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州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州党校学报
福州党校学报

游伯笙

双月刊

1674-1072

fzdxxb@163.con

0591-28080957 28080958

350014

福建省福州市福马路990号

福州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Fuzhou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州市行政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政治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结构叙论

    郭静伟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个不断生成、开放的有机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逻辑结构、价值结构、演展结构共时共生的动态呈现。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魂脉"、现实、"根脉"三者的有机结合,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互融互通,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合转化,从前提、原则、特征、目标昭显了逻辑结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思想、政党、国家、社会维度呈现了价值结构;树立文化自信、运用系统思维、彰显开放包容、秉持守正创新,从态度、谋略、胸怀、思维展示了演展结构。

    习近平文化思想逻辑价值结构

    概念体系·发展规律·实践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贡献的三维阐释

    刘腾骏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概念体系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和范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上的术语革命。从发展规律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从目标方向、基本原则、价值立场等方面深刻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深化了对文化建设命脉的科学认识。从实践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巩固文化领导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提高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指明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举旗定向。

    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贡献标识性概念发展规律实践要求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耦合关系及其共同发展路径构建

    丁威李代奇
    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新质生产力以其先进生产力的本质与中国式现代化发生高度耦合,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高质"发展的驱动器,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实现新质生产力"高能"发展的指南针。基于二者的耦合关系,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快科技创新、坚持人民至上、实现绿色发展、保持独立自主等二者共同发展路径的探索能够使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好为新质生产力引路定航,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耦合构建

    回顾与前瞻:中国共产党容错机制研究述评

    范煜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容错机制是新时代新征程应对干部"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这一难题的破解之策。近年来,学术界从建构逻辑、基本内涵、现实问题、完善路径等方面对容错机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学术界应从深化基础理论问题研究、拓宽研究视野、重视实践效能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容错机制相关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共产党容错机制建构逻辑

    外国人视角下的延安精神

    黄华楷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许多外国人客观真实地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这些基于外国人视角所记述的革命实践构成了以"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人民至上"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其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延安精神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独特之处。外国人视角下的延安精神对于中国共产党构建良好形象具有深刻意义,丰富了外国人对中国共产党潜在合作价值的认识,推动了外国人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援助的举措,提振了外国人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革命获胜的信心。

    外国人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

    论谷文昌先进典型的内涵特质与时代价值

    周锦红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谷文昌先进事迹的重要论述,极大地丰富了谷文昌先进典型的内涵精髓,赋予了谷文昌先进典型新的时代价值。通过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谷文昌先进事迹的系列论述,挖掘其蕴含的内涵特质与时代价值,使谷文昌先进典型得到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更具象化的呈现,为基层治理提供经验范本、为党员领导干部提供榜样范本、为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提供经典范本。

    习近平谷文昌内涵特质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根脉"

    黄圣威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在"古今中西之争"的时代境遇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使之可以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化发展格局、遵循"守正创新"的实践向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路径可以概括为"两有""两相""两创",即对古代的文化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推动民族传统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个结合古今中西之争

    新内源性发展:福安畲族传统文化传承困境的突破路径

    徐开星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畲族蕴藏着丰厚的历史人文信息和深厚民族文化,畲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保护并活化发展畲族文化,是一项时间紧、意义重大的任务。目前,畲族传统文化面临困境:语言场域流变,文化基因传承受阻;后辈人才不足,非遗技艺传承受阻;品牌影响不足,文化内涵创新受阻;投融资体制不健全,文化产业发展受阻。以新内源性发展理论推动福安畲族文化传承,就是要"外发促内生",将外部的资源力量落实在发挥福安畲族乡村的自主性和民族主体性上,激发福安畲族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将畲族乡村真正作为福安畲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提高其利用外部资源传承和创新畲族文化的能力与技艺。

    内源性发展畲族文化传承福安

    信息化赋能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的探索

    郑益群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要求,以信息化为重要抓手推进提质增效是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特征之一。从"三个维度"进一步阐释信息化是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四个聚焦"探索新时代信息化赋能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的路径,助推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

    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提质增效

    基层河长制的政策执行逻辑——基于"制度-组织"框架的案例研究

    陈婧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压力型体制下,为缓解治理任务日益增多与治理资源日趋不足之间的矛盾,基层政府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对现有资源进行积极盘活。通过对D县河长制的研究发现,基层河长制的政策执行体现了制度与组织的互动过程,具体而言,制度基础方面包括属地党政同责与层层制度考核,组织结构方面包括设立各级河长办与对口原定职责。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切实保障了基层河长制的在地运行,进一步揭示了基层政府积极参与生态治理的政策执行逻辑。

    河长制政策执行制度组织