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风湿病与关节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风湿病与关节炎
风湿病与关节炎

娄多峰

月刊

2095-4174

fsbygjy@163.com

010-64822337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风湿病与关节炎/Journal Rheumatism and Arthriti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理论探讨益气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宋静静王海东杨娟娟李浩林...
    47-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的致残危险性,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根据临床特点,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痹证"的范畴,其发病机制与正气不足、邪气趁虚而入有关.王海东主任医师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成果,提出"正虚则生积致痹"学术思想,认为"气虚"贯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始终,故当以益气扶正为治疗大法.基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理论,探讨益气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益气法王海东

    基于"清上温下"法论治类风湿关节炎伴周围神经病变

    杜时雨殷世云王海洋彭昭蓉...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以肢体关节对称性肿痛,僵硬变形为主要特征.疾病迁延不愈导致四肢远端感觉功能障碍,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麻木无力、针刺感明显.患者素体阳虚,或过服寒凉之药,寒邪凝滞,里阳受损,以致肾阳虚衰,不能镇纳诸阴,使阴寒集聚于下,阳气浮越于上,出现肌肉关节红肿热痛,但局部畏寒、或手足厥冷,所以本病以肾虚寒盛为本,虚阳上浮为标.汤小虎教授运用加味潜阳封髓丹,取"清上温下"法,共奏引火归元,纳阳归肾,通络止痛之效.

    类风湿关节炎周围神经病变上热下寒清上温下加味潜阳封髓丹

    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高甜甜郭锦晨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引起多发性对称性增生性滑膜炎.本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考虑可能与遗传、免疫或感染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在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下,极化分为两个极端即M1 型和M2 型,分别产生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从而介导不同的炎症反应.若M1/M2平衡破坏会引起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病理变化,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控可以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综述M1 和M2 型巨噬细胞极化免疫调控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并从中医药干预角度探讨,旨在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类风湿关节炎巨噬细胞极化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

    防己黄芪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陈虹伊许超
    62-6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健脾、益气、祛风、除湿等功效,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方,主治风湿在表证.现代研究发现,防己黄芪汤能降低促炎因子水平、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进而减轻关节肿痛,以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综述防己黄芪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发现防己黄芪汤单用或联合用药均有明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药效来源可能与抗炎镇痛、抑制血管新生、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功能、促进淋巴管回流等有关,进一步揭示了防己黄芪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为新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基础.

    类风湿关节炎防己黄芪汤抗炎镇痛抑制新生血管综述

    中药调控mTOR信号通路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李开楊吴小梅田蓉黄敬...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复杂性、炎症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核心病理特征为滑膜炎.尽管其免疫机制复杂,具体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调控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已获得广泛认可,且深度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中炎症因子的释放,以及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等多个病理环节.近年来,大量研究揭示了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制剂在通过干预mTOR相关信号通路方面展现出的独特潜力.这些干预机制不仅调控了细胞自噬过程,还有效抑制了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与凋亡,同时阻断了病理性血管生成,抑制了破骨细胞的分化,从而显著减轻炎症反应,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鉴于此,本文旨在系统性地综述mTOR信号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病理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深入探讨中药如何通过精准靶向调控这一关键通路,以实现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症状与预后的目标,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策略提供新靶点与新选择.

    类风湿关节炎mTOR信号通路中药滑膜成纤维细胞作用机制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与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鉴别进展

    占旖晴代强甫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关节炎特别是外周型银屑病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均表现为多发性小关节肿痛伴活动受限.临床中,约 20%银屑病关节炎患者为无皮疹型,有部分银屑病皮疹晚于关节炎出现,或皮疹位置不明显,这些都可能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而使用激素治疗,继而导致或加重银屑病关节炎的皮疹.通过对银屑病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和关节外表现进行综述,从而提高临床对类风湿关节炎及银屑病关节炎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实验室指标影像学鉴别诊断综述

    基于"虚邪瘀"理论对河南风湿病医院类风湿关节炎数据库研究结论的初步总结

    李云龙王亚静娄玉钤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娄多峰教授"虚邪瘀"理论对河南风湿病医院类风湿关节炎数据库的研究结论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有些表现临床意义与传统认识不一致,如口干、盗汗不能作为阴虚证的关键指标,关节热痛不能作为热痹的关键指标,关节遇冷痛增不能作为寒痹的关键指标,"上肢多风下肢多湿""春季多风,秋季多燥",及冬季发病与夏季发病不能作为中医辨证依据.同时也验证与传统认识一致的表现,如腰膝酸软是肝肾不足证的关键表现,游走痛可以作为风邪的关键指标,阴雨天加重的患者数量更多、病程更长、病情更重,冬季加重是典型的临床表现,伴有足部肿胀患者症状更为严重,生气后加重患者容易形成虚、邪、瘀三个方面胶着难解的顽痹,活动后减轻的患者晨僵更明显.

    类风湿关节炎HFRA数据库虚邪瘀结论总结综述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稿约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