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法商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法商论坛
法商论坛

毛凯

月刊

fslt2010@126.com

027-62287695

430070

法商论坛/Journal fashang luntan
查看更多>>本图书志在给广大法律、经济、财经、教育、管理等文科类的学者、师生、社会实践工作人士等等理论研究者提供一个展现理论研究成果的舞台,让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士有机会进行学术交流,互通有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一份力。读者涵盖各类中高学校、经济金融机构、财经法律界人士、公检法机构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我国侦查阶段的律师身份变迁

    屈访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发展中,侦查阶段律师的参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提供法律帮助到明确辩护人身份地位的过程。在明确了其法律地位后,从力量对比平衡与制度精细规划保障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有利于真正实现侦查阶段律师的权利。这也是保障人权精神在我刑事诉讼法中的体现。

    侦查阶段律师律师权利义务

    中美知识产权的争议

    刘琦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自建国以来十分注重时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它不但在其宪法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做出了规定,同时也制定有比较完善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有许多内容是值得中国借鉴的。但是,美国在新的《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上新增有一所谓特殊的301条款。该条款的内容是规定相关国家如果不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或者阻碍依靠知识产权的美国企业进入该国市场,美国就把它列为“重点国家”,要实施贸易报复。中美知识产权的争议就是这样产生的。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中美知识产权争议

    法律适用中的司法解释权问题研究——以比较法为视野

    汤晓江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避免法律适用中因不同司法者的不同解释而产生冲突,损害法律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司法实务中就需要对于法律解释,尤其是有权的法律解释行为加以控制。从当今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其最高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在这方面无不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亦不例外。但是,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在这一体制中的地位是长期以来争议很大的问题,牵涉到司法解释权的性质为何,法律解释权在司法权、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配置和在司法系统内部的配置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所作司法解释的效力等问题。本文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以比较法为视野,观察世界多国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权。重点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进行研究,进一步梳理最高人民法院之司法解释权的性质及其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律解释问题上的关系。

    法律适用司法解释权比较法

    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形成与现状

    周晗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落实案例指导制度,总结审判经验,统一法律适用,2011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一批指导性案例。这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以及案例制度推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意味着中国对判例法的借鉴从“纸上谈兵”进入到了实质领域。自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公报》上定期向外界公布案例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将对这段进程进行回顾与总结

    司法改革案例指导案例指导制度

    适足饮水权初探——以2010年西南旱灾为例

    武艳艳
    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适足饮水权作为一项新的人权已经被国际条约所认可,在国内对适足饮水权的探讨相对较少,旱灾时期这项权利才显得十分重要。以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的条约为依托,以我国2010年西南旱灾为例证,针对适足饮水权的概念,饮用水数量上的适足性、质量上的无害性以及可获取性展开探讨,使得适足饮水权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被社会所重视。

    适足饮水权干旱内容

    古代讼师规制对当代律师制度改革的启示

    徐文峰周鑫
    15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律师制度虽移植于西方,但中国特有的讼师文化及官方对讼师的规制,势必对律师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对讼师文化及官方规制进行深入研究,摒弃讼师文化中消极因素、吸收其精华,借鉴古代官方规制的智慧,促进我国律师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从而建设中国特色的律师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讼师讼师规制律师制度

    浅析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几点思考

    姚建峰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公安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和谐社会对公安机关的具体要求。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社会责任。本文在分析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认识基础上,探讨了公安机关执法为民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摒弃不良的执法思想,确立正确的执法价值观念;全方位推进服务式执法,创新公安执法方式和手段;制定公安民警执法可操作性规范,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效率和水平等举措。

    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再思考

    阻碍企业在创业板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七宗罪”

    白亚楠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板上市融资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本文总结出七个法律问题,称之为“七宗罪”,供广大中小企业参考。

    创业板上市七宗罪

    国际经济法概念辨析

    李雪莹赵荣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经济法的基础理论问题是国际经济法学科的根基,而国际经济法的概念问题又是根基中的基础,然而国际经济法学界直到现在对这一基础问题的争议仍在继续,所以一些学者就放弃了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开始了国际经济法体系中各分支学科的制度研究,这种舍本逐末的态度是要不得的,基础理论是无论何时都不能放掉的,尤其是最基础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国际经济法的概念相关的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求明确这一基本问题,以利于今后国际经济法其他问题的研究。

    国际经济法定位定义法学学科法律部门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解除时间之法律探析

    廉华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使用税作为我国土地税收的重要税种之一,对促进合理、节约使用土地;调节土地级差收入,鼓励平等竞争;广集财政资金,完善地方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中对其纳税义务解除时间却没有明确规定。为此本文通过对法律实践中不同处理方式的分析,探索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解除之必要要件,对解除时问具体界定提出自己的观点。

    纳税义务解除权利公共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