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风湿病与关节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风湿病与关节炎
风湿病与关节炎

娄多峰

月刊

2095-4174

fsbygjy@163.com

010-64822337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风湿病与关节炎/Journal Rheumatism and Arthriti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褪黑激素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研究探析

    林艳铭涂海水金灵璐叶锦霞...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全关节疾病,其发病机制为软骨细胞密度降低、细胞外基质合成与分解代谢失衡、异常炎症信号转导和过度氧化应激反应.褪黑激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解毒剂和广谱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反应和抗衰老作用,通过调节多种分子信号,能够针对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发挥保护作用.总结褪黑激素介导其作用对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影响,旨在为褪黑激素临床治疗骨关节炎提供支持.

    骨关节炎褪黑激素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发病机制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彭记棚熊鸿罗丰袁雪梅...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脊柱关节炎的一种类型.现阶段的研究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和疾病进展与肠道菌群生态失调有关,中医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及肠道菌群干预具有不错的效果,运动和膳食结构也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此外,肠道菌群代谢组学可深入地表征疾病背后的致病机制,能够发现潜在的新生物标志物以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靶向治疗也可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肠道屏障功能.因此,肠道菌群作为治疗靶点备受关注,故基于肠道菌群综述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肠道菌群中西医治疗代谢组学靶向治疗研究进展综述

    中医药调控骨代谢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郑桔蓉郑志煌涂海水林艳铭...
    57-6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代谢紊乱在加剧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强直性脊柱炎出现局部过度骨化的同时,存在全身骨量的流失,此外免疫及炎症反应也与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对中医药维持强直性脊柱炎骨代谢平衡的分子学机制进行综述,认为中医药通过抑制强直性脊柱炎成骨相关的异位骨化,延缓强直性脊柱炎破骨相关的骨量流失,调节免疫及炎症反应维持强直性脊柱炎骨代谢平衡,发挥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

    强直性脊柱炎骨代谢异位骨化骨量流失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

    中药单体与复方干预肌少-骨质疏松症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韩升龙孔令俊邓叶龙张金磊...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少-骨质疏松症是由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协同作用导致人体肌量减低、肌力减弱、骨强度与骨质量下降的疾病,具有致残率高、诊断治疗方法单一、临床危害巨大的特点.肌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成骨细胞、成肌细胞分化减弱、破骨细胞增殖加强有关.Wnt/β-连环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及核转录因子-κB等信号通路均可通过促进成骨细胞、成肌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发挥治疗肌少-骨质疏松症的作用.中医药治疗"肉痿""骨枯"疗效显著,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都可通过干预上述信号通路表达达到治疗肌少-骨质疏松症的目的.通过总结上述信号通路与中药单体及复方干预研究现状,以期为中医药临床防治肌少-骨质疏松症提供新思路,并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与参考.

    肌少-骨质疏松症肌少症骨质疏松症信号通路中药单体研究进展综述

    膝骨关节炎相关炎性因子研究进展

    娄本敬次旺严华韬强巴旦增...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骨关节炎是骨关节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随着人们对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不断深入的研究,相关炎性因子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膝骨关节炎主要促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等.促炎性因子使软骨代谢发生紊乱出现炎症,并通过核转录因子-κB、MAPK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因子上调破坏软骨代谢,在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抗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通过抑制免疫活性抑制促炎性因子的释放,起到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炎性因子以及多因子之间的关联机制对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影响,为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炎性因子促炎性因子抗炎性因子研究进展综述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对中医风湿病学科建设的贡献与思考

    卜俊成高磊娄丁元田纪涛...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作为历史文化厚重,传承脉络清晰,临床疗效稳定且显著的省级优质中医学术流派,创立了风湿病以"虚邪瘀"理论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取得了风湿病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丰硕成果,编撰出版了系列风湿病临床验案及学术著作,培养了大批中医风湿病临床实用型专业人才,积极参与并搭建了风湿病学术交流系列平台,创办了中医风湿病专科医院,为中医风湿病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切实推进中医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效提高风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有力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助推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虚邪瘀中医风湿病学科娄多峰贡献

    征稿启事

    封2,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