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粉煤灰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粉煤灰综合利用
粉煤灰综合利用

王长荣

双月刊

1005-8249

fmhzhly@163.com

0311-86692425

050011

石家庄市东大街46号(河北省图书馆内)

粉煤灰综合利用/Journal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集中深入研究粉煤灰及其它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的科技期刊,主要内容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面向电力、建工、建材、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农业、化工、大专院校、个体企业等报道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介绍国内外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先进经验。由十多个专题栏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面向生产、面向企业,为企业排优解难,实用性强、信息量大,深受读者喜爱。有二十多所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三十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编委会,保证杂志质量和不断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硫酸盐侵蚀作用下低热水泥浆体退化行为研究

    陈宇姜春萌李双喜王贝...
    57-6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热水泥广泛应用于水工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是其耐久性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硫酸钠溶液全浸泡试验法,对比研究了低热水泥基净浆试件与普通水泥净浆试件孔隙率、硫酸根离子分布、膨胀率、抗压强度和维氏硬度等物理、力学性能演化规律,对其侵蚀退化行为和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钠溶液环境下低热水泥浆体的抗侵蚀性能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 30%粉煤灰可提升其抗侵蚀能力.低热水泥浆体沿其侵蚀方向可由表及里分为损伤区、增强区、侵入区和完好区,维氏硬度指标能够较好地表征水泥石损伤时变行为.

    硫酸盐侵蚀低热水泥离子浓度维氏硬度退化行为

    胶凝砂砾石筑坝材料特性研究

    王冉龚爱民邵善庆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凝砂砾石是一种介于混凝土与堆石料之间的新型筑坝胶凝材料,具有节约资源、降低造价、保护环境等优点,对胶凝砂砾石材料的特性研究是坝体结构设计的关键,目前对于胶凝砂砾石材料的特性研究缺少较为全面的认识.为使胶凝砂砾石材料更好的应用于实际工程,因此通过文献查阅,本文总结了胶凝砂砾石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冻融环境下的材料耐久性等方面试验研究,对胶凝砂砾石材料特性受胶材用量、单位用水量、水胶比、砂率、龄期等多种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综合分析,为胶凝砂砾石筑坝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胶凝砂砾石材料力学特性耐久性

    基于PPR建模的固废材料固化戈壁土抗压强度计算模型

    宋紫裕高鹏展谢菡科何季隆...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固废材料在戈壁土固化中的资源利用,选用工业矿渣粉和粉煤灰组成一种戈壁土固化掺合料,加入碱激发剂激发活性,对其固化戈壁土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采用投影寻踪回归对试验高维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固化戈壁土抗压强度PPR计算模型,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最后采用该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各影响因素与固化戈壁土抗压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PPR计算模型具有可靠性,各影响因子对抗压强度贡献权重系数顺序为:固化剂掺量>龄期>粉煤灰掺量>碱掺量;仿真计算结果定量描述了各影响因素与固化戈壁土抗压强度的关系;PPR模型较深入地挖掘了固化戈壁土抗压强度高维数据的内在结构,为固废材料固化戈壁土的力学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固废材料固化戈壁土抗压强度PPR模型

    高温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孔隙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许昊王晓磊刘历波
    77-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高温损伤后不同掺量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高温后孔隙结构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不同体积掺量(0.5%、1%、1.5%)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进行 200~800℃高温处理,运用饱和水法测量其在不同高温后的孔隙率,并对不同高温后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孔隙率不断增大,200℃高温作用后孔隙率增长缓慢,超过400℃高温作用后孔隙率则迅速增大;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降低,经过200℃高温作用后抗压强度达到峰值,经过 800℃高温作用后抗压强度急剧下降.

    混凝土玄武岩纤维高温损伤孔隙结构

    考虑地质影响的深基坑复合土钉墙最优支护参数选择技术

    任睿祺张旭辉李振杰陈世盛...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勘察一区域综合办公写字楼主楼获取土层详细指标,利用土钉抗力参数计算选取最佳土钉墙材料,并设计深基坑复合土钉墙支护方案与施工流程.将设计好的施工方案输入到FLAC3D软件中模拟深基坑支护结构,模拟不同地质影响下的侧压力系数.经试验验证:当土钉参数为 5 排、钢管嵌固深度参数为 2m时,支护结构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深基坑的水平位移与沉降;在侧压力系数较大情况下,可以保持较低的竖直位移与深基坑坑底隆起值,具有较好的支护效果.

