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王福会

双月刊

1002-6495

cspt@imr.ac.cn

024-23893476

110016

沈阳市文萃路62号金属研究所南区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Journal Corrosion Science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的科技成果,刊登研究报告、综述、技术报告、研究简报、失败分析、经验交流等。读者对象为从事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的科技人员和相关专业高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质处置后期无氧阶段X65低碳钢腐蚀行为研究

    刘灿帅田朝晖张志明王俭秋...
    371-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X65低碳钢在模拟地质处置后期50℃无氧模拟地下水溶液中的主要腐蚀类型为均匀腐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谱(EDS)和微区X射线衍射仪(μ-XRD)表征X65低碳钢腐蚀产物的形貌、元素和物相组成.结果 表明,腐蚀产物有针状和颗粒状两种类型,包含Fe和O两种元素,产物物相为Fe3O4;使用失重法测得X65低碳钢平均腐蚀速率在360 d内逐渐从4.17μm/a降低到1.42 μm/a,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降幂函数关系式V50=1.36t-0.56,腐蚀过程受扩散控制.

    地质处置低碳钢腐蚀电化学扩散

    阳极氧化钽酸锂薄膜在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胡立坤谢盼平袁思成许登峰...
    379-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阳极氧化法在高纯钽片表面制备了钽酸锂复合薄膜,采用浸泡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法考察了镀膜前后样品在10%(质量分数)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别对薄膜的物相组成、表面及截面形貌、膜层厚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 表明,阳极氧化后得到的复合薄膜由钽酸锂和氧化钽组成;该薄膜与基体之间结合良好,厚度约3 μm;镀膜后样品的质量腐蚀速率至少减少了6倍,腐蚀电流密度下降了2个数量级,腐蚀96 h后样品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而对比的纯钽样品却发生了严重的腐蚀反应,生成了很多长条状和多棱柱状的腐蚀产物Na3TaO4、Na2T2O6和Na8Ta6O19.

    钽酸锂薄膜阳极氧化NaOH溶液腐蚀行为

    pH值对海水中TMCP X80钢氢脆敏感性影响

    李平耿烟茗胡茹萌郭为民...
    387-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氢渗透实验法、动电位极化法研究TMCP X80管线钢在不同pH值海水中的氢渗透行为,结合扫描电镜(SEM)观察研究显微组织及氢渗透行为对氢脆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海水pH值的减小,析氢电位发生正移.天然海水和酸性海水中氢扩散系数随着极化电位负移而增加;极化电流密度越大,氢扩散系数和氢浓度越大.在负于析氢电位时,显微形貌显示出明显的蚀坑和氢鼓泡,酸性海水中更严重.随着海水pH值的减小及外加阴极极化电位负移,氢扩散到材料内部的量更大;充氢电流密度增加也促进氢的扩散,X80钢氢脆敏感性增加.

    X80钢氢渗透氢脆阴极极化pH值海水

    再生水中不同材质水泥内衬的生物膜细菌群落结构及腐蚀特征

    杨帆苑宏英李春喜张伟玉...
    396-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模拟再生水管网SA1和SA2中具有不同水泥/矿渣粉比例的水泥砂浆试片A1(5∶5)和A2(6∶4)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定期监测管网出水的关键指标,利用失重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征水泥内衬.结果 表明,A1和A2表面生物膜均含有较高丰度的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酸杆菌门等,但其优势菌门含量变化趋势不同.A2表面生物膜中优势腐蚀菌属Bacillus、Pseudomonas和Lactococcus含量较A1的高,且A2失重量和失重率较A1也高.SA2出水pH值、TOC、Ca2+和总硅含量较SA1出水高,XRD结果也表明A2腐蚀程度较A1高.具有较高掺量矿渣粉的A1试片抗化学和微生物腐蚀的能力较强,这可能与其成分和结构性质有关.

    Miseq高通量测序再生水微生物群落结构水泥砂浆内衬水泥/矿渣比例腐蚀特征

    外加电位对316L不锈钢在硼酸溶液中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

    金兰刘峰赵艳崔勇...
    405-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SSRT)实验,结合不同扫描速率下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对316L不锈钢在动电位极化曲线不同区下的应力腐蚀开裂(SCC)敏感性以及腐蚀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断口的SEM形貌进一步分析了316L不锈钢在硼酸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机理.结果 表明,在近中性硼酸溶液环境下,外加电位对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具有一定影响;当外加电位处于钝化区和过钝化区时,其SCC机制是由阳极溶解控制,且随着电位的升高其SCC敏感性增大;外加电位为-600mV时,开裂机制为氢致开裂,此时316L不锈钢有最大SCC敏感性.

