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佛山陶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佛山陶瓷
佛山陶瓷

冯斌

月刊

1006-8236

foshanceramics@163.com;644570921@qq.com

0757-82713656;82269827

528031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榴苑路18号(佛山市陶瓷研究所内)

佛山陶瓷/Journal Foshan Ceramics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性建材期刊(月刊)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期刊,由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陶瓷研究所主办,是广东省唯一公开向国内外发行的陶瓷专业杂志。设有热点话题、研究与探讨、产品推介、生产与应用、机械与设备、信息集锦、人物专访、专家门诊、知识讲座、专利信息等面向读者、贴近市场的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泡沫陶瓷的应用研究

    李景陶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建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凭借其施工速度快、环保节能、抗震性能好等优势,在我国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钢结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保温隔热性能差、防火性能不足、建筑能耗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些技术难题,泡沫陶瓷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建材,以其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防火性能和突出的节能特性,为解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面临的技术瓶颈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研究泡沫陶瓷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的创新应用,期望能够提升建筑整体性能,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向更加安全、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泡沫陶瓷应用

    绿色建筑材料及施工技术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

    李传军马超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节能工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相变材料、纳米气凝胶和自修复混凝土等创新材料显著提高了建筑的热性能和使用寿命.3D打印、机器人辅助施工和人工智能优化系统等智能化技术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能源管理水平.生物基材料和仿生技术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新思路.全生命周期评估结果表明,绿色建材和节能技术不仅降低了建筑的碳排放和能耗,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创新方案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绿色建筑材料节能施工技术智能化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估

    废建筑陶瓷再生混凝土制备及其应用性能研究

    刘辉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促进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本次制备废建筑陶瓷再生混凝土并研究其应用性能.方法:将某废弃建筑材料作为制备骨料,调整最优制备配比,进行标准化成型搅拌养护处理,获取陶瓷再生混凝土各个性能指标,完成陶瓷再生混凝土制备与应用性能研究.结果:制备的废建筑陶瓷再生混凝土的含水率、孔隙率、表观密度、压碎值等指标均满足应用标准要求.结论:研究废弃建筑陶瓷再生混凝土制备可降低建筑污染,为解决实现建筑资源循环利用作出一定贡献.

    废建筑陶瓷再生混凝土制备应用性能研究

    废弃陶瓷在绿色建筑环境设计中应用研究

    孔祥杰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绿色建筑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绿色建筑不仅强调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还注重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核心.本研究旨在全面探讨废弃陶瓷在绿色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对其来源、分类、技术挑战及创新应用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揭示废弃陶瓷作为绿色建筑材料的独特优势和实际可行性.

    废弃陶瓷绿色建筑环境设计资源循环生态效益

    室外雨水回收系统设计与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赵泰翔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讨室外雨水回收系统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紧密关联,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洪涝风险、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本文以南京市某办公园区为例,围绕雨水回收系统设计、海绵城市建筑设计、水资源可持续性、环境影响评估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从经济、技术、环境以及社会角度论述了雨水回收系统和海绵设施在建筑中的使用效益,并提出了具有实用性的方案,指出了未来海绵城市的发展方向,以此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建设.

    雨水回收利用海绵城市建筑设计城市内涝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马爽张慧慧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经济与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的项目规模不断扩张,施工技术趋于复杂化,导致整个建筑设计流程的复杂性显著增强.事实表明,现行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已难以适应现阶段建筑设计的多元需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运用,恰能应对这一挑战,并为建筑业的可持续成长塑造适应的环境条件.本文聚焦于BIM在绿色建筑领域的独特价值及其应用特性,旨在为绿色建筑设计的创新性工作提供参考,进而提升BIM在绿色建筑空间规划及设计中的应用效能.

    BIM技术绿色建筑应用策略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智能传感技术应用研究

    陈丹王儒芳张浩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传感技术作为一种实时、高效的检测手段,能够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进行精准采集和动态分析,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本研究构建了智能传感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框架,分析了多传感器集成、数据融合、动态监测等关键技术,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施工过程优化方法,建立了智能化的质量和安全监测系统.

    装配式建筑施工智能传感技术多传感器集成数据驱动过程优化

    智能监控系统在绿色工业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徐健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智能监控系统应用于汽车工业厂房建设过程中,通过对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设备运行状态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实现了绿色施工目标.系统采用多层分布式架构,构建了施工安全、设备运行和能源管理三大子系统,实现全过程智能化管控.研究表明,智能监控系统在施工安全、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验数据显示,该系统使工程设备运行效率提升28.0%,能源利用率提升28.8%,安全隐患处置率提升19.5%.系统的应用不仅保障了施工安全,也为绿色工业建筑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

    智能监控系统绿色工业建筑施工安全能源效率设备管理

    建筑修复加固工程中BIM技术的集成应用与实践

    李湘凌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修复加固工程是提升既有建筑使用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设计与施工模式在信息整合、方案优化以及过程控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工程的高效性和精准性需求,作为一种先进的数字化技术,BIM技术能够满足建筑修复加固工程的需求.本文从模型创建与优化、结构受力分析、加固方案设计、施工过程模拟以及竣工后的运维管理五个方面,系统探讨了 BIM技术的集成应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修复加固工程中的传统难题大幅提升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为建筑修复加固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建筑修复加固BIM技术集成应用

    陶瓷材料中微纳级孔隙检测技术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张挽岳鑫毕家林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压汞法、气体吸附法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多种手段,对陶瓷材料中微纳级孔隙进行系统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从1200℃升至1400℃,样品的孔隙率从25.6%降至8.3%,平均孔径从2.5μm减小至0.8μm.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孔隙形貌由不规则形状向球形演变,分布更加均匀.力学性能测试显示,抗弯强度随孔隙率的降低从125 MPa提升至285 MPa,热导率从0.8 W/(m·K)提高至2.3 W/(m·K).本研究建立了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定量关系模型.

    陶瓷材料微纳孔隙检测技术力学性能导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