    地质影响深基坑复合土钉墙支护参数水平位移侧压力系数

    瞬态渗流条件下水力特性对非饱和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魏衍杰盛园园马超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对瞬态非饱和渗流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通过水力特性试验,确定了从高塑性黏土到淤泥质砂等不同土壤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得出土壤质地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的性能有较大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得出VG、K和FX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比 BC和E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更能代表所研究土壤样本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且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的选择对瞬态渗流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可预测性具有重要影响.

    瞬态渗流水力特性边坡稳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河流水位对深浅式地铁基坑变形和受力的影响

    孟英杰王维俊李猛胡天龙...
    93-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河流水位对深浅式地铁基坑工程的影响,运用RS3 有限元软件中流固耦合计算模型,探究了河流水位变化对深浅式基坑变形和受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连墙的水平位移和弯矩、坑底隆起位移和格构柱的竖向位移均随河流水位的增加而增加;坑边地表沉降位移和基坑的稳定安全系数随着河流水位的增加而减小.河流水位变化对格构柱的竖向位移影响较小;而河流水位标高为 21~22 m范围时,对地连墙的水平位移和弯矩、坑边地表沉降位移、坑底隆起位移和基坑的稳定安全系数有较大的影响;随河流水位的增加,坑边地表沉降位移和坑底隆起位移的影响范围均会向下部和临河侧的土体扩大,临河侧基坑浅部和围护桩底的塑性破坏区域也会增大.

    临河条件深浅式地铁基坑河流水位有限元分析流固耦合

    基坑降水引发的沉降理论计算及预测研究

    彭伟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掌握基坑沉降变形规律,以基坑所处地质条件为基础,先结合有效应力原理,利用分层综合法计算基坑降水引发的沉降理论值;其次,再以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沉降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变形预测来佐证理论计算值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坑沉降的理论计算结果中,沉降理论计算值均不同程度的小于沉降监测值,且随着与降水井中心距离的增加,沉降值具持续减小特征;在基坑沉降的预测研究结果中,所得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值介于 2.02%~2.09%,说明ILSO-RVM-CT在基坑沉降变形预测中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且预测结果显示基坑沉降变形后续还会具小速率增加特征,说明基坑沉降变形趋于稳定.

    基坑降水沉降理论计算变形预测

    双隧道结构及稳定性开挖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及敏感性分析

    刘渊郭鹏飞
    107-11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隧道的设计、开挖和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话题,影响双隧道的影响因素很多,每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隧道的开挖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因此采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FLAC 3D数值模拟以及决策理论等技术手段对常见的影响双隧道稳定性的拱顶曲率、双隧道间距、隧道仰拱曲率、开挖岩层内聚力以及隧道的长度等 5 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出影响双隧道开挖时的最敏感因素.结果表明:随着隧道拱顶曲率的增加,其拱顶位移、最大主应力以及最大垂直应力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部岩柱的最大垂直应力呈上升趋势;双隧道间距以及其他 3 种影响因素的改变,均会对双隧道的开挖产生各自不同的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上,采用决策理论思想构造判断矩阵,对 5 种影响双隧道开挖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了拱顶曲率的设计为影响双隧道稳定性的最敏感因素.研究结果为今后双隧道的设计、开挖、科研以及检测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力学试验双隧道FLAC3D数值模拟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综合楼施工深基坑变形多点视觉监测

    彭方圆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保障工程施工安全为目的,提出综合楼施工深基坑变形多点视觉监测方法.以某待测综合楼施工工程深基坑项目为研究标靶,在其周围设置测点并布设图像传感器采集深基坑支护桩顶、周围道路、管线等位置的相关图像,利用包围盒法重建三维深基坑图像,采用粗糙K均值聚类算法计算靶点范围与中心,通过对比原始图像与监测图像的标志点差异获取深基坑的变形位移值,利用所得深基坑图像的标志点位移变化量构建监测数据样本,通过训练RBF神经网络输出深基坑变形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监测深基坑变形;深基坑周围道路沉降的变形量最大约为 15.12 mm,未达到报警值 40 mm;围护加固结构可有效约束深基坑变形.

    软土地区复杂环境条件商业综合楼施工工程深基坑变形多点视觉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