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湖北省博物馆馆藏部分铁质文物锈蚀严重,造成其出现层状剥落、残缺、裂隙、变形等病害.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激光拉曼光谱、扫描电镜-能谱(SEM-EDS)、X射线衍射(XRD)等现代检测技术,对这批铁器锈蚀产物的形貌、元素、成分与锈蚀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批铁器普遍含有氯(C1)元素,且C1含量越高,器物的外观残损程度越大,锈层越厚、越蓬松、多孔.此外,这批铁器中,不含Cl的铁器锈层明显分为三层,且锈蚀内层较为致密,外层相对疏松;三层锈蚀产物中均检测出α-FeOOH、α-Fe2O3、γ-Fe2O3、Fe3O4和γ-FeOOH,前四种为稳定的无害锈,后一种为不稳定的有害锈.含Cl铁器的锈层也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且外层和中间层锈蚀产物较为疏松,主要成分为α-FeOOH、β-FeOOH、γ-FeOOH、γ-Fe2O3,内层锈蚀产物略微致密,主要成分为α-FeOOH、γ-FeOOH、α-Fe2O3、γ-Fe2O3.其中锈蚀产物β-FeOOH、γ-FeOOH 不稳定、活性强,会在铁器表面不断重复生长,造成铁器出现层状剥落、裂隙、断裂等严重病害.另外,含Cl的铁器锈蚀产物中β-FeOOH含量往往较高,其含量与Cl的存在密切相关.这批铁器锈蚀产物的组成与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含Cl铁器锈蚀产物中有害锈含量较少,而含C1铁器锈蚀产物中有害锈含量则随Cl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锈层内无害锈与有害锈的质量分数比值(w无害锈/w有害锈)会减小,因此,Cl含量最高的西汉铁刀w无害锈/w有害锈最小为0.40,不含Cl铁刀的w无害锈/w有害锈最大为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