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腹腔镜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腹腔镜外科杂志
山东大学
腹腔镜外科杂志

山东大学

郑民华 胡三元

月刊

1009-6612

fqjbjb@163.com

0531-86920598

250012

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山大齐鲁医院内

腹腔镜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Laparoscopic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腹腔镜外科杂志》于 2000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批准,获国家正式刊号(CN37-1361/R,ISSN1009-6612),由山东大学主办,是全国唯一的腹腔镜专业刊物,也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大16开,9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大医院、医学院及图书馆邮发、自办发行2500本左右,本刊于2002年被评为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在2001年1月3日获得了广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3700004000166。本刊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临床,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科研,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实事求是,及时报道腹腔镜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临床研究的论著,经验总结,病例分析,麻醉及护理等,推广腹腔镜外科的研究成果。本刊共发行29期,发表了900余篇稿件,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经理、病例报告等,每期均刊登全国知名腹腔镜专家的经验总结、专题讲座,并刊登了我国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郭宝贤博士的英文稿。文稿来自包括香港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度本刊被万方、cmcc、cbm等重要医学网站及数据库所引用,通过Inter网或联机光盘检索均可查阅,并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收录。《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来自国内外50余家大医院110余人,其中我国香港地区编委3人,台湾省1人,美国、日本各1人,均为国内外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顾问:黄志强、李兆亭,主编:姜希宏、寿楠海,副主编:刘国礼、郑民华、冯玉泉、徐大华、胡三元、张宝善、王秋生,其中刘国礼、郑民华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顾问、组长,编辑部主任:胡三元,特邀省内各市地腹腔镜杰出工作者43人作为特约编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中心7年2 680例减重代谢手术总结

    胡扬喜牛牧天叶建平刘寒松...
    241-244,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7 年来单中心减重代谢手术的临床数据,总结肥胖患者的基本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7 年4 月至2023 年5 月行减重代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谱及手术信息等.结果:共收集2 68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8%,女75.2%,患者来源于32 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河南患者62%),平均(32.4±8.4)岁,主要集中在20~40 岁,BMI平均(39.6±7.7)kg/m2,北方地区患者肥胖程度相对较高.合并2 型糖尿病的患者占34.5%、高血压占17.8%、高尿酸血症占52.4%,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中心共开展7 种手术,其中袖状胃切除术占96.8%,其他六种占3.2%,手术时间平均(122.8±37.8)min,中位出血量10(10,10)mL,平均住院(7.5±3.4)d.结论:过去7 年,患者年龄结构、肥胖并发症发生率均有变化,早期年轻人比例较高,肥胖相关疾病发生率较低;近年中青年患者占比增加,且肥胖相关疾病发生率上升.

    肥胖症减重代谢手术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龚德胜孙超李宣良柳韩...
    24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手术(LS)与开腹手术(OS)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LS与OS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23 年7 月.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 项研究、905 例患者,其中LS组 380 例,OS组 525 例.结果显示,与OS组相比,LS 组手术时间长(MD=74.25,95%CI:56.14~92.36,P<0.00001),术中出血量少(MD=-93.31,95%CI=-127.64~-58.97,P<0.00001),输血率低(OR=0.51,95%CI=0.32~0.82,P=0.006),R0 切除率高(OR=2.14,95%CI=1.30~3.53,P=0.003),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OR=0.64,95%CI=0.44~0.93,P=0.02),术后住院时间短(MD=-3.63,95%CI=-4.67~-2.60,P<0.00001).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胆漏发生率、腹腔出血率、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及1 年、2 年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病例选择及术前充分评估,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一定的微创优势,在有经验的中心可进一步应用.

    肝门部胆管癌腹腔镜检查剖腹术根治性切除术Meta分析

    腹腔镜Bismuth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初步体会(附10例报告)

    王建军王德才邓澜彭永海...
    256-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Bismuth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 2017 年 12 月至2021 年4 月为10 例Bismuth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 例患者中男6 例,女4 例.根据术前影像资料诊断,Ⅲa 型1 例、Ⅲb 型7 例、Ⅳ型2 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其中 1 例行右半肝切除+胆肠吻合,6 例行左半肝切除+胆肠吻合术,1 例行左半肝切除+胆肠吻合+肝右动脉右前分支修补术,1 例行扩大左半肝切除+胆肠吻合术,1 例行围肝门切除+胆肠吻合术,均同期切除尾叶.手术时间平均(623.5±162.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5.0±457.3)mL.术后发生并发症2 例,其中B级胆漏伴发热1 例,低蛋白血症伴贫血1 例;围手术期无非计划再次手术及死亡病例.术后病理示腺癌9 例、浸润性囊内乳头状癌1 例.R0 切除率90%.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8 版分期标准Ⅰ期3 例、Ⅱ期3 例、ⅢB 期1 例、ⅢC 期2 例、ⅣA 期1 例.截至2023 年4 月,随访7~45 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 个月,失访1 例,术后肿瘤复发转移6 例,死亡5 例.结论:对于具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师,腹腔镜Bismuth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但术前应严格筛选病例.

