却也因技术而逐渐远离了自然.在一处处人造的封闭空间内,人们的亲自然情结难以得到满足.为解决人造环境中自然的缺失,建筑设计师们借由绿色、健康建筑评价工具,将亲自然策略引入了建筑中,以人们的感官为媒介,打破封闭空间,让自然元素可控地与建筑使用者们产生联系.为践行自然之路,以使用者的需求为第一要义,基于上海市某商办项目,在高品质绿色建筑的框架中探索其亲自然之路,实现从减少建筑对人体健康影响到建筑促进人体健康的思路转变.

    绿色建筑办公建筑亲自然建筑评价

    绿色建筑成本管理模式探究

    戴瀛
    169-17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建筑在设计、建造及运营维护阶段的成本投入较高,这一因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更广泛应用场景中的推广.从绿色建筑的成本影响因素到实践策略,对其成本管理模式进行探究,提出一种新的绿色建筑成本管理模式.研究表明,通过综合政策支持、采用节能材料技术、提高公众认识和跨界合作,能有效降低成本.研究成果以期为绿色建筑成本管理提供新视角,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成本管理影响因素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