    316L不锈钢外加电位应力腐蚀开裂断口形貌

    AZ31镁合金Ni-P/NiO耐腐蚀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张海永曹京宜冯亚菲王梓名...
    41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化学镀镍、水热法和浸泡法在AZ31镁合金上制备出Ni-P/NiO超疏水表面.首先通过化学镀镍的方法,在镁合金表面形成了一个Ni-P隔离层,有效地阻止外界与镁合金基底的接触,然后在Ni-P之上构筑NiO粗糙结构并对其表面进行疏水修饰,进一步对镁合金基底进行保护.通过电化学阻抗分析得出,其阻抗模值可达1×108 Ω.cm2,比未经处理的镁合金高出6个数量级,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到0.587 μA·cm-2,表明制备出的Ni-P/NiO超疏水表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

    镁合金超疏水耐腐蚀多级结构

    多元异质结CdS/PbS/TiO2的制备及其对304不锈钢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研究

    刘淑晶郑新华顾艳红刘世凯...
    417-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通过超声辅助连续离子沉淀法对TiO2纳米管进行CdS/PbS共复合修饰改性.应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其配套的能谱分析(EDS)对CdS/PbS/TiO2的晶型特征、表面形貌及元素分布进行表征;利用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复合次序对CdS/PbS/TiO2的光电性能影响,考察了CdS/PbS/TiO2复合材料对304不锈钢的阴极保护性能.结果 表明:成功制备了晶型特征和表面形貌良好的CdS/PbS/TiO2多元异质结;先复合9次PbS、再复合15次CdS的TiO2纳米管具有更加优良的光电性能;光照下CdS/PbS/TiO2复合材料对304不锈钢光生阴极保护性能显著优于单一PbS复合的TiO2和纯TiO2;在暗态下CdS/PbS/TiO2复合材料储能效果良好,可延长对304不锈钢的阴极保护作用.

    CdS/PbS/TiO2304不锈钢光电性能光生阴极保护

    防腐抗冲蚀复合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孙立三王春婷卢光明郑文茹...
    424-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铁路扣件在沿海区域遭受冲蚀和海洋腐蚀难题,本文研制一种新型防腐抗冲蚀复合涂层.采用石墨烯锌防腐底漆和抗冲蚀弹性聚氨酯面漆,通过盐雾实验、电化学测试和涂层硬度测试评价复合涂层的综合防护性能.结果 表明,制备的复合涂层抗冲蚀性能较好,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28 d后涂层电阻仍达到18.9 MΩ· cm2,复合涂层耐盐雾性能超过1500 h.

    抗冲蚀海洋腐蚀石墨烯电化学阻抗

    北京埋地燃气管道地铁杂散电流干扰影响现场检测及规律分析

    刘瑶谭松玲邢琳琳陈涛涛...
    429-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泄漏到大地的杂散电流日益增多,这些杂散电流会对埋地燃气管道造成干扰.本文对北京市埋地燃气管道所受地铁杂散电流干扰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测,分析了干扰的程度和范围;研究了管道与地铁相对位置对杂散电流干扰的影响规律,同时探讨了北京地区地铁杂散电流干扰下管地电位的波动特性.结果 表明:随着管道与地铁间距的减小,干扰越来越严重,并且在相同间距下交叉点的干扰程度大于并行段.地铁检修站附近的管道受杂散电流干扰更大.北京地区地铁杂散电流干扰下管地电位的波动周期主要分布在50~200 s间.

    地铁杂散电流燃气管道干扰规律波动特性

    超临界CO2输送管材防腐技术研究进展

    严永博邓洪达肖雯雯曹献龙...
    436-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超临界CO2输送管道的腐蚀机理及防护手段,重点论述了耐蚀管材、内涂层技术、加注缓蚀剂技术等管材防腐蚀技术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目前超临界CO2输送管道研究的局限性,展望了未来超临界CO2方面的研究方向.

    超临界CO2管道腐蚀防护涂层缓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