    肝门部胆管癌腹腔镜检查根治性切除术安全性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短期疗效分析

    陈飞宇王新建
    263-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与传统腹腔镜手术(CLS)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评估NOSES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 年10 月至2023 年11 月经肠镜及术前病理诊断为结直肠癌,拟行中高位直肠癌、远端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63 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NOSES组(n=31)与CLS组(n=32).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过程中NOSES组剔除5 例,CLS组剔除6 例,最终两组均有26 例患者纳入研究.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腹腔冲洗液细菌培养结果、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 1 天、第 2 天、第 3 天,NOSES组疼痛评分均低于CLS组(P<0.05);NOSES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CLS组(P<0.05),NOSES组术后第 7 天前白蛋白水平高于CLS组(P<0.05).结论:NOSES应用于符合手术指征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可达到CLS的安全性.相较CLS,NOSES具有减轻术后疼痛、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加快营养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的优势,值得在符合条件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推广.

    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近期疗效老年人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影响

    古丽丽王建娟吴海燕管伟...
    269-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指数与每搏量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 年4 月至2023 年8 月限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70 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输液组(C组)与目标导向组(G组),每组35 例;G组予以心脏指数与每搏量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C组予以平均动脉压(MAP)与中心静脉压指导的常规输液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液体总量、晶体量、胶体量、尿量、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 5 min(T2)、改变体位后 5 min(T3)、改变体位后 60 min(T4)、气腹结束后5 min(T5)、手术结束时(T6)的心率与MAP,T1、T4、T6 时两组患者的pH值与动脉血乳酸含量,T1、拔管后5 min(T7)时烦躁指数、麻醉复苏室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1 天、第3 天、第7 天心率、MAP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C组相比,G组术中输注的胶体量多,晶体量少(P<0.05).T3~T6 时,G组MAP高于C组(P<0.05);T2~T6 时,C组MAP均低于同组Tl时(P<0.05),G组除T2、T6 时的MAP低于同组T1 时(P<0.05),T3~T5 时的MAP与T1 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6 时,G组pH值高于C组,动脉血乳酸值低于C组(P<0.05);T6 时,C组动脉血乳酸值较同组T1 时升高(P<0.05).T7 时,G组烦躁指数低于C组(P<0.05).G组术后恶心呕吐、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8.57%vs.28.57%).结论:心脏指数与每搏量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优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组织灌注,减轻麻醉苏醒期不适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直肠肿瘤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老年人

    改良与传统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卢京鹏高鹰张晓明张海峰...
    276-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改良术式与传统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 年1月至2022 年1 月成功施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及二期还纳手术的 164 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每组82 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及造口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还纳手术时间短,造口旁疝发生率、总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造口手术时间、造口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造口术后首次流质饮食时间、还纳术中出血量、首次术后住院时间、还纳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造口改良术式与传统术式的临床效果相近,改良术式的二次还纳手术时间短,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直肠肿瘤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改良回肠造口疗效比较研究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张帅马晓于牧川
    28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2月为15 例患者应用荧光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吲哚菁绿分别采用静脉注射、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管注入及通过鼻胆管注入的方式,胆道造影后行荧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15 例荧光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术中均实现胆管显影,手术时间平均(1.5±0.7)h,术中出血量平均(35.2±9.5)mL,无胆管损伤、胆漏发生.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避免医源性胆管损伤,在基层医院开展可取得良好效果.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吲哚菁绿基层医院

    关于本刊论文著作权的声明

    《腹腔镜外科杂志》编辑部
    284页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价值

    米锋军姚栋梁高凯秦少军...
    285-288,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影肝外胆管对于减少胆管损伤的价值.方法:2023 年2 月至2023 年8 月为276 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由同一手术小组采用同一套手术设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6~10h注射吲哚菁绿2.5 mg进行预处理,术中在白光腹腔镜与荧光腹腔镜两种模式下进行肝外胆管的辨认.比较两种方法对肝外胆管最终辨认的准确例数.结果:276 例患者中,荧光模式下对肝总管、胆总管及胆囊管等结构的辨认准确例数为 263 例,白光模式下为250 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腹腔镜下准确辨认的病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能准确辨认时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或中转开腹.术后随访2 个月以上,未发现胆管损伤.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影肝外胆管可增加重要胆管结构的辨认准确度,根据局部解剖辨认情况采取适宜的手术方式可减少胆管损伤风险.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吲哚菁绿荧光胆道显影胆管损伤

    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31例临床分析

    林洋翟勇周宜中孙兴华...
    28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3 年7 月手术治疗的31 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等.结果:31 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按Csendes分型分为Ⅰ型22 例、Ⅱ型6 例、Ⅲ型2 例、Ⅳ型1 例.26 例行腹腔镜手术,其中Ⅰ型21 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Ⅱ型5 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瘘口修补+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中转开腹5 例,其中Ⅰ型1 例因胆道损伤行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Ⅱ型1 例、Ⅲ型2 例行胆囊切除术+瘘口修补+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Ⅳ型1 例行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手术时间平均(1.2±0.4)h,术中出血量(60±21)mL,术后平均住院(4.5±1.8)d.术中发生胆管损伤1 例,术后胆漏2 例,术后8个月出现1 例胆管狭窄,余者恢复良好.结论:Ⅰ型、多数Ⅱ型Mirizzi综合征可选择腹腔镜手术,Ⅲ型、Ⅳ型更倾向于开腹手术.

    Mirizzi综合征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