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王福会

双月刊

1002-6495

cspt@imr.ac.cn

024-23893476

110016

沈阳市文萃路62号金属研究所南区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Journal Corrosion Science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的科技成果,刊登研究报告、综述、技术报告、研究简报、失败分析、经验交流等。读者对象为从事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的科技人员和相关专业高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十八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对冷轧钢在H2SO4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徐昕邓书端李向红
    251-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十八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8)对冷轧钢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 表明,BS-18对冷轧钢在0.5 mol/LH2SO4中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且BS-18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缓蚀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50℃时BS-18浓度为100 mg/L时缓蚀率可高达96.9%.添加BS-18后同时抑制了阴极和阳极反应,使电荷转移电阻显著增大,且显著降低了冷轧钢表面的腐蚀程度实.

    缓蚀十八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冷轧钢硫酸吸附

    Ni-Sn-P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与抗垢性能研究

    朱宸煜许晓静王浩黄晶...
    257-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XRD测试、硬度测试、接触角测量、表面自由能计算和抗垢能力测试等方法,研究热处理对Ni-Sn-P复合镀层组织结构和抗垢性能的影响,以及Sn含量对镀层抗垢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经热处理后Ni-Sn-P复合镀层结构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300℃热处理的Ni-Sn-P复合镀层显微硬度达1072.4 HV,相比Ni-P镀层其硬度明显提高.当Sn含量为2 g/L时,Ni-Sn-P复合镀层具有最佳的抗垢性能,复合镀层的接触角为120.2°,且具有较低的表面能15 mJ/m2.Ni-Sn-P复合镀的污垢附着率显著降低,抗垢性能相比未处理的Q235碳钢基体和Ni-P镀层分别提高55%和46%.Sn颗粒的加入,提高了镀层的硬度和疏水性,但是随着Ni-Sn-P复合镀层中Sn含量的增加,复合镀层的抗垢性能逐渐下降.

    化学镀热处理抗垢性Ni-Sn-P微观结构

    重庆某输气管道地铁杂散电流干扰检测评价与防护案例研究

    何鑫李媛刘正雄罗嘉慧...
    263-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庆某输气管道沿线与多条地铁、轻轨交叉并行,管道阴极保护系统受干扰严重.为了认识管道沿线阴极保护水平和真实干扰情况,对其阴极保护参数进行了现场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获得了管道沿线干扰大小的分布情况.基于分析结果,利用智能抗干扰恒电位仪开展现场馈电试验.结果 表明,在合理分布辅助阳极地床的情况下,利用强制电流阴极保护和牺牲阳极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将管道的干扰水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该研究成果可为油气管道动态直流干扰的分析和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地铁杂散电流阴保保护系统现场测试缓解试验

    X80管线钢在高矿化度油田采出液中的腐蚀行为

    张骁勇张萌王吉喆
    272-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高温高压釜动态模拟实验,采用失重法研究了含水率和CO2分压对X80管线钢在油水混合物中腐蚀速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等技术手段表征腐蚀产物表面形貌、清理腐蚀产物后试样的表观特征和腐蚀产物成分.结果 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X80钢的腐蚀速率单调增加;X80钢的腐蚀速率随CO2分压的增加而增加,分压为1.5 MPa时,产物膜最致密;X80钢在油水混合物中的腐蚀产物主要由FeCO3构成;CO2分压一定时,总压的改变对X80钢的腐蚀程度影响较小.

    X80管线钢原油含水率CO2分压腐蚀速率腐蚀产物

    含铜低合金耐磨钢在盐雾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郑爱琴宋新莉曹宇马玉喜...
    279-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含铜和不含铜实验钢在中性盐雾试验箱中连续喷雾120、240、480和720 h,研究了在盐雾环境下Cu对低合金耐磨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失重法计算腐蚀速率,并利用XRD和SEM对腐蚀产物进行表征,利用动电位扫描、电化学阻抗谱(EIS)对比分析Cu在低合金耐磨钢腐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结果 表明:低合金耐磨钢的腐蚀产物主要包括γ-FeOOH、α-FeOOH、Fe3O4、γ-Fe2O3,前期腐蚀产物疏松多孔,后期产物致密难剥落,腐蚀速率先升高后下降,含铜实验钢的腐蚀速率明显低于不含铜实验钢,添加Cu后,实验钢的自腐蚀电位上升,阻抗谱容抗弧增大,电荷转移难度增加,说明Cu能有效降低实验钢腐蚀速率,增强其耐腐蚀性能.

    Cu低合金耐磨钢耐腐蚀性能盐雾实验电化学分析

    Ni-CeO2复合镀层厚度对δ-Ni2Al3-CeO2/Ni-CeO2涂层体系扩散行为的影响

    谭晓晓孙丹范其香
    285-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Ni基体电沉积不同厚度的Ni-CeO2复合镀层并对其进行620℃低温渗铝,制备了剩余复合镀层厚度分别约为10和45 μm厚的δ-Ni2Al3-CeO2/Ni-CeO2涂层体系.1000℃真空退火5h后,以上两种涂层体系均可在铝化物/镀层界面形成CeO2富集层.但剩余复合镀层厚度为10 μm的涂层体系由于氧化物富集程度不足,涂层退化程度较剩余复合镀层厚度为45 μm的涂层体系严重.可见,在镀层氧化物颗粒含量一定的情况下,渗铝后剩余镀层厚度是影响扩散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铝化物涂层扩散障复合电镀退火互扩散

    镍基合金718在H2S/CO2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赵国仙祝恒倩
    29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腐蚀失重和电化学测量技术,研究了镍基合金718在模拟苛刻油田环境中的H2S/CO2腐蚀行为.结果 表明,在模拟高温高压H2S/CO2腐蚀环境中,718合金腐蚀轻微,表现出良好的抗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能力.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模拟CO2腐蚀环境中,718合金的阳极极化曲线存在明显的钝化区,而在模拟H2S/CO2腐蚀条件下的阳极极化曲线呈现多次活化-钝化转变现象,表明腐蚀产物膜的稳定性降低;EIS表明阻抗谱均有明显的容抗弧特征,不含H2S时材料显示单一的容抗弧,加入H2S时低频显示扩散阻抗控制,饱和CO2溶液中718合金具有相对较大的极化电阻.

    镍基合金718H2S/CO2腐蚀均匀腐蚀极化曲线EIS

    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对镍基复合镀层的摩擦学性能影响

    万轶熊党生李建亮徐伟...
    297-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Hummers氧化法和肼还原法制备了石墨烯,并在45钢表面获得石墨烯/镍基复合镀层,研究了石墨烯的片层数量和热稳定性,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及截面形貌进行观察并测试其摩擦学性能.结果 表明:肼还原法获得的石墨烯层数约2层,其热稳定性高于Hummers法获得的氧化石墨.不同石墨烯添加量(0.1,0.2和0.4 g/L)的镍基复合镀层厚度约20~30 μm.干摩擦时,石墨烯添加量为0.4 g/L的复合镀层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最低,较基体分别降低了13%和65%,磨损表面较光滑并可见石墨烯沉积后的微凸体形态,Fe的含量极少,说明磨痕深度很浅.

    氧化还原法石墨烯复合镀层摩擦磨损性能

    供货态T91钢管内壁碳含量对海水腐蚀行为的影响

    陈莉君毛玥张娟白青花...
    303-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供货态T91小口径钢管内壁存在渗碳或脱碳现象,为考察内壁碳含量对其海水腐蚀行为的影响,选取内壁不同碳含量的钢管,通过浸泡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法进行实验.结果 显示:内壁渗碳样品抗腐蚀性能相对较差,而内壁脱碳样品耐腐蚀性能最好;腐蚀动力学实验表明,在腐蚀初期腐蚀速率较大,而后显著降低,最后趋于稳定;海水浸泡实验表明内壁渗碳样品表面形成疏松多孔腐蚀层且易脱落,失重量约是正常样品的12倍,是轻微脱碳样品的104倍;渗碳样品内壁发生了全面腐蚀,碳含量正常样品内壁产生局部坑腐蚀,而脱碳样品内壁几乎无变化;电化学法与失重法趋势一致.

    T91钢管内壁渗碳腐蚀速率相对失重电化学测试

    偏钒酸铵对AZ91D镁合金表面磷酸盐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周志彬冯毅
    310-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镁合金磷化盐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向镁合金磷酸处理液中添加NH4VO3,采用中性盐雾实验、Tafel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测试、扫描电镜(SEM)测试和能量色散谱仪分析等方法检测膜层的性能,研究了NH4VO3对镁合金表面磷酸盐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加入NH4VO3后,镁合金化学转化膜表面的裂纹有细化和孔洞有减少的趋势;化学转化膜呈现明显的容抗特性,电化学阻抗可达273.6Ω;自腐蚀电位正移了121.6 mV,自腐蚀电流密度明显减小,降低了接近一个数量级,耐腐蚀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表面化学转化膜的耐中性盐雾腐蚀时间大幅度增加,达到41h.

    镁合金磷酸转化膜偏钒酸